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提升舞蹈表演能力的教学路径*
——以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为例

2021-07-12

大众文艺 2021年6期
关键词:剧目排练舞蹈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0)

一、舞蹈教育视阈下的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北京舞蹈学校1954年建立至今,我国舞蹈教育从中专设置到大学到硕士研究生再到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已经形成了四级人才培养模式。中专的舞蹈教学强调身体素质的训练与表演能力的提升;大学本科,强调表演能力的提升以及身体素质的进一步强化;硕士研究生分为两类,一类为艺术硕士(简称专硕),一类为学术硕士(简称学硕),前者强调舞蹈表演能力与一定的舞蹈写作能力,后者强调舞蹈理论研究与思辨能力和一定的舞蹈表演能力;博士研究生重视舞蹈的独立科研能力,以理论研究为主,舞蹈专业实践层面则进一步弱化,几乎在博士培养阶段不见专业实践课程。可见,中专、大学与艺术硕士均突出舞蹈的身体技能训练与表演能力提升,重在专业实践的学习与深化;学硕与博士研究生则以史论研究为主,重在专业理论的学习与深化,多强调跨学科融合视阈下的舞蹈历史、文化现象与理论研究。但是在四级梯队培养模式中,专业实践与专业理论并不是严格分界,而是交叉融合的,除中专的学生学习文化课而少有涉及舞蹈理论课程、博士研究生少有涉及舞蹈专业实践课外,大学本科与硕士研究生(专硕与学硕)7年人才培养中均是专业实践与专业理论相结合的课程设置。

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本科教育设有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表演(舞蹈表演与教育方向、国标舞表演方向、现代舞表演方向)三个专业及5个培养方向,其专业课程设置分两大类: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实践教学,专业选修课包括专业限选课与专业任选课。课程设置基本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以古典舞基础训练为主,重在规训身体素质与技能;

第二种,以表演性组合为主,重在强化不同舞种的风格性与表演性的身体呈现;

第三种,以剧目排练为主,一方面提升表演能力和扩展身体技能,另一方面拓展创作知识实践。

除以上三种类型外,辅以舞蹈理论、其他艺术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文化素质。

身体技能与表演能力是专业实践类课堂解决的重心,正如北京舞蹈学院郭磊院长所言,“很大比例的课程重视的是学生们‘身体’的训练,而相对欠缺的是对学生‘思想’的关照。”课程设置从基本功训练到风格性训练再到剧目课排练,会完成一个从课堂到舞台的转化过程。然而,身体技能好的学生不一定表演能力好,而表演能力好的人在一些高难度动作中不一定能做得出来。身体技能的不足会影响舞蹈的表演,而在课堂中过于重视动作怎么做到位,也会忽视舞蹈文化内涵的表达,进而影响表演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是在舞蹈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从宏观的舞蹈教育视角反观广西艺术学院舞蹈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目前呈现以下几种问题:

1.舞蹈教学内容逐渐多样化,但教学法单一,缺乏舞蹈表演与舞蹈文化的有效对接;

2.三类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难以有效提升学生在舞台上表演能力;

3.舞蹈教学内容与方法缺乏系统的体系以保护传承经验中的活力。

由此,本文提出构建剧场文化基础上的舞蹈表演教学模式的思考,关注“表演者”的表演状态,舞蹈的课堂训练与剧场表演有机融合,打通舞蹈课堂与舞台表演的教学一体化机制,给未来的舞蹈剧场表演夯实基础。

二、提升舞蹈表演能力的教学思路

1.“语境与身份代入法”解决舞蹈动作与文化内涵的对接

“语境与身份代入法”的舞蹈专业课堂教学法涉及舞蹈专业课堂教学的经验与模式,探索舞蹈与文化的有效对接。在民间舞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还是以“口传身授”为主,尽管有学者提出“文化”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校的舞蹈专业教师很难把文化作为课堂的一部分施行,一方面强调舞蹈的训练性,每周3-4次民间舞课,每次两节课90分钟的时间,单从训练角度在最后期末考试时有加课情况,如果还要分出一部分时间用在强调“文化”层面,会影响舞蹈训练呈现,这是多数舞蹈专业老师反映的问题,因此,文化的部分只能安排学生在课下进行相关文献的查阅,自学“文化”部分。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并未能较好的使学生真正把握民间舞蹈的表演的“文化基因”,专业老师对此亦有无力之感。因此,根据上述问题,提出在舞蹈课堂中的“语境与身份代入法”。

