APP下载

新技术革命背景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路径探究

2021-07-16祝士明王帆梁裕

职教论坛 2021年6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教材

□祝士明 王帆 梁裕

新技术革命是进入21世纪以来以新一轮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主要特征的一次大变革,是现代信息技术以全新方式嵌入社会各方面的生动体现,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技术革命背景下,为把握机遇应对挑战,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战场,必须增强自身的适应性,聚焦“三教”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升教材质量、升级教学教法,构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新格局。可见,“三教”改革贯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事关我国高职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是新时代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产业变革及新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高职教育应立足新发展阶段的时代高度,以提升教师素质能力为切入点推进教师改革,解决好“谁来教”的问题,践行立德树人使命;以聚焦职业岗位需求为切入点推进教材改革,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全面提升教材质量;以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为切入点推进教法改革,解决好“怎么教”的问题,探索适合高职院校新型人才培养方式的教法,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一、高职院校“三教”改革及其目标

(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呼唤高职院校进行“三教”改革

“技术革命是指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的重大变革”[1],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工具的更替、生产过程的变化重组必然引起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产业变革引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在新技术革命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过程中,产业变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渐失去竞争优势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其二,产业发展由外延粗放式向内涵集约式转型,越来越强调通过技术进步、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创新发展助推产业升级调整。由此使得高度分工化生产逐渐转变为综合化职业活动,迫使单一工种转变为复合工种,简单职业发展为综合职业,基于高职教育与社会职业岗位的对应关系,深化“三教”改革,以促进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产业革命的需要。

实现高职院校教育模式的有效转变,必须厘清新技术革命导致的产业变革对中国人力资本提出的具体要求。低附加值产业的没落使得大量操作性岗位逐渐被机器人所代替,低技能岗位逐渐减少,出现了一般技能型廉价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现象,引发了结构性失业问题;与此同时,高附加值产业迅速兴起并逐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创造了大量新兴岗位,产生了大量新领域新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然而与之相适应的人才类型则出现巨大缺口,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另外,强调内涵集约式发展的产业升级要求高职院校人才练就过硬本领,应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信息技术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上两种情况恰恰说明当前我国急需的是创新型、信息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产业人才,而当前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适应性有待增强。无论是技术的发展,还是产业的变革,本质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因此高职院校要使教育链、人才链有效对接产业链和创新链,以期为产业变革及新技术的更新迭代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新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高职教育变革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新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高职教育变革关系图

(二)新技术革命背景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目标

从微观来看,通过教师改革,优化教师培训体系,教师要形成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尤其注重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强化与企业技师的合作重点,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信息化教育教学创新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德技并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评促教”保持高职院校教师可持续化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教材改革,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的高职教育教材编写流程和统一化的教材选取标准,实现高职教育教材类型化建设,教材质量全方位提升,教材形态不断丰富,配套资源不断健全,教材编写人员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通过教法改革,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对接,提升教法适应性升级,使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

从中观来看,通过改革“三教”这个高职院校变革的重要抓手,提升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一批能够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职业人才参与产业升级调整,使高职院校能为技能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技能型人才,实现高职院校人才薪资及社会地位的提高,进一步巩固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地位,加快高职院校质量提升和现代化进程,增强高职院校适应性发展。

从宏观来看,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主力军,“三教”改革不断加速中国高职教育进入现代化发展新阶段的步伐,这对于加快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整体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高职院校通过“三教”改革助力产业变革,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成为发展技能型社会的“新引擎”,为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高职院校“三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的迫切性

(一)教师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的迫切性

面对社会发展新形势、新阶段,与新时代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新要求相比,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教师参与企业调研流于形式,知识、技能的更新速度以及与企业一线技术工人合作的质量有待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有待加强,缺乏名师队伍,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不强,师资培训体系不健全致使教师终身化发展受阻,教师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这些问题阻碍着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桎梏。

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晴雨表”的产业结构,在新技术革命影响下发生的巨大变革,进一步引发了职业岗位变化、人才需求结构调整,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是对高职院校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关键主体对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明确教师改革中教师能力及素质发展的具体要求,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够有效对接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需求,提升高职院校人力资本的适应性。

