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仙鹤舞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2021-07-12
(甘肃省泾川县文化馆,甘肃泾川县 744300)
泾川县位于甘肃东部,陕甘交界处,因地处泾河川腹地而得名。居丝绸古道要冲,为华夏文明腹地,境内以西王母信俗、泾河传说、陇东秧歌等为代表的地域特色文化交相辉映、独具特色。仙鹤舞是流传在泾川县王村镇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
一、泾川仙鹤舞的特点及现状
泾川民间舞蹈仙鹤舞的动律,是当地民众崇鹤心态与模拟鹤的自然形态的完美融合。究其源鹤在民间传说中寓意吉祥长寿,又与道家的乘鹤飞仙思想分不开,这种崇拜仙鹤的观念逐渐演化以民间舞蹈的形式展示出来流传至今。仙鹤舞所用道具是用竹子扎成鹤的形状,从腹底到脊背中间处留空,表演时演员从预留的空洞钻出将其套在腰间,道具鹤的长颈、前胸、双翅、腹尾部均粘贴着用白纸做的象征羽毛的纸鳞片,鹤头冠部用细线连一小竹棍,表演者握在手中用来指挥仙鹤头颈部。仙鹤舞一般由7名或14名扮演仙鹤的女演员与1名扮演仙道的男演员组成,女演员身穿颜色各异的仙女衣裙,将道具仙鹤固定在腰部,由扮演仙道者领舞。仙道身着道袍,右手执银色拂尘。仙鹤舞的舞蹈动作多样,舞姿以模仿仙鹤翱翔、行走、洗羽、嬉戏等为主,神态形象生动,动作飘逸洒脱。舞蹈队形多变,有闻鸡起舞、一字行拜、燕子抄水、长蛇游走、乌龙摆尾等形式。由于仙鹤扮演者腰部与鹤体相连,因此要求演员腰劲要大,动作幅度相对小,形成平缓流畅、优美曼妙的艺术风格。伴奏音乐以堂鼓、镲、锣、梆子、碰铃等打击乐器为主,竹笛为辅,旋律以道教音乐和当地民间小调为主,委婉动听、空灵悠远,宛若袅袅仙乐。仙鹤、仙人、仙乐相映成趣,实为视觉盛宴。
泾川仙鹤舞这一传统的集体表演程式,在群众中直接传授和传播,其发展变化比较缓慢,它和当地民众的传统观念、民俗生活息息相关,最早多出现在庙会祭祀、祈福求雨等活动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其功利性也由宗教活动中的娱神作用向群众的自娱自乐逐渐转变,如今仙鹤舞的自娱性和表演性已融为一体,使普通群众皆可参与,舞者愉悦,观者快慰,在当地的节庆、门市开业、景区演艺、非遗展演等活动中都能看到仙鹤舞的身影。
二、仙鹤舞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一)从民间向民俗文化社团发展
泾川仙鹤舞的表演是在特定环境中传承的,比如在庙会、元宵节等特定的节日环境与气氛中,才能深刻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本质,准确掌握其舞蹈风格特点,人们在舞蹈时相互交流、相互激励、即兴表演,并在传统节日与祭祀活动中,口口相授,辈辈相传。因此,特定的节日环境就成为当地民众传承仙鹤舞的场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们文化生活的改变,仙鹤舞的社会功能也起着明显的变化,在娱乐形式多样化的现代城市民间舞蹈的活动逐渐减少,村镇一级民间舞蹈的活动依然盛行但面临设备陈旧、演员老龄化、资金短缺、年轻人不愿传承等种种困难。面对这一现状泾川政府部门积极引导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依托乡村舞台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把市列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及文艺精品创作资助项目向基层倾斜,鼓励民间艺人就近联合起来成立一个个乡村民俗文化社团,依靠政策支持和项目补助,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民俗文化社团发展。经多方努力泾川县文化社团建设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仙鹤舞的民间组织者乔双成借此机会注册成立了泾川仙鹤舞民俗文化社团,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仙鹤舞民俗文化社团将深度挖掘整理、传承保护优秀地域文化、民俗文化与美丽乡村文化旅游开发相结合,得到了更好地发展。该社团也多次在当地政府部门举办的民俗展演中获奖。有了资金、有了固定场所,下一步乔双成将恢复踩着高跷舞仙鹤这一失传已久的绝技,再现20世纪50年代仙鹤舞多次参加甘肃省群众文化活动调演时的辉煌。
(二)从民间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靠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无形的文化遗产,是最古老也是最鲜活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资源。泾川仙鹤舞作为当地民众口传心授、世代传承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具有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及与之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在泾川王村这样的偏远山区能够流传至今实属不易。2017年由泾川县文化馆牵头申报,仙鹤舞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一词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说明了像仙鹤舞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脆弱性,其生命力的延续需要靠项目申报的方式来保护发展下去,这是多么痛心的事。泾川仙鹤舞有着浓厚的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是当地民众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天地敬畏、对自然崇拜之情的表达,是满足民众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留住这份情是非遗保护的本质。在仙鹤舞的现实保护过程中建议减少对保护主体的干预,加大对传承主体的扶持。即政府部门、学界专家、商界人士等不能充当保护主体,不能让民间艺术过度成为商业的广告、旅游的宣传、增值的途径,要重视其本质的历史性价值和艺术性价值,要保护其原有的存在土壤和社会环境。行政、资金和学术资源要科学化的推动保护,比如加大对传承人的物资及待遇帮扶,使其改善生活境遇,放下生活负担,从而更加专注于对仙鹤舞的传承。提供新媒体技术及平台支持加强仙鹤舞的传播,实现线上推广和线下推广相结合,从而提高广大民众对仙鹤舞的文化认同感和历史感,让非遗文化保护工作获得充足的民众支持。