“语境与身份代入法”特指在舞蹈教学课堂中,把原生语境与舞蹈角色介入舞蹈日常课程中,舞蹈教师在口传与示范中引导学生,把课堂的空间想象成民间舞蹈的原生语境,并通过“角色”代入,把自己的身体想象成角色的身体,使学生从训练时就带有表演意识,这样在不影响训练的同时也能使学生快速而准确地找到风格性与表演性的核心。例如,在广西艺术学院的“京族舞蹈”课堂中,舞蹈教师在示范过程中,会告诉学生:民间的京族舞蹈语境是在传统节日——哈节仪式中,由京族的已婚妇女(当地称她们为“哈妹”)表演,表演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宗教仪式感,舞者表演的时候是面对神灵和祖先,带有祈福意涵的舞蹈表达,因此她们的身体呈现出谦卑、微躬身的体态;由于京族是海洋民族,其舞蹈动作带有海洋文化色彩,脚下要稳,多碎步,突出舞蹈的流动性,在原地的舞蹈动作中,强调脚部的提和落的动态,因此脚下的动作呈现上下浮动的力效特质,这种动作质感可在日常生活中京族人出海打渔和海水的潮起潮落的动感画面有明显的体会;手部的动作以手腕的翻、转与手指的轮动为特点,与其日常生产方式织网、拉网有密切联系,因此,手部动作灵活、有力,不能过于轻柔、轻飘。在舞蹈训练中,教师不断地把动作形态的“语境与身份”介入舞蹈身体训练中,突出训练与表演的统一性,可增强学生在舞蹈风格性动作训练中的表演能力,为舞台表演打基础。

2.剧场相关内容融入课堂,解决表演性课堂训练到剧目排练课程之间的断裂问题

在专业舞蹈院校的课程设计中,为提升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通常安排“剧目排练”课程。在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每一个专业都设有“剧目排练”课,无论是舞蹈学专业,还是舞蹈表演(表演与教育)专业包括民间舞、中国古典舞、国标舞、现代舞,抑或编导专业。“剧目排练”课的设置,皆在培养学生的舞蹈表演的能力,为舞台表演打基础。

在“剧目排练”课堂中,专业教师多从获奖剧目入手,优选全国舞蹈比赛、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全国“荷花奖”舞蹈比赛、全国“CCTV舞蹈大赛”、国内外精品舞蹈、原创舞蹈等独、双、三、群优秀剧目以及本院的保留剧目,共学生自选,选定之后学生以“扒盘”方式把剧目学下来,老师再逐一为学生抠动作。与民间舞课堂以训练为重不同的是,剧目排练课不仅仅是强调舞蹈的表演性,更多的是整体统筹能力、审美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分别通过课上示范、启发,课下留作业让学生自己做文字功课等方式进行教学实践。在具体指导上,情感与身体的协调,作品的内涵与身体表达;表演中的体态、运动轨迹、动作力度与表情问题;身体动作的运动路线与眼神、情绪的配合;双人之间的默契;群舞中舞蹈调度与身体表达是强调的重点。这种教学方式与前两类基训课和风格课差别不大,只不过学习的内容从单一动作、组合式变成完整的剧目,对剧目的选择上以人数为分类原则涉及独双三群舞,其中,群舞是每个班必须要涉及的一种类型,在排练群舞过程中,更多涉及人与人之间的配合、协调。因此,剧目排练课除了作品本身的身体动作、节奏、表情、力度、空间调度等舞蹈身体表演方面,还涉及如何组织、参与排练的全程?如何选择作品?如何与他人协调配合独舞之外的作品?当人员不够的情况下如何去借人或者删减原版人员?如何重新调整队形?如何剪辑音乐?上场与下场如何做到无缝衔接?如何走台?如何搭配灯光?如何选择服装?如何协调节目顺序等等。由此可见,剧目排练课不仅仅只是解决舞蹈表演能力,还涵盖更多与剧场有关的内容。但因课时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课时少,内容多,教学质量要求高,在该课进行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压力也较大。因此,假设在前两类舞蹈专业课中强化剧场文化中所需的舞蹈表演意识,通过剧场文化前置,来优先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而在剧目排练课中则以剧场文化为核心的剧场教学法专注学生的舞台表演的实践能力的提升与培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

课堂教学法以基本动作与组合为基础,注重动作的风格把握;剧场教学法以舞台表演者为核心,强调舞蹈的舞台表演经验与舞蹈编创的创造力的培养,把剧场教学法的重心有机融入课堂中,提供适合创造性经验的环境、剧场工作的场所上课的机会,帮助训练学生的舞台驾驭能力,以及展现舞蹈专业教师的艺术创造力。从风格性组合的基础训练到表演剧目刻画人物角色的过程,可通过“语境与身份代入法”,作为强化表演意识,提升表演能力的一种路径,使学生在身体舞动的同时具有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身体的能力与意识,而这需要在日常的课程训练中不断通过“语境与身份介入法”得到提升,实现舞蹈课堂与舞台表演的有效对接。

猜你喜欢

剧目排练舞蹈
新年晚会
两个大忙人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舞蹈课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优秀剧目进校园
乐师
卷首语
2013年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