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化学药物治疗期间应用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比较

2021-07-09赵姗姗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21年12期
关键词:胃癌化疗评分

赵姗姗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江苏 徐州,221000)

胃癌早筛观念及技术尚未全面普及,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情已进展至中晚期。对于晚期胃癌患者而言,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是延长其生存时间重要且有效的手段[1]。中国晚期胃癌化疗方案以双药联合为主,其有效率约为50%,但双药化疗方案仍存在明显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及疾病自身带来的身心不适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甚至治疗效果[2]。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模式以提高患者的化疗配合度。ADOPT护理模式包括态度(A)、定义(D)、开放思维(O)、计划(P)、实施(T)5个环节,强调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以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3]。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效果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12例晚期胃癌患者,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 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明确晚期胃癌诊断;② 拟接受化疗且为首次化疗;③ 预期生存期≥3个月;④ 身体状况良好,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态评分[4]为0~2分。排除标准:① 合并骨髓造血功能、肝脏功能或肾脏功能不全;② 合并其他类型恶性肿瘤;③ 合并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转移;④ 合并其他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或基础疾病。使用分层随机法将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各56例。2组间临床资料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综合护理 2组患者均接受奥沙利铂+替吉奥化疗,21 d为1个周期,持续≥2个周期。化疗期间患者均接受综合护理,持续至化疗结束。①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主动介绍医院环境、医护团队,消除其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情绪;详细介绍化疗方案、化疗获益、不良反应、预防及处理方法等,确保患者对可能发生的化疗及不良反应做好心理准备;化疗期间鼓励患者积极锻炼、主动表达自身情绪,协助其保持乐观的心态。② 不良反应护理:协助患者准备止吐药物、呕吐用具,降低其化疗期间恶心和呕吐的发生风险。③ 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在化疗期间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保证食物的合理搭配、营养物质的充足支持,必要时邀请营养师为患者定制食谱。④ 用药护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药物使用方法、频次,重点强调遵医嘱用药,严格杜绝自行停药或减量;提醒患者如出现不适及时就诊或向医师反馈。

1.2.2 ADOPT护理 在化疗及综合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ADOPT护理,持续至化疗结束。① 态度(A):采用一对一访谈方法评估胃癌患者对疾病、化疗的认知及态度,向患者发放胃癌及化疗健康教育手册,强调积极的态度在胃癌治疗中的重要性,并讲解保持乐观和积极心态的方法。态度评估每周1次,每次15~20 min。② 定义(D):针对可能影响患者心态、依从性、预后的因素,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分析和诊断,按照重要问题、不重要问题进行分类,明确需解决的首要问题。③ 开放思维(O):鼓励患者开放思维,主动表达自身问题或观点;患者可通过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家属转述、网络平台留言等多种形式表达自身对于治疗、医护、医院的看法,护理人员定期给予其反馈,并对患者表述或认知不当之处予以指出和及时纠正。④ 计划(P):协助患者制订干预计划,包括提升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能力的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帮助患者评估计划的可行性。⑤ 实施(T):针对制订的计划进行落实及监督,每周开展1次集中健康教育,在讲解化疗康复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的基础上记录患者医嘱和护嘱的执行情况,对执行不到位或不当的患者予以提醒和干预。每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及适应能力进行评估,对于心理状态或适应能力较差的患者,为其组建同伴支持小组,邀请心态积极、乐于助人的患者分享自身经验,激发其他患者自我管理的意识及积极性。建立线上微信群,每周开展1次群内讨论,就患者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分享,鼓励群内积极发表个人治疗经验、看法和建议。

1.3 观察指标

① 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HAMA、HAMD评分均为越高表示焦虑、抑郁越严重[5]。② 使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6]、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7]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SF-36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佳;ESCA总分172分,评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佳。③ 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评估化疗效果。化疗效果评估标准为:所有病灶消失、肿瘤标志物指标正常,维持≥4周,判定为完全缓解(CR);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维持≥4周,判定为部分缓解(PR);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增大≥20%或出现新病灶,判定为进展(PD);介于PR、PD之间,判定为稳定(SD)[8]。总有效率=(CR+PR)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变化

2组在化疗前的心理状态量表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化疗2个周期后,2组的上述评分均较化疗前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HAMA、HAMD评分比较分)

2.2 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变化

化疗前,2组间SF-36、ESC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化疗2周期后的SF-36评分和ESCA评分均较化疗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SF-36、ESCA评分比较分)

2.3 化疗效果

观察组、对照组在化疗2个周期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8.93%、51.7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化疗效果比较[例(%)]

2.4 不良反应

观察组在化疗2个周期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化疗是晚期胃癌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案,但化疗会产生不良反应,加之疾病本身对患者生理、心理带来的应激反应,均使其负性情绪加剧、心理社会适应性下降,不仅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对其化疗耐受性乃至预后质量存在明显影响[9]。因此,针对晚期胃癌患者在化疗期间的护理不仅仅在于不良反应的预防,也应强调充分、合理地沟通,以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相较于综合护理模式,ADOPT护理模式更注重问题的提出及解决,故能够满足患者与医护人员的交流沟通需求,进而建立良好且信任的护患关系。该护理模式强调引导患者关注自身疾病及治疗,并帮助患者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成为疾病“专家”,能够促使其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自身疾病治疗、自我护理管理,对于提升其治疗依从性、配合度,改善其负面情绪均有着积极意义[10]。本研究结果示,观察组患者在化疗2个周期后的HAMA、HAMD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均<0.05),说明ADOPT护理模式在调节患者负性情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印证上述结论的同时,也表明护理人员、家属的支持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进而鼓励其以更为积极的心态面对后续治疗及生活。除改善心理状态外,ADOPT护理模式也强调引导患者主动发现问题,随着患者主动思考意愿的增强及思考能力的提高,患者能够自觉、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故自我管理能力有所提升。本研究中观察组化疗2个周期后的ESCA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印证了上述结论。同时,更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意味着患者在应对生活问题、处理突发事件方面的策略更为丰富,以及心理适应能力、社会适应水平的提高。得益于这一变化,观察组在化疗2个周期后的生活质量改善较对照组也更为明显(P<0.05)。而本研究结果显示的2组间化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原因是不同护理模式对化疗后的晚期胃癌患者均有一定的效果。此外,ADOPT模式强调同伴支持,一方面,积极的同伴示范效应能够激发患者的模仿心理,提高护理效果;另一方面,同伴监督、互助也有助于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及能力的增强,进而提高其对于化疗不良反应的耐受度,最终达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不良反应应对能力的目的[11]。本研究观察组化疗2个周期内较对照组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印证了这一结论。

综上所述,ADOPT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并降低患者化疗不良反应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胃癌化疗评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从戒烟迈开对抗胃癌生活的第一步!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UBE2C基因沉默表达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我给爸爸评分
化疗真的会加快死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