(三)从民间向舞台艺术升华
民间仙鹤舞要从民间向舞台艺术升华,是一次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艺术再创造过程,将一些原有的民间舞蹈素材经专业人士加工改编,拓展其舞台艺术的表现力,创作成新的适合舞台表演的节目,是传承和发展民间仙鹤舞的重要步骤。然而泾川县没有专业的舞蹈团体,笔者建议依靠在校学生,由政府出资聘请专业编导,固定某一学校的舞蹈特长生为演员班底,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作,排成的舞蹈定为这个学校的保留节目,适时参加当地的春节晚会、中学生艺术展演等文艺演出,这样既弘扬了泾川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民间仙鹤舞的流传与发展,又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素质教育。
民间仙鹤舞要从民间表演走向舞台艺术,必须反映出泾川这一地区民众的审美心理,保存民间仙鹤舞原有的表演规律与文化特征,编导老师要对这种民间舞蹈的文化背景及民风民俗,作全面细致的研究,要以民间的表演为原始素材,提炼基本动律、基本形态以及表演性组合,一些优秀的民间舞蹈表演片段既要保留又要与整个舞蹈协调一致。
解决了演员和编导的问题,舞蹈剧本的事不能少,下面我撰写了一个简单的关于仙鹤舞的脚本,希望对编导有所启发。
舞蹈名称:《鹤舞千年》;形式:A-B-C三段体群舞;时长:约8分钟;创作思路:参考原有的仙鹤道具和现场伴奏音乐,重新设计和录制适合舞台表演的仙鹤服饰及伴奏音乐,以泾川民间故事传说《回中仙鹤舞千年》中广成子问道西王母这一素材为出发点、依托泾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仙鹤舞和甘肃省级绿化第一县为文化背景,以舞蹈的形式反映泾川生态建设,寓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像仙鹤一样长寿,倡导国家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人物:广成子1人、道童2人、西王母1人、族人6人、小女孩1人、仙鹤20人。第一段:时长约2分钟,主要表现广成子在崆峒山上修炼养生之道,求长生不老,但久悟不得其道,很是苦恼,听闻泾川回山西王母有养生之妙方,便去拜访西王母。音乐空灵悠长。背景屏幕画面为崆峒山,云雾仙境,动作以广成子独舞为主,穿插与道童的3人舞。最后广成子和道童下场,以画外音引入第二段。第二段:时长约3分钟,主要表现回山脚下,泾汭二河清澈见底,鱼跃鹤舞,一名小女孩与数十只仙鹤在河边嬉水,翩翩起舞,西王母与族人以杖击石,为仙鹤伴奏,画面和谐唯美。音乐轻盈欢快,背景屏幕画面为回山,桃花,清澈的泾水等,动作以小女孩的独舞,贯穿仙鹤群舞,群舞以各种队形变化为主。第三段:时长约3分钟,广成子和道童上场,看到回山之下,人鹤共舞,祥和欢快的场面,连连点头,拜见西王母,向西王母请教修行之法,西王母指着前边族人和仙鹤共舞的场景,让其共同观看,道童,族人,仙鹤共舞的大场景,广成子顿悟,原来长生之道就是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音乐由轻盈欢快过渡到辉煌大气,逐渐推向高潮。背景屏幕画面为泾川的青山绿水,泾河岸边飞翔的各种候鸟,泾川人民共同建成的山川秀美,和谐美好的新泾川。
(四)从民间向个性化艺术延伸
以泾川民间仙鹤舞相关的各种素材为基础,根据编导个人的创作意愿,突出反映某一个点,不拘于某一舞蹈形式,甄选素材,精炼和刻画意想中的舞蹈形象,把民间仙鹤舞中闪光的部分,更突出、更集中地展现在舞台上,从而衍生出新的新型节目。通过节目重点表达创作者本身对民间仙鹤舞这一社会现象的观点,例如:应用民间仙鹤舞素材,表达创作者对民间舞蹈过去和未来的思考;通过刻画民间艺人对仙鹤舞的热爱及传承艰辛,呼吁社会关注民间艺术;借描绘仙鹤舞的生命力展现泾川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明天的期待……舞蹈形式可以是独舞、双人舞或群舞,表现手法可以是民族民间舞,也可以是古典或现当代舞,更可以用一台舞蹈专场晚会或一台舞剧的形式展示仙鹤舞这一主题。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编导愿意突破自己的思维设限,就能激发出无限的创见。然而,这种思维上的突破,并非凭空而来,它需要舞蹈工作者无数次深入民间,在特有的环境氛围中向民间艺术家学习,与他们共舞,深刻体会该舞蹈的韵律风格,感受当地群众的风土人情和审美心理,把亲身体验带到新的舞台环境中反复编排求证,才能探索出其深层文化内涵。这既是舞蹈工作者个人才智的体现,又是仙鹤舞从民间舞蹈向个性化艺术的延伸。因此,关于民间仙鹤舞文化因素的探索研究,其意义远远超过舞蹈的本身。
三、结语
泾川民间仙鹤舞的传承与发展,无论是以成立民间民俗文化社团原生态化传承发展、借助文化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是经专业人士提炼创编舞台化艺术升华,或者从民间向个性化艺术延伸,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让民间仙鹤舞在艺术实践中升华,得到应有的继承与发展,这不是一般的技术性提升或单纯的文字描述,而是发掘仙鹤舞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通过传承与再创造,使它和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精神相结合,升华为新的文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