(二)教材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的迫切性

自高职院校新式教材改革如火如荼开展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教材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教材数量出现了质的飞跃。但总体来看,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教材开发很少研究相应职业岗位的现状、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所编教材脱离生产实际,教材内容“换汤不换药”;其次,“纸质教材+外链数字资源”教材新形态建设目前已初具雏形,但在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问题,教材内容、组织形式不适合高职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发展,APP 和教材资源服务平台的利用率较低、并未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性;类型化职教教材编写特征不明显,一味以项目化为主要编写方式;教材编写团队结构建设不合理、各编写主体间的职责界限模糊,导致教材编写难以顺利进行;缺乏教材选取的统一标准,一定程度上使得各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带有某一学校或某一区域特色,降低了产业人才的职业适应性。

教材决定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内容,是影响学习质量的关键文本要素,面对新技术的快速更替及其对产业发展造成的革新性影响,教材内容能否紧随知识结构更新做出适时性调整、能否适应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需要,既是衡量教材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保证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走在时代发展前列的必要条件,而当前教材开发、教材管理都面临着巨大挑战。此外,随着新技术在高职院校教育各方面的广泛应用,教材形态不再仅限于纸质教材,外链数字资源以及各平台的发展成为必然补充,这也成为当前教材改革的主攻方向。

(三)教法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的迫切性

教学方法作为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的媒介,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的教法应当展现出与经济社会生产相联系的独有特征,然而当前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着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未能紧密对接,教学脱离企业生产实际的普遍问题;随着项目式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普及,课程教学出现了“唯项目化”趋势,一些并不适合开展项目化教学的课程也加入其中,教学方法“钟摆效应”明显,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教学中,教师被各种信息技术“绑架”是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常见现象,好的教学方法成为了新技术的简单堆砌,信息技术缺乏与教法的深度融合运用;还有教学方法运用的过程中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是否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是教学过程中争论的焦点。

依据“大课程小教学观”,课程目标是确定教学方法的依据和基础,目前高职院校以项目课程为主要课程类型,而项目课程主张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即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融合发展并得到显著性提高,以实现学生具备能够完成某一生产过程的知识和能力,成功“生产出”工作成果。依据项目课程的教学目标,高职院校教学方法的升级调整应朝着使学生能够对接企业未来生产过程的方向努力。

三、新技术革命下高职院校教师改革的实现路径

(一)聚焦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

新技术革命锚定教师素质能力发展,强化高职院校教师与企业的合作对接。在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方面,教师要积极参与,通过调研数据分析了解企业实际人才需求并预测其未来需求发展变化趋势,以此确定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强调重点、克服难点进行精准化教学;在知识技能发展水平方面,教师要及时更新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在企业内部实际工作岗位进行长期观摩或实践,及时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引入高职院校教学中去,使教育教学紧跟企业生产发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一代新人;在校企双元主体交流方面,高职院校教师要加强与企业一线技术骨干或岗位专家等人员的密切交流,深入了解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在课程开发、教学设计等方面加强合作深度,如高职院校教师要发挥理论教学方面的优势,强化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企业导师指导学生技能实践,双方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

(二)坚持以德为先,加强名师建设

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教师要坚持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将不断提升自身道德水平的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发挥教师道德建设的榜样示范作用。扎根中国大地做教育,努力做好课程思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心与自觉心,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弘扬工匠精神,强化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精神品质,培养能够扎根中国大地的人才,为中国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在名师队伍建设方面,切实加强“双师型”教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要提升自身办学实力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水平,以丰厚的待遇、良好的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国内外优秀教师前来任教;通过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同时引入竞争机制,遴选一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的榜样示范作用,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三)增强信息素养,提升教学质量

采取多种方式全面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在高职院校层面,加强跨院校、跨区域通力合作,通过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交流活动,采用竞争机制,在教师的互动中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教学创新应用能力;在教师层面,要加强对教师的不定期信息素养考评,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使教师由被动适应变为主动运用,自觉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式,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以应对生产过程信息化对教育教学带来的挑战,教学资源的组织、教育内容的传递以及信息化教学方法均应适应高职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满足学生的认知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优化师资培训,改革培训方式

