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2021-07-14刘秀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

刘秀平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有效地落实核心素养的概念,促进学生的道德实践,进一步的推动学生在课程内外的实践学习,让初中道德法治课程,对学生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的提高,发挥积极促进作用,加强认知情感和行为统一的学习,提高学生们综合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教学;道德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8-0055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要明确自身学科的特点,并且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要实现的具体目标都有哪些。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特殊的阶段,因为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都是在这个阶段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要趁着学生的可塑性还在的时候就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利用各种各样并且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来增强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让这些外在附加上去的思想意识真正内化为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念。所以,这也是在我们的课程教学中要实现的具体目标,从外在向内在转化要经历一个认同,甚至信奉的过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要从这一角度开展工作,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更加专注投入的学习这门学科的内容。笔者认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用精彩的导入,吸引学生专注地参与到课程教学中来

围绕着学生道德和法律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充分的参与性,要让他们能够在学科的教学活动中,积极地参与课堂的活动,认真的思考,加强情感方面的体验,并且促进他们知行合一的实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特别要重视导入环节精彩的导入,先声夺人,能够让学生们的注意力被迅速地吸引过来,让他们从下课的状态转入上课的状态。注意力的充分集中,为接下来所有内容的学习打好了基础,促进学生的理解,吸收和掌握,进一步的带动他们的探究和思考。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精心的准备,对于导入的方式怎样才能吸引学生,怎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导入的积极作用,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从认知规律上,从当前他们所处的环境以及最近所发生的一些热点事件上,都可以设计导入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因此,从这些角度入手,才能更好地发挥导入环节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对于道德法治一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的问题,有更多的思考和发现,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提高。

二、要和家庭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初中学生是在自己的家庭环境中不断地成长和发展着的,而且道德和法律的修养,不能仅凭你们课程的教学就能实现,因为这本身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式会影响学生的道德和法律的观念。初中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而学校教育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教学离不开家庭教育,教师一方面要积极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及时与家长进行学生思想状况,心理健康方面的沟通另一方面,也要与家长配合给学生营造出家校和谐一致的成长氛围,在道德观念,法律观念等方面与家长达成一致,也要求家长身体力行知行合一,这样的环境才最有助于学生的道德健康和法律健康的成长。因此,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要特别重视家庭这一因素的积极作用的发挥。要创造有利的条件,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随时准备解答相关的一些问题,能够与学生和家长一起共同创造出适合学生健康道德与法治成长的环境。

三、运用提问的方式,促进学生们的主动学习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学生有一种积极饱满的状态。这样他们才能更快的理解,吸收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注重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也要善于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调节,学生们学习的状态,让他们的内心有一种期待,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学习源于思考,而思考是前进的基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很多情况下教师将知识点的梳理与呈现作为重要任務,对于知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问题,重视度不够。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一些内容的时候感到枯燥难以理解,因为这没办法与他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起来联系。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们善于联系和整合的能力。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充分的激活相关的概念,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所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信息的机会,非常必要。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认识到,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如何判定并不在于学生记住了哪些话,考试的时候是否按照原样进行回答,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思想上真正理解了,产生了认识,所以,他们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同样的含义,因此,在问题的设计方面,一定要开放灵活,促进学生的主观表达。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围绕着一些问题来进行通过问题见学生的注意力,通过问题,推动学生的探索和思考,也借助一些问题,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和现实的动态生活建立起来联系。因此,在这样一种产生丰富联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很多道德现象,法律现象,有了自己的观点,他们可以评判这些现象,当然也是基于自己建构起来的相关标准。这对于教师来说是重要的效果评定的依据。因此,在今后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中,我们也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加大研究的力度,能够用问题来统领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活动。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造有利的条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处理学生的思考,让他们能够把课堂上所学积极的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去,让他们围绕着一些观念上面的困扰进行探索,让他们在探索中不断地建构和丰富自己对于道德法治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当中的所有内容融入学科学习中,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秦 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华夏教师,2018(27):41.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第二中学 055150)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
浅析微课在初一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师生参与,构建高效课堂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