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1-07-11陈敏

文理导航 2021年13期
关键词:道德情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

陈敏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思路等方面的转变,与世界形势的变化与国家发展的切实需要具备极高的契合度,希望为国家、社会培养出具备优良道德与完整法律意识的接班人。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结合社会热点事件、全面梳理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应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及遵纪守法的行为影响学生等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社会主义事业;道德情操

我国初中设置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共分为6册,围绕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进行编排。在2016年9月1日之前,道德与法治的前身——“品德与生活”并未过多地涉及与“法治”相关的内容,直至《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发布之后,初中部分新增了50部常规法律法规,6部条例和司法解释内容,希望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具备法律意识。

一、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简析

(一)教学目标过于“量化”,偏离教学本质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活动性和实际应用性较高的学科,旨在实现道德与法治的内在融合,针对时代的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看待社会中出现的一切事物,以乐观、上进的心态面对未来,最终达到全面提升核心素养,令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作为一门课程,评价教学质量的方式与语文、数学、外语等“常规”科目一样,需要进行考试。如此一来,教学目标不可避免地朝向“过度量化”发展,逐渐偏离了教学本质。比如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章节的教学目的在于,以“崇尚法治精神”为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视角,重点剖析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内涵及其价值,希望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法治对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具備的“保障”作用,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努力践行自由平等,力所能及地维护公平和正义。但上述内容在考核期间,应该采用何种评判标准,学生话语中的含义是否值得反复推敲等,不同的教师基于不同的切入角度,能够给出多种“解读”。面对“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常常手足无措。基于当前初中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很多时候,教师只能被迫采取“规范标准答案”的方式,希望学生对“绝对正确”的答案进行深度记忆,并将之呈现在卷面之上,获得高分的同时,通过长期定向“熏陶”的方式,渗透思想政治定向教育。此种模式尽管存在偏离教学本质的嫌疑,但却是当下我国初中教学中,效率最高的方式。

(二)引导学生辩证看待道德与法治问题的力度不足

仍以《崇尚法治精神》章节为例,该单元立意高远,从初期的法律知识层面着手,逐渐上升至理念层面,基于对宪法和法律相关知识的讲解,引领学生领悟潜藏在知识背后的深层思想,及法治社会的价值追求,核心精神,进而从内心深处自觉地认同法治,真正树立法治信仰,能够身体力行地践行法治精神。但实质上,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仍然坚持传统的“以教师为本”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长时间处于主体地位,严重挤占了原本属于学生的位置,且未能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道德与法治问题。根据我国的教育体系,初中生入学时,年龄已经普遍处于11~13周岁之间,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为人处世强调“道理”。在此种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开展模式略显僵化,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比如围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时,教学思路往往停留在“党和政府下决心全面打击该类犯罪”,并介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阶段的成果。然而,针对“该类犯罪为何屡禁不止”、“刑法量刑方面为何不采用‘重典”等,缺乏深入思考,导致学生存在很多“想不通的环节”,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三)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学生普遍存在思维僵化、固化现象

如前文所述,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考核方式似乎只能采用“卷面量化”,“唯一标准答案”等较为单一的形式。此举造成的直接后果在于:①很多学生原本在课堂讨论阶段十分活跃,针对教师提出的各类问题,均能给出行之有效、逻辑顺畅的回答;②在考试阶段,学生自己思考所得的正确思路,无法直接转化为卷面文字表述,甚至出现“必须遵照教师给出的标准答案作答”的情况,即“对卷面分数的要求超过了思维发散的需求”;③在人为(或现时社会整体教育大环境)的限制下,学生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越来越差,加之“中考”带来的升学压力,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思维僵化、固化现象,几乎完全“唯标准答案是从”。

