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际应用
2021-07-13张翠媚
张翠媚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转变以往片面讲授的教学倾向,改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方式,注重优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多元化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理念,能从多层面、多角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顺应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的潮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多元教学法;实践;应用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实施中,教育教学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学生对学习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综合性。鉴于此种情况和背景,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已明显不能适应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甚至会产生消极影响和阻碍作用,因此,迫切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推动实施和应用多元教学方法。为此,本文将从课堂提问法、直观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情境教学法等三个方面,系统地分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元教学法的具体措施。
一、实施直观教学法
通过使用各种教学工具,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和形象,使学生获得感官体验,进而优化对知识的理解,实现从抽象到直观的转变。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改变过去语文讲课加板书那样苍白无力的教学方式,尝试巧妙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手段辅助教学,将原来抽象的语言文字通过图片、动画或短片等形式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还原课文中所描述的情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优化学生的感性认知,加快学生的理解、消化和吸收速度。
如在讲授《日月潭》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汉语拼音进行熟读,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然后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透过多媒体的直观呈现,使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上,借著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又带领同学们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透过多媒体为同学们呈现更多关于日月潭风景的图片,让同学们在阅读的同时,感受日月潭的景色。这样,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实施直观教学法,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
二、开展小组讨论教学
小组讨论教学可以打破课堂教学的封闭结构与形式,使学生从过去的个体竞争关系向小组内合作与竞争的良性关系转变,从而推动课堂高效建设。小学语文教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4-6人的学习小组,然后再鼓励、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展开组内讨论、互动、交流,在此基础上实现思维互补、资源共享、相互启发,最后在合作中实现问题的顺利解决,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比如,在讲授《司马光》这一课时,在本节课开始之前,笔者先把学生分成几组,然后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熟读。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后,笔者再给每组安排探究任务,通过任务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交流。这样,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重视课堂提问
教学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语文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精心设计问题,保证问题的启发性和探究性,再找准时机向学生提出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思考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的思维。
比如,在教授《铺满金巴掌的水泥道》这篇课文时,笔者首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熟读,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笔者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待学生对课文有所了解后,再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动机。问:为什么水泥路面上会铺满金黄色的石块?作家是如何看待“金巴掌”的?在提问之后,学生们立刻开始围绕问题进行思考,经过学生们的思考和分析,得到了答案。这样,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通过重视课堂提问环节来锻炼学生的思维。
四、运用情境教学法
语言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最终会被应用于生活之中,把生活和语文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更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增强学习的动力。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拓展课堂教学的范围,从教材向现实生活延伸,收集各种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案例、材料和资源,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还原现实生活的现象和情景,促使学生从生活的角度认识语文知识,体会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效地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比如,在讲授《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时,本节的教学难点就在于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体会笔者的思想感情,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元素融入其中,通过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例如,在生活中,我们从自然中听到了什么声音?听到这些聲音后,我们会得出什么结论?就在这个时候,学生们立刻开始围绕生活体验展开思考,部分学生回答:当我听到雷声,我知道外面会下雨?在屋里听到呼呼的声音时,我知道外面有大风。这样,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探究,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总之,多学科教学法的实践运用是新课改推进、发展和实施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指导,通过直观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情境教学法、课堂提问法等途径,推进多元教学法的运用,使整个小学语文教学更具精彩纷呈,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春华.快乐与快乐的碰撞——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探讨[J].汉字文化,2018(23):107-108.
[2]林淑贤.分析读写结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