在依据教师能力标准规范师资培训内容的同时要“因师制宜”,依据教师发展阶段,区别一般教师、骨干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如一般教师要着重培养其课堂教学能力,骨干教师注重其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专家型教师主要培养其专业建设能力;依据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师,要利用大数据收集采集技术获取不同教师的培训需求,针对不同需求有意识地分别强化职业教育学知识体系培训和实践新技术、新技能培训,防止培训内容“一刀切”,提高师资培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改革培训方式,技能型培训要改变以往“讲座式”为主的培训方法,在培训中引入VR 技术,发挥其沉浸式、交互式、创造式学习的巨大优势,以“做中学”替代“满堂灌”,使教师在培训中真正发现自身教学的实际问题并进行整改。实行高职院校和企业双元培训制度,组建“双师型”培训专家团队进行师资培训,实现高职院校教师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耦合叠加,为我国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奠定坚实人力基础。必须有效解决培训安排与教师工作时间、生活时间的冲突问题,逐步采用5G 移动通信技术,充分发挥其高速率、低延时、超大网络容量的显著优势开展远程培训,使教师“时时可学、处处能学”。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探索高职教育师资发展性培训证书制度,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教师已培训项目进行筛选以避免重复培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师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实行动态监测、智能评价,将学习内容和评价结果记录在发展性培训证书中,做到定时更新,使发展性培训证书的获得成为教师长期性、常态化的专业发展过程。

(五)完善教师评价,促进教师成长

改革教师评价,加强大数据基础平台支撑,建立基于全体样本的大数据作为主要评价依据的评价体系,深度挖掘教师全面发展的各类数据,描绘教师专业发展画像,对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教学实绩等各方面进行全要素横向评价,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此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评价技术树立科学的选人用人观,“双师型”教师的选用要将企业实践工作经历、时长及水平作为主要依据,强调技能证书的含金量,通过评价改革倒逼“双师型”教师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应用层面要在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评价的同时辅之以传统评价方式,做到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四、新技术革命下高职院校教材改革的实现路径

(一)遵循开发流程,提升编写质量

新技术革命聚焦教材质量全方位提升,以职业岗位为起点开发教材,教材内容对接职业岗位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不同类型的课程所采用的教材大不相同,因此教材开发的前提是明确课程性质及类型,定位专业所面向的岗位是教材开发的起点,通过对面向的岗位群的分析明确工作任务,即确定学生应承担的完成工作任务的具体职责,最后定位具体工作任务分析学生在学习后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为标准培养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以此为依据进行课程内容的开发以及教材的编写。究其根本,教材改革实质上是教材质量的全方位提升,要想实现教材内容质量实现质的飞跃,就要严格遵守上述高职教育教材开发的基本流程,对接产业变革下职业岗位的发展需要,开发出真正适合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精品教材。

(二)开发类型教材,尽显职教特色

“根据职业教育课程实施对象,基于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实习实践课的实际需求,开发设计多样化、类型化、层次化的教材”[2],强化教材立体化发展,“形成以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核心课教材为主,专业技能方向课、实训课、选修课教材为辅,多元立体的高职教育教材体系”[3]。公共基础课程教材要注重学生普适性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专业课程教材要在“双元”开发的基础上紧跟产业发展,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材,对接技能等级证书相关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专深职业能力;实习实践课程要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编写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适应项目学习、模块化学习、案例学习等不同学习方式的要求,以真实的生产工作过程、真实案例等为载体组织教学单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建设数字资源,实现知识共享

进一步开发融媒体教材,加强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提升数字教材内容质量,配套补充纸质教材的理论学习、技能学习和职业素养学习,采用视频讲解、动画模拟、图片展示等符合职教学生形象思维认知特点的形式进行展示,并将素材按照教与学的实际过程加以组织,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加强职教教材APP 开发应用力度,高职院校应开发一款覆盖教材类型广、内容全、受众大、便于操作的配套软件,并及时更新数字资源,学生在一款APP 上即可链接到最新教材资源,避免出现多款软件冗余现象;构建“互联网+职教教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各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扩大数字教材服务范围,有效解决各高职院校之间数字教材建设“孤岛”问题,充分提高立体化教材资源数据库的使用效率。