二、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

(一)结合社会热点事件,发散学生思维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工作在于,必须使学生的思维长期处于发散状态。为了达到此目的,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热点事件,引导学生进行广泛讨论,从身边发生的具体事项切入,形成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比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在一段时间内采取了很多相对极端的措施,要求人们戴口罩、测体温,出示健康码等,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出行造成了不便。但此类牺牲个人部分“自由”的举措,成功控制了新冠疫情的肆虐,与欧美国家的疫情大流行相比,中国人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国家运转迅速回归正轨)的方式无疑是正确的。但令中国学生感到困惑问题在于,在世界头号发达国家美国新冠确诊人数超过千万,死亡人数达20余万,世界感染总人数超过7000万的当下,欧美民众仍然针对“是否应该戴口罩”展开激烈的讨论,为数众多的人认为戴口罩的行为属于“侵害其自由权”,对其所在国家政府发布的防疫举措感到不满,并经常组织群体性、高度危险性的游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新冠疫情的传播范围。以上述社会热点事件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案例时,教师应当重点围绕“个人自由”、“整体自由”、“社会整体公平”等内容进行阐述,使学生明确如下道理:

(1)作为个体的独立人,生活在一个国家之中,其行为应当受到一定的约束。原因在于: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利益诉求,包含希望获得的实际物品,生活习惯等;在原则上,合理合法的诉求、权利均需得到尊重;但当个人诉求与其他个人的诉求之间发生冲突时,社会整体应该采取何种方式,使得所有人的诉求都可得到满足,需要展开整体性的思考。

(2)实际上,“所有人的利益诉求均可得到满足”并不具备可行性,故最佳解决途径在于,制定出公平,统一的标准,使各利益诉求方各自“退一步”,实现“平衡”。而保证所有人的权限的平等,维护社会整体的“正义”,即为人类共同的向往和追求。

(3)综合而言,当一个人基于其“个人自由”,很可能侵害他人合法利益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时,其“个人自由”必须让步,即自由需要让渡平等,只有如此,社会的公平公正方可实现,此即为社会主义整体道德与法治的价值追求。

教师开展“崇尚法治精神”教学时,如果能够结合时事热点,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升级,则教学质量必然得到提升。

(二)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及遵纪守法的行为影响学生

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进行全面梳理,并以身作则,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及遵纪守法的行为影响学生。目前,令青年一代感到困惑的现象在于,我国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已经远非昔日可比,但在日常生活的诸多细节方面,违背社会公德的事件仍然时有发生。比如在地铁站、银行自助办理柜台前,插队现象较为普遍。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中提出“在社会中成长”概念,如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受到此类错误示范的影响,其内心深处必然对教材内容产生怀疑。基于此,作为学生人生观形成途中的领路人,教师必须在以下方面做出正确示范,尽管都是“小事情”,但却能够彰显出“大情怀”。

(1)公共场合不仅需要排队,保证公共秩序,还应对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引导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以实际行动捍卫文明底线。但该类行为也需注重技巧性,如能避免发生冲突、口角,最适合学生效仿。比如在地铁出站闸机前,绝大多数行人均自觉排队,只有极少数人从侧方直接插到闸机前,希望“加塞”。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对后方排队的学生说道“跟紧老师,注意别掉队”,不给插队者一丝一毫的机会,并向其他排队者释放信号。

(2)除了插队,地铁中还存在另一种触及道德底线,游走在法律边缘的行为——逃票。目前,地铁站自动检票闸机设置的行人通过等待时间约为5秒钟,一些逃票的人,往往“紧贴”正常购票游客身后,乘其通过后数秒“间隙”,迅速通过。教师应当对此种行为予以痛斥,为学生做出良好示范,使学生“敢于同不道德甚至触犯法律的行为进行抗争”。

在规范教学考核方式方面,教师可以探索多元教学评价机制。比如围绕上述章节进行教学总结式,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阐述社会中出现的违反公序良俗及法律的事件,使学生面对一些特定行为,产生根深蒂固、非黑即白的判断,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结束语

初中生正处于飞速成长的阶段,其思维活跃程度较高,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之心,任何有关道德与法治的问题,均可能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基于世界形势的变化以及我国发展的实际需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必须注重质量。只有培养出兼具高尚道德情操与法治思维的年轻人,国家未来的整体发展走势方可得到保证,人民的生活水平才会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肖丽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0(28):21-23.

[2]董兴广.基于五步导学的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197.

[3]王珺怡.智慧課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探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3):72-74.

猜你喜欢

道德情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
浅谈班主任具备的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浅谈当代大学青年教师的政治责任担当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探究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价值引导与美德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