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疗效观察
2021-07-14池响峰戴慧珩许珈莉
池响峰,戴慧珩,许珈莉
(1.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广东 广州 510700;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2014级本硕连读生,广东 广州 510095)
足内翻是中风恢复期常见的并发症,常因卒中后大脑高级运动中枢受损,肌肉牵张反射失常,肌肉长期处于高肌张力状态,兼之偏瘫肢体姿势摆放异常,康复训练方法不当引起[1]。有研究显示[2],中风后足内翻发病率为17%~43%,以足内翻,跟腱挛缩、僵硬,步态不稳为主要表现。中风后足内翻严重影响着患者踝关节稳定性,导致下肢步态及运动功能异常,严重者甚至遗留残疾等后遗症。目前,临床治疗中风后足内翻以康复训练为主,多采用Bobath训练、Brunnstrom训练等方法为主,能有效改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降低偏瘫肢体高肌张力状态,但治疗效果较缓慢,且多需要配合中枢性肌松剂抑制痉挛。笔者用浮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足内翻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黄埔医院针灸康复科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2~68岁,平均52.93岁;病程5~46周,平均26.40周。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5~66岁,平均52.50岁;病程4~43周,平均23.53周。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符合《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3]中风后足内翻的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年中诊治指南》[4]和《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5]卒中后足内翻的西医诊断标准,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
纳入标准:①首次卒中发病,发病年龄30~70岁,病程2周至1年;②生命体征平稳,能配合评定及治疗;③有偏瘫侧下肢足内翻,或伴足下垂,Brunnstrom分期Ⅱ~Ⅳ期(痉挛期),改良Ashworth评定在Ⅰ~Ⅲ级;④治疗期间及治疗前2周内未用其他针对足内翻的干预方法。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诊断标准与纳入标准;②下肢针刺部位有严重周围神经病变或血管病变;③合并严重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认知障碍,凝血功能异常、出血性倾向风险;④不同意随机入组,依从性差。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的内科用药治疗以控制基础疾病,维持血压、血脂、血糖、尿酸等基础疾病平稳,加强肢体良肢位摆放等康复护理,注意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并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予加强偏瘫肢体良肢位摆放,抗痉挛体位及姿势训练。根据患者患侧下肢状况,渐进性行患侧踝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手法牵拉抑制痉挛训练、桥式运动训练、坐位-站位转移训练、下肢平衡训练、步态训练、下肢负重训练等。每周一至周六每天治疗1次,每次30min,周日休息,连续治疗12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结果。
观察组加用浮针治疗。取下肢外侧腓骨长、短肌附近位置为进针点,避开浅表血管、皮肤瘢痕、结节、破损等位置,消毒进针部位后,浮针针尖朝向踝关节,以进针器弹射平刺,快速进针至皮下,进针深度一般以软管套管全部埋入皮下为度;进针完毕后行扇形扫散手法,同时配合被动再灌注活动。①足内翻被动抗阻活动:助手一手握住足跟,一手握住足背,使内翻的足背做足外翻动作,每次灌注活动时间为10s,反复重复上述动作;②足背屈被动抗阻活动:助手一手握住足跟,一手握住足背,使内翻的足背做足背屈动作,每次灌注活动时间为10s,反复重复上述动作。每周一至周六每天治疗1次,每次30min,留置针芯6h后拔除,周日休息,连续治疗12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结果。
3 观察指标
采用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6]、下肢痉挛指数评定量表(CSI)[7]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8]对下肢运动功能、踝关节痉挛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治愈:足内翻完全消失,卧位、站位及行走时踝关节无畸形,踝关节主、被动活动度恢复正常。显效:踝关节内翻明显改善,卧位、站位无异常,行走时踝关节轻微异常,踝关节主、被动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有效:踝关节内翻较前有所改善,卧位及站位时内翻不明显,行走时踝关节内翻,踝关节主、被动活动度有所改善。无效:腰部疼痛、压痛、酸胀、活动受限较治疗前无明显缓解,或恶化加重。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下肢FMA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下肢FMA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下肢FMA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对照组 30 16.50±3.55 23.00±3.47 6.50±1.98观察组 30 15.90±4.06 25.17±3.63 9.27±2.35 t 0.609 2.362 4.936 P 0.545 0.022 0.000
两组治疗前后踝关节CSI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踝关节CSI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踝关节CSI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对照组 30 12.70±1.99 7.07±3.06 5.63±2.23观察组 30 12.60±2.18 5.27±3.39 7.33±2.44 t 0.186 2.157 2.813 P 0.853 0.035 0.007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 (分,±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对照组 30 36.17±7.95 57.17±9.89 21.00±5.15观察组 30 38.50±7.33 65.00±10.34 26.50±6.04 t 1.182 2.999 3.795 P 0.242 0.004 0.000
6 讨 论
中风后足内翻属于中风后下肢痉挛性偏瘫的范畴,是由肌肉牵张反射异常,小腿内侧、后侧等肌群肌力、肌张力升高引起,以踝关节向内屈曲、痉挛,足下垂或跖屈为主,多伴随足背屈、外翻等活动不能或减弱,随意运动能力差等表现[10]。长期的中风后足内翻往往引起足部跟腱挛缩变短,导致患者站立及行走时足底内外缘高低不平,踝关节支撑无力,足背屈无力,姿势步态异常明显,是中风患者跌倒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中风后足内翻患者以小腿内侧、后侧伸肌及足底部肌群肌力、肌张力增高尤为明显,如胫骨前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趾短屈肌等;而与其相对的拮抗肌群,如腓骨长肌、腓骨短肌等外侧屈肌群肌力、肌张力则较弱。因而,增强相对应的外侧屈肌(拮抗肌)肌力、肌张力,抑制小腿内侧、后侧伸肌(主动肌)肌力、肌张力,是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关键。
目前,针对中风后足内翻的治疗主要包括中枢性肌松药、肉毒素注射治疗、矫形支具介入、运动疗法及物理因子治疗等多种方法[11]。
中风后足内翻属中医“经筋病”、“痉证”范畴。《素问·痿论》载“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素问·痹论》载“痹在于筋,则屈不伸”,《素问·调经论》载“病在筋,调之筋”。明确指出了中风后足内翻的病位在于筋,治疗方法以调筋理筋为主。浮针疗法是采用一次性针具在激痛点周围的皮下浅筋膜进行扫散,并配合对相应肌群行再灌注动作,以达到改善局部肌肉紧张,缓解肌肉僵硬的治疗方法。目前浮针疗法广泛运用于肌筋膜病变引起的疼痛综合征或行为姿势异常性疾病[12-13]。内为阴,外为阳,内侧拘挛僵硬,则外侧迟缓松弛,阴急则阳缓。浮针在外侧屈肌激痛点附近的浅筋膜进行扫散,选取拮抗肌上腓骨长、短肌位置为进针点,并配合再灌注治疗,可增强拮抗肌群肌力及张力,使足部往外侧屈肌方向用力,达到补阳经、抑阴经之功,有助于提高外侧拮抗肌群肌力,缓解内后侧主动肌群紧张、痉挛,体现了“阴病治阳”的中医理念,从而达到解除痉挛,恢复正常运动模式的目的。杨江霞等[14]研究也发现浮针配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中风患者手痉挛程度、手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浮针配合康复训练对手功能的改善优于单纯康复训练者。认为浮针治疗中风后手痉挛效果明显,可能与浮针能迅速解除局部张力,改善筋膜气血的灌注、和调气血、通利经络有关。
浮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下肢痉挛程度,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