(四)重构编写团队,优化梯次配备

强调教材编写人员结构的合理性,有效解决“谁来编才能编得好”的问题。多元主体编写教材,落实责任分工,确保形成“学校骨干教师、行业专家和企业一线技术骨干、教研机构课程专家共同参与的多元合作教材开发模式”[4]。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主体作用,高职院校教师作为教材的主要使用者和开发的中坚力量,要深刻总结教材使用过程中的优势与局限,不断优化完善教材,突出教材建设的“新”和“实”;充分发挥岗位专家和企业一线技术骨干的参与作用,为教材编写提供真实情境下的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分析,提升高职院校教材编写对接职业岗位相关操作规范的准确性,还要为教材编写提供相关资料,如工作情境图片及相关数字资源、问题案例等,进一步推动产出高质量教材,确保教材的实用性;充分发挥课程专家的引领作用,编写教材需要一定课程理论的支撑以确保教材的科学性、系统化和整体性,避免基于经验开发教材的局限性。

(五)对标教学标准,加强选取审核

加强教材选取审核和作为教材编写标准与依据的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建设。教材开发要严格对标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体系,教材内容要着重体现素质、知识和能力三方面的要求,涵盖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所规定的主要教学内容;在教材选取方面,“一人一标准”依然是教材选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挑选出一本真正适合课程教学的教材成为了令高职院校一线教师最为苦恼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确立规范化的教材选用标准,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可以适当依据校本特色有针对性地选取教材。

五、新技术革命下高职院校教法改革的实现路径

(一)对接生产过程,坚持“从做中教”

新技术革命瞄准教法适应性升级调整,面向企业真实生产情境,教学过程紧密对接生产过程。高职教育是一种与经济社会产生直接联系的教育类型,在教学过程、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互动性特征,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是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坚持“从做中教”的教学导向,教师要及时掌握企业的生产新过程、新需要,针对岗位生产过程进行教学设计,以企业真实的、完整的生产过程为依据展开教学,体现教法的职场化特征;采用情景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真实或近似于真实的“生产车间”进行学习和实践,“通过老师讲解、学生观看老师操作、模仿、独立操作、简单操作、简单连续操作、复杂连续操作、熟练复杂操作等一系列的操作过程”[5],使学生逐步掌握胜任未来工作任务的技术技能,避免“在黑板上开机器”的现象发生。

(二)实现“因课施教”,推动课堂革命

增强教学方法与课程类型的适应性。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是一门使学生掌握完成所有工作任务均需要的职业素养知识及原理性知识、培养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人生必修课程。公共基础课教师在讲授课程时既要注重使用讲授法、讨论法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也要注重公共基础课的专业特性,讲授内容应有针对性地与专业课相衔接,有所侧重,促进不同专业学生某方面专门能力的发展;高职院校的专业课主要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某一工作的专业能力,是一种面向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和行动项目的课程,要理论够用,强化实训,提高动手训练课时比率;以项目课程为核心的实习实践课教学要打造能力本位、行动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归纳、演绎等方式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向项目式教学、情景教学等形式为主的适合职业教育教学的方法转化,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完美融合与对接,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自身实践技能的学习,获得工作过程知识的积累,切实展现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根本落脚点的关键特性。

(三)融合信息技术,强化真实体验

搭平台,建教室,推动“信息技术+教学”融创发展。广泛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5G 等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搭建智能学情分析平台,如在智慧职教校园中,通过多渠道监控学生学习过程,收集学生学习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有效筛选,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描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画像,以进行精准施教;对于实践知识教学,教师可以利用O2O 教室、沉浸式教室、全景教室、VR、AR 等为学生创造虚拟工作场景,使学生感知真实工作过程以提升实训体验,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增强现实技术的沉浸感和参与感,为学生打造立体视觉,提供触觉、听觉等多种自然交互通道,设置相应的手势操作使学生进行训练体验,配套使用操作手柄,通过设计操作手柄的震感实现对学生操作结果的及时性反馈,增强学生对操作的理解和掌握;高职院校要提高教师运用融媒体技术推进教法改革的能力,实施“互联网+教学平台+技术系统”管理体系,打造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相结合的融媒体金课,将单一的线下课堂、互联网课堂转变为融媒体课堂,充分发挥技术系统支持教育教学的效用,在此基础上创建与完善融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在线精品课程,切实提高教学资源库的利用率,使实现泛在学习成为可能。

(四)转换教学模式,铸就高效课堂

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新型课堂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求,在理论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课前预习,充分运用讲授法进行渗透式教学,运用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虚拟仿真教学法等提高学生的互动性和参与度,教师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每位学生发展提供多元化的选择;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教师示范多、学生实践少的状况,“促进学生从旁观者角色向参与者到成熟实践者的身份转换,加强高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6]。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教材
教材精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高职田径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实施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