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王母形象演变及其原因
2017-03-24李亚娜
李亚娜
西王母是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具有悠久历史的神话人物,西王母在不同时代以及历史背景下其形象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它由半人半兽到人王,再到被道教所仙化,最后又成为女仙的代表,西王母也由最开始的凶神形象发展为后来或象征夷夏和治,或表达长生的愿望,或昭示上天降福瑞的吉神。
一、《穆天子传》中西王母的形象
《穆天子传》是记载周穆王巡游之事的著作。它以日月为序,详细记载了周穆王驾八骏西巡天下之事,行程九万里,会见西王母。
癸亥,至于西王母之邦。
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好献锦组百纯,囗组三百纯。西王母为天子再拜受之。
囗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瑶。
西王母还归其囗,世民作忧以吟曰:‘比徂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于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天子大命,而不可称。
根据《穆天子传》的记载,周穆王接见西王母的时候是拿着“白圭玄璧”,可以充分表明周穆王时期西王母并非属于臣子关系,应该是平等间的君主友好的会面。天子主动在瑶池宴请西王母,而不是西王母先尽地主之谊;表现了大国之君赐宴小国之君的上国气派,颇像是为周穆王表功之作,西王母对此也以歌声回唱。与鸟兽为伍,说明西王母完全符合了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居无定所。
这样看来《穆天子传》中的西王母完全是一位女性酋长,她与周穆王的会见能看作是两国国君之间普通的往来。可见当时的西王母是周天子领导下的一个部族的首领,并无神性。
二、《山海经》中西王母的形象
《山海经》是最早记载西王母的文献,书中关于西王母形象的记载有三处。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山海经·西山经》云:“玉山是西王母所居,”又《大荒西经》云“穴处”,应该是图腾神的生活习惯,安置在洞穴中。《西山经》云:“其状如人”,《大荒西经》云“有人”,说明样貌和人长得大概相似。《西山经》云:“豹尾虎齿而善啸”,《大荒西经》云:“虎齿而豹尾”,说明虽然具有人形,但还存在着动物的面目和特征。至于《西山经》、《大荒西经》俱云:“戴胜,”《海内北经》云:“梯几而戴胜”,这是附加在图騰神像上的服饰,为了显示其威严。
以上观之,西王母在《山海经》一书中是一个居住在昆仑的形状像人,豹尾,虎齿,戴胜,掌管刑罚的半人半兽形象。根据晋郭璞考证,一般认为这是原始氏族的装饰和生活特点。总之,《山海经》中,西王母是一个掌握生杀予夺大权,有一定的特殊权力的半人半兽的杀神或者瘟神形象。
三、《淮南子》中西王母的形象
成书于西汉初年的《淮南子》是汉代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其中关于西王母的记载有两处,卷四中是西王母地望的记载在这里暂不摘录。其中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中,记载关于西王母的只言片语,从中可以了解西王母的形象。
根据“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高注:“嫦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嫦娥盗食之,得仙,奔人月中,为月精。奔月或作岔肉药,岔肉以为死畜之药,可复生也”在此,西王母具有了掌管长生不死之药的职能,这种药可以使人长生,升仙。嫦娥服用之后,成为仙人,奔入月中,为月精。这是文献记载中首次将西王母与不死药结合在一起。
西王母的威望开始建立在拥有不死药的基础上的,据说此药是从长在昆仑山上的一棵不死树上采摘下来,再经玉兔加工炼制而成。这里可以发现,在早期的西王母神话中,西王母与昆仑山已然联系在一起。神话中将昆仑山作为人类通往仙界的途径,这或许正是西王母掌握不死之药的神力来源。而羿求不死之药的世俗原型就是人间帝王以寻求不死仙药为目的的神圣巡游。尤其在西汉时期,一向喜欢长生不死之术的汉武帝对西王母情有独钟,他曾经七次巡游传说中的西王母的圣地以求不死之药,所以这个时期将不死药与西王母之间建立起来的联系绝非偶然的。
可以看来,在《淮南子》中西王母已经由掌握生杀大权的杀神一变成为拥有令人长生的仙人形象。四、汉武帝时期西王母的形象
汉武帝时期关于西王母形象的书主要在《汉武帝内传》、《汉武故事》、《洞冥记》、《十洲记》等,记载汉武帝多次与西王母相见的故事。
《汉武故事》载:“王母遣使谓帝曰:‘七月七日我当暂来。??是夜漏七刻,空中无云,隐如雷声,竟天紫色。有顷,王母至:乘紫车,玉女夹驭,载七胜履玄琼凤文之鸟,青气如云,有二青鸟如乌,夹侍母旁。下车,上迎拜,延母坐,请不死之药。??因出桃七枚,母自啖吃二枚,与帝五枚”
《汉武帝内传》:“元封元年正月甲子,祭嵩山,起神宫??至七月七日,王母咱来也。??唯见王母乘紫云之辇,驾九色斑龙,别有五十天仙,侧近鸾舆,皆身长一丈??王母唯扶二侍女上殿,年可十六七,服青绫之袿,容眸流眄,神姿清发,真美人也。王母上殿,东向坐,著黄锦??戴太真晨婴之冠,履元琼凤文之舃。视之可年卅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真灵人也。”
从上述文献中,西王母的形象已经成为了年龄只有十六七的“容颜绝世”的美貌少女。可以想见可能是当世人根据自身经验而敷衍出来西王母和身边人容貌差不多,和当时的美人形象差不多,这样西王母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灵形象,而演变成“人神”的形象。
参考文献
[1]王根林等主编:汉魏六朝笔记小说之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2]方韬注译:山海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3]陈广忠译注:淮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