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全学分制下新建医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研究

2021-07-11吴少平阮淞淞延绥宏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21期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有机化学教学研究

吴少平 阮淞淞 延绥宏

[摘 要] “有机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基础课,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医用有机化学的教学现状出发,针对新建医学院“有机化学”课程面临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缺乏主动学习兴趣、内容繁多而学时减少、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等现状,结合学校实行的完全学分制改革,以及对带教“有机化学”课程的认识,探究通过提高授课教师的思政水平、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健全考核方式、精简和优化教学内容等方法,改善和提升“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 有机化学;完全学分制;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 2019年度西北大学本科人才培养项目“新医科‘有机化学精品在线课程建设”(XM05191248)

[作者简介] 吴少平(1977—),男,陕西扶风人,博士,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药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研究;延绥宏(1978—),女,陕西绥德人,工学博士,西北大学科学技术处副处长(通信作者),主要从事科研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1-0137-04   [收稿日期] 2020-12-11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化和大健康时代的来临,特别是2020年初在武汉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当前医疗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要求。为促进医教研融合发展,部分高校开始新建医学院,陆续合并大型综合性医院。西北大学于2019年3月获批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同年9月开始临床医学专业招生。西北大学的医学教育历史悠久,始于京师大学堂创办的“医学实业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分分合合。1950年西北大学彻底将医学教育分离出去,改称西安医学院。为了落实“大健康中国”的战略,服务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西北大学把复办医学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复办医学专业、重建医学院也是“十三五”期间西北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标志性成果之一[1]。

与此同时,西北大学在2018级新生入学后开始全面施行完全学分制,通过完全学分制的改革,本科生在校期间可以进行专业自主选择。比如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要求共修243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54学分,包括基础化学4学分和医用有机化学5学分。由此可见,有机化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机化学”是理论性、系统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的经典课程。临床医学专业的“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和“医学检验”等课程都是以“有机化学”课程作为基础,同时“有机化学”课程也为医学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2,3]。自古“医”和“药”不分家,因此临床医学专业除了要救死扶伤、研究病因外,还要了解药物的结构与药效、毒性的关系,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药物的作用靶点等,这些都与“有机化学”的授课内容紧密关联,是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的具体实践。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回归课堂教学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要求,临床医学专业有机化学的教学也反映出不少问题[4]。本文從医用有机化学的教学现状出发,探讨完全学分制下新建医学院“有机化学”课程面临的现状,探究如何改善和提升“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

一、新建医学院“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缺乏主动学习兴趣

新建医学院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以理为主,文理兼收[5]。各个省份的高考科目不同,大多数省份还是遵循文理分科的应试教育,也有部分省份进行了高考改革,比如河北、江苏等8个省(市)实行“3+1+2”模式的新高考方案,化学成了非必选课。除此之外,化学在高考理科综合中属于选做题型,部分学生对化学的基础知识了解不够全面,导致一些学生化学知识结构薄弱,因此有机化学授课内容的深度难以把握。讲得深,基础薄弱的学生跟不上;讲得浅,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不够。

另外,“有机化学”课程主要安排在大一下学期,对于刚踏入大学的医学生来说,对有机化学与医学之间的联系了解不够深入,意识不到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加上医学生受“重专业、轻基础”的影响,会倾向于医学类课程和临床专业课,而对有机化学兴趣不大,上课积极性不高[6,7]。

(二)内容繁多而学时减少

虽然“有机化学”课程与临床医学专业密切相关,但其仍然属于公共基础课程的范畴,而且随着近年来高校不断扩大招生,医学专业的学生人数呈持续增加的态势。同时,高校为了增加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专业课的开设门类和课时[8]。

以西北大学医学院为例,学院以培养医德医风高尚、医学基础扎实、临床技能过硬、人文素养高、创新能力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学专业人才为目标,对部分课程进行了调整,医学化学的总课时减少了50%(如有机化学由原来两学期共144课时压缩为一学期72课时),对于有机化学经典传统的教学内容、晦涩难懂的电子轨道理论、纷杂繁乱的反应机理,以及与现代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前沿知识,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教师往往无法深入讲解,导致学生普遍感觉“有机化学”晦涩难懂,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有机化学实验亦不能有效展开,实验操作基础薄弱,很难将理性认知与感性认知完美统一[9]。

(三)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全面,因此应注重培养学生应对突发医疗事件的能力。目前,具有医学综合性知识的教师较少,比如我院承担医学化学类教学任务的教师多为化学专业出身,具备扎实的化学基本功,但是对临床医学或其他医学类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导致教师在授课时偏重有机化学基础的系统性,忽略了医学专业培养学生的目的,更忽略了基础理论知识与医学类专业的关联性[ 10 ],不能很好地将有机化学知识与医学知识融会贯通,这也是学生对有机化学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加上有机化学为传统经典学科,依赖于授课教师“独角戏”式的讲授[ 11 ],导致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有机化学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

猜你喜欢

完全学分制有机化学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