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跌倒情况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1-07-09韩红玲季红霞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21年12期
关键词:后遗症下肢量表

韩红玲,季红霞

(射阳县中医院 1.脑病科;2.手术室,江苏 盐城,224300)

脑卒中是高发于中老年人群的疾病之一,其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病死率的特征,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安全[1]。老年患者的下肢肌肉收缩力、身体平衡功能和肢体协调性等降低会极大地增加其意外跌倒的风险[2]。据统计结果[3]显示,普通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占22%左右,而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跌倒发生率超过50%。鉴于此,本研究对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跌倒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以期减少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射阳县中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临床资料,且经射阳县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纳入标准:① 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4],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卒中;② 年龄>60岁;③ 处于脑卒中后遗症期,且伴有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或认知功能障碍等。排除标准:① 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② 合并严重精神系统疾病或神经功能障碍;⑤ 长期卧床。126例患者中,男72例,女54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为(72.61±8.85)岁;小学及以下59例,初中和高中48例,中专及以上19例;发生1次卒中102例,发生2次13例,发生3次及以上11例;出血性脑卒中50例,缺血性脑卒中65例,混合型脑卒中11例。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由脑病科护士长和专科护士组成调查小组,护士长作为调查小组组长,研究开展前准备好本研究相关的调查问卷,同时组织专科护士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为国内外老年脑卒中疾病知识、护理措施、调查目的、调查问卷填写要求及计算规则等。小组成员培训合格后方可参与研究。专科护士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跌倒情况,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2.2 观察指标 ① 一般资料调查表: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所有患者的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睡眠情况、脑卒中类型、发病次数、脑卒中后遗症和合并疾病,以及居家1年内跌倒次数、伤害程度等。② 下肢运动功能: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5]评估所有患者的运动功能。该量表包含上肢和下肢功能,本研究选取下肢功能进行评定,下肢FMA评分为34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越好。③ 平衡能力: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6]评估所有患者的自我平衡能力。该量表共14个条目,总分为56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的平衡能力越好。④ 跌倒效能:采用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7]评估所有患者的跌倒效能。该量表包含室内和室外活动2个维度,共14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为0、5和10分,0分表示无信心,10分表示充满信心,分数越高提示信心越高、效能越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多因素影响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跌倒发生情况

出院1年内,发生跌倒的患者51例(40.48%),其中跌倒1次的患者18例(35.29%)、跌倒2次11例(21.57%)、跌倒3次及以上22例(43.14%);因跌倒而造成身体伤害的患者24例(47.06%),造成脑外伤的患者8例(15.69%),造成骨折的患者11例(21.57%)。

2.2 影响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跌倒的单因素分析

对51例跌倒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睡眠情况、运动功能障碍、接受跌倒培训情况、存在跌倒恐惧心理、BBS评分、下肢FMA评分和MFES评分均与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跌倒的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跌倒的单因素分析

2.3 影响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跌倒的多因素分析

将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以跌倒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睡眠质量障碍、合并运动功能障碍、存在跌倒恐惧心理、BBS评分为0~28分、下肢FMA评分为0~15分及MFES评分为0~35分均是影响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P均<0.05),接受跌倒知识培训是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发生跌倒的保护因素(P<0.05),见表2。

表2 影响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跌倒发生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脑卒中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等特点,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安全的主要疾病[8]。有研究[9]发现,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多会遗留感觉、认知、运动等功能障碍,尤其是老年人群,严重影响其预后。因此,本研究对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跌倒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旨在为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提供科学且有效的参考。

本调查结果发现,脑卒中发病后遗留的运动功能障碍和下肢功能评分均与患者跌倒的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推测原因可能为,脑卒中为急性脑血管疾病,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患者的运动及感官神经功能,导致其肢体肌肉激活时间延长、四肢屈伸活动受限,进而导致跌倒的发生。脑卒中患者跌倒发生的关键因素不仅包含运动功能,还与患者的自我平衡能力有关[10]。本调查结果显示,平衡功能评分是影响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P<0.05)。分析其原因为,多数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因缺乏康复锻炼而导致其活动稳定性和自身平衡能力下降,进而引发跌倒。李静等[11]的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后遗症、平衡功能差及心理状态均与其发生跌倒存在显著相关性,与本研究结果类似。睡眠障碍是脑卒中常见后遗症,长期的睡眠障碍或睡眠质量不佳,易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引发多种慢性疾病[12]。本调查结果发现,患者的睡眠质量、合并高血压均与跌倒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究其原因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较差,且其易出现失眠、多梦等情况,睡眠质量差,进而导致行动迟缓、注意力不集中等,增加跌倒的发生风险[13]。本调查结果发现,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跌倒恐惧心理和跌倒效能评分均是导致跌倒发生的影响因素(P均<0.05)。本调查还发现,接受跌倒知识培训是影响跌倒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提示患者对跌倒的认知水平越高,活动信心越坚定,其日常活动的安全感越高,安全系数相应提高,进而避免跌倒的发生。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对合并高血压、睡眠质量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的老年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应给予全面照护,对患者及其家属定期开展预防跌倒的健康宣教,缓解其跌倒恐惧心理,同时评估患者的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跌倒效能,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进而预防跌倒的发生。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且仅限于本院患者,后续应增加样本量,开展多中心研究,以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结论。

猜你喜欢

后遗症下肢量表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春天的“后遗症”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