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时空观念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2021-07-11叶伟

文理导航 2021年13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初中历史实践教学

叶伟

【摘 要】初中历史作为学生系统接触历史知识的阶段,此阶段培养学生时空观念,为学生跨学科学习及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自多个方面对初中历史时空观念教学方法进行探究,为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时空观念;初中历史;实践教学

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进程下,关注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基于时空观念有利于帮助学生整合历史知识,结合史料表述正确观点,为学生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奠定基础。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将某个历史事件放在特定地理环境中,才能对历史事件进行有效判断。时空观念是学生自时间及空间两个方向对宏观历史进行解读。但初中生社会阅历不足,对事物的认知存在局限,视为视野较小,以静态及孤立思想看待历史,这种思维状态下,学生对历史知识把握不足,对此,培养初中生时空观念,有利于让学生多元化思考问题,达到培养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将历史知识与地理知识整合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常规单一化知识传授方法涌现出不足,导致初中历史教学面对困境,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教师在讲解时积极性不足,导致学生历史知识探索质量不高,无法学习我国古代、近代、现代历史知识,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初中历史常规教学方法中,历史与地理是互补干涉的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下,主张学科融合教学,比如,在历史学习中整合地理知识、物理知识、化学知识、数学知识等,学科知识相互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地理及历史学科关联性较高,对简单历史事件展开分析,可观察到历史中的地理知识,比如,长城在修建过程中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这也是典型地理与历史知识的融合,此类知识均属于时空观念范畴,自该角度上看,若想培养初中生时空观念,有效策略便是整合地理与历史知识,让学生对照地图及历史时间对历史知识进行研读。在讲解“两河流域”过程中,课本内容提供简单图纸,图纸对学生的引导价值并不大,主要是地图范畴太小,学生无法把两河放在广阔的地理视角中分析,比如,两河与我们的距离及占据近亚洲的范围。简图内容与学生知识结构不对称,只有“亚述及巴比伦”等地名,也存在一些地中海及黑海等地名,但学生难以进行对比参照。对此,为学生提供现代世界地图,让学生结合古代两河流域简图进行对照,可寻找两河流域周围的国家及发展情况,在跨越千年的文明对照中,让学生立足宏观角度把握两河文明。

二、利用历史资料把控时间

时空观念中可分为时间观念及空间观念,两者无法分开探究,对初中生思维能力展开分析,会发现空间概念培养难度较大,主要是学生对地形及地貌掌握程度不足,学生没有进入过地理区域,教师对此认识也较为片面。在思考历史知识时,时间观念较强的历史教师,也可能存在忽视时间顺序的情况,往往自静态角度解读历史。缺乏经验支撑的状态下,如何站在时间角度看待历史问题,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史实物证。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组织学生进入博物馆及历史遗迹馆进行实践活动,这种方式有利于夯实学生历史基础,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多数情况下教师没有时间带领学生进入此类场馆,将史料实证以图片及视频的方式引入课堂,也可展开史实物证教学。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为什么巴比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时,还需利用史料探究古巴比伦文化,在视频中为学生展示“空中花园”建筑,学生依旧会对内容充满疑问,教师还需准备相关的考古资料,让学生认识古巴比伦空中花园能够种植草木的原因,配合汉穆拉比法典石柱中的文字,让学生感受古巴比伦的文明璀璨程度,与当时的历史进行对照,学生会认知古巴比伦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原因。

三、结合思维导图理清脉络

历史信息是学生对历史知识认识的基础,学生对历史信息有系统把握情况下,才能在脑海中构建历史脉络。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让学生理解的知识较少,多数重点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模式可能产生的结果便是学生记忆深度不够,容易忘记其中的重点内容,导致历史脉络出現断层等问题,无法连接时序。学生在死记硬背情况下,头脑中的记忆松散无序,无法形成全面的历史系统。如同乱放的积木,对此,学生在解答问题时无法正确的对历史脉络进行梳理,解读历史时政知识也会感到无力。现阶段,人记忆并非依靠抽象思维,而是凭借具象思维。比如,对某个图形及事件记忆时,人们记忆往往较为深刻,但记忆数值及理论知识,人们记忆能力便会降低,在此认知规律下,学生把握历史信息同时,教师可采取思维导图进行引导,将历史信息提炼,并绘制在一张图纸上,利用视觉完成知识的系统记忆。在学习“古代印度”内容后,让学生对历史信息进行整合,在时间顺序下整理思维导图,包括印度河、恒河、哈拉巴及孔雀王朝等内容,在时空序列思维导图下,学生对历史文明有清晰掌握。

四、以情景促进学生深入学习

情景教学法的目标是各个学科常见的方法,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渗透时空观念,可通过时空情景完成教育,使学生与历史事件的时空距离缩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身临其境,融入到当时社会中,感受历史事件及历史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索欲望。学习“秦王扫六合”过程中,教师利用“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诗句作为引导,让学生感受秦王的雄才大略,展现秦朝统一的宏伟气势。在多媒体工具上,教师播放“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一言论进行内容导入,组织学生在多媒体工具上观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割情况。视频中也可包含荆轲刺秦王等剧情,通过这种视频片段,学生更容易进入时空情景,认识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必然性。学生认识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背景故事后,教师对学生展开思维引导,让学生分析:“秦朝采取哪些措施巩固政权?”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时空情景中,对秦王扫六合历史发展有深刻认识。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目标是让学生思维碰撞,在讨论过程中产生新的观点,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中国古代史知识过程中,教师将“古代中央和地方间的关系”作为主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各个组员职责,课下多渠道收集资料,掌握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合作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及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实现优势互补,将时空观念在课堂讨论中贯彻与落实。

五、结束语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需持续渗透,在时空观念教育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思考核心因素,创设多元化历史教学情景,培养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并拓展学生历史学习视野。

【参考文献】

[1]吕茂明.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天津教育,2020,(26):115-116.

[2]李文波.基于“素养立意”的初中历史教学——以统编版“经济体制改革”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14):88-89.

[3]李静.大道至简 事半功倍——统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教材整合初探[J].山东教育,2020,(Z5):90-92.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初中历史实践教学
镜头中的组诗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