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灌花朵 灿烂开放
2021-07-11刘芳
刘芳
摘 要:新时代要求教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道德与法治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一线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担负起“园丁”的职责,对未成年人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思想道德教育;融合
道德与法治教师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为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实处,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形势,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担负起“园丁”的职责,浇灌好祖国未来的花朵,使其能在祖国的阳光沐浴下灿烂开放,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作为在农村一线任职多年的道德与法治教师,结合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认识浅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了解花朵的习性——花朵灿烂开放的前提
花朵各有各的习性,你只有了解它,才能让它灿烂地开放。就像喜阳的花朵你要让它沐浴阳光,喜阴的花朵你要将其放在阴凉之处一样。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学生:哪些学生活泼外向,偶尔的批评不会對他产生太大的伤害;哪些学生内向心细,和他们交流得注意言辞的选择;哪些学生缺少家庭的温暖,需要我们如母亲般的关爱……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选择合适的培育方法,才能有机会看到他们如花朵般灿烂地绽放。
二、适宜的温度、光照、湿度——花朵灿烂开放的基础
花朵是娇嫩的,需要园丁为其创设适宜的温度、光照与湿度,这是花朵灿烂开放的前提。而学生的成长也离不开这些,它需要我们教师为其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以适应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当老师来到一个新的班集体,面对陌生的学生,我们要想办法将班级力量凝聚起来。我个人认为,要创建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关键在于建设一支自我管理的队伍,在于营造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班级文化氛围。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能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丰富了自己,教师也以此赢得了学生的心。
三、修剪捉虫、浇水施肥——花朵灿烂开放的根本
(一)定期修剪捉虫有利于花朵的健康成长
当花朵拥有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并不能说就可以放手任其自由地生长了,还需要园丁不定期地修剪捉虫,以保证花朵健康地生长。学生的发展也是如此,学生在成长道路上有可能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而这影响有好有坏,这就需要教师帮其判断,为其“修剪捉虫”。
(二)适时适度地浇水施肥促进花朵的灿烂开放
花朵的灿烂开放离不开园丁适时适度地浇水施肥,而教师的鼓励称赞就如同浇水施肥将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赏识教育这么多年来已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认可,但也使人产生一些疑问:能不能就这样一味地“夸”,一味地“赏识”呢?我想,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原则,那么,表扬学生的时候,同样需要适时适度。首先,学生无论在年龄、性别和个性上都有差异,教师应对学生的个别差异给予承认和尊重,在教育中努力探寻机会,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早已熟悉“因材施教”这个道理,我们的“表扬”也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做到因人而异。其次,及时肯定学生的行为,也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次,我要求学生做完试卷后读所学的课文。一会儿,学生纷纷做完后,多数都在小声说话,只有刘××在大声读单词。我发现这一情况后,大声表扬她按要求做,会抓紧时间学习,并奖给她一颗“学习星”。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现了,其他学生不再小声说话,都纷纷读起了课文,没做完试卷的也在抓紧时间做,教室里一片朗朗的读书声。“一颗星”的作用如此神奇,及时的表扬比大声呵斥效果要强得多。最后,重视“大拇指”的力量。曾记得看过一篇短文,是一位母亲的故事。她善于运用“大拇指”的力量,将成绩一般的儿子,送进了大学的校门。当然,考上大学并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志。但是,不论是身为教师还是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园丁——花朵灿烂开放的保障
花朵的灿烂开放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劳作,学生的健康成长也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引导。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到的是“让每一朵花都能够在阳光下灿烂开放”。“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用一颗伟大的心培养出无数颗爱心,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用心浇灌”,定可以看到“花朵的灿烂开放”!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提高学生个人素养、道德水平,树立正确价值观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渗透到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何金定.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几点思考[J].速读旬刊,2017(7):78-79.
[2]苏东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教师,2017(22):19.
[3]石斌.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的思考与实践[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