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管理模式在急诊患者行CT影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21-07-09蒋惠芬孟丹倩陈晶晶
蒋惠芬,孟丹倩,陈晶晶
(常州市中医医院 1.医学影像科;2.脾胃病科,江苏 常州,213003)
急诊患者病种繁多,病情复杂多变,诊断难度较大,往往需要必要的辅助检查[1]。计算机体层成像(CT)检查因其检查速度快、定位准确等特点,已然成为目前急诊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方式[2]。但是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急诊患者就诊量明显增加,部分医院医疗资源匮乏,导致CT检查拥挤、患者等待时间过长、病情动态观察不到位等情况发生,进而导致延误病情和医患纠纷等[3-4]。为探究更好的管理方法,常州市中医医院于2020年1月开始实行分层管理模式,探究其对急诊患者行CT检查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常州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并完成CT检查的456例患者。纳入标准:① 于急诊科就诊并经过医师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后确定需行CT检查;② 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① 对造影剂过敏;② 具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③ 伴有糖尿病且血糖控制欠佳或血糖严重升高;④ 有支气管哮喘或甲状腺功能亢进史。将2019年1~12月完成CT检查的21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其中男111例,女103例,平均年龄为(50.48±12.37)岁。将2020年1~12月完成CT检查的2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分层管理模式,其中男130例,女112例,平均年龄为(50.94±12.88)岁。向所有患者及其家属交代相关事宜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2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方法
1.2.1 分层管理模式 观察组患者给予采用分层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1.1 制订评估方案 根据既往调查结果,结合临床CT检查需求、时间要求以及专家组的意见,制订CT检查的详细评估方案。具体内容包括急诊分级、疾病种类、疾病特点、响应时间以及分级颜色。方案如下:一级主要疾病种类包括疑似急性脑血管意外、主动脉夹层、全身多发伤、急性冠脉综合征、肺栓塞,其疾病特点为病情危急、随时有生命危险,但目前处于稳定状态,需靠急诊CT快速获得影像学检查结果,争取救治最佳时间,响应时间<5 min,等级颜色为红色;二级主要疾病种类包括疑似主动脉瘤、张力性气胸、急性重型胰腺炎、行机械通气维持呼吸,其疾病特点为病情危重,存在脏器功能障碍的风险,生命体征暂时平稳,等待检查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生命危险,需靠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病情变化,响应时间<10 min,等级颜色为黄色;三级主要疾病种类包括腹痛待查、咯血待查、上消化道出血及其他急诊疾病,其疾病特点为生命体征稳定,等待检查过程中病情不会发生恶化,需通过CT明确诊断,响应时间<15 min,等级颜色为蓝色。
1.2.1.2 制订分级护理方案 根据评估等级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方案。一级:① 迅速评估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其意识变化情况,贴上红色标签;② 根据患者病情与医师确认检查方式,并指派医师陪同;③ 根据不同病种实施对应护理;④ 双人合作,2 min内迅速完成增强CT评估,向患者家属交代相关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建立静脉通道;⑤ 5 min内安排相应检查,严格控制造影剂摄入量,持续吸氧,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其生命体征;⑥ 放射科医师密切观察图像变化,若出现异常则立即告知护士通知急诊医师;⑦ 检查完成后迅速转移患者。二级:① 迅速评估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其意识变化情况,贴上黄色标签;② 根据患者病情与医师确认检查方式,并指派医师陪同;③ 根据不同病种实施对应护理;④ 双人合作,5 min内迅速完成增强CT评估,向家属交代相关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建立静脉通道;⑤ 10 min内安排相应检查,严格控制造影剂摄入量,持续吸氧,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其生命体征;⑥ 放射科医师密切观察图像变化,若出现异常立即告知护士通知急诊医师;⑦ 检查完成后迅速转移患者。三级:① 迅速评估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意识变化情况,贴上蓝色标签;② 根据不同病种实施对应护理;③ 15 min内安排相应检查;④ 常规进行增强前检查准备;⑤ 完成检查后观察患者状态,若无危急征象观察30 min后离开。
1.2.1.3 实施科室协作 以急诊科和放射科为主导,由急诊科住院总负责人提前告知放射科的引导护士患者目前的状态、检查项目及生命体征情况,引导护士提前做好设备准备、环境准备和物品准备,积极与检查医师沟通检查方式。
1.2.2 传统管理模式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由急诊医师提供检查申请单,由急诊医师或家属前往影像CT登记处登记并确认,对于疾病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患者在急诊医师的陪护下走绿色通道,对于疾病等级为三级的患者在家属陪护下检查(疾病等级同观察组)。由登记人员通知护士,护士根据申请单检查项目对患者进行评估。针对行平扫CT的患者,摘取其金属物件,等待护士安排检查;针对行增强CT的患者,在上述操作的基础上仔细评估有无造影剂过敏,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支气管哮喘病史后签署知情同意书,予以静脉留置针后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 比较不同级别患者的CT检查时间。② 比较2组患者的准备完成率、检查成功率和影像优片率。其中准备完成率为准备完好的例数/检查总例数×100%;检查成功率是指患者完成检查且CT图像质量符合临床要求,计算方式为检查成功总例数/检查总例数×100%;影像优片率指患者检查后的CT图像质量达到优级,计算方式为图像质量达到优级例数/检查总例数×100%。③ 运用医院自制的满意率调查表(内容包含检查技术水平、等待检查时间和护理服务水平)调查患者家属满意率。满意率为满意人数/检查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不同级别患者的CT检查时间比较
观察组不同级别患者的CT检查时间均比对照组更快速(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不同级别的患者CT检查时间的比较
2.2 2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CT准备完成率和检查成功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而在影像优片率上2组患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观察指标的比较[例(%)]
2.3 2组患者家属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家属各个方面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满意率的比较[例(%)]
3 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极其重要的科室,具有应急反应快、处理及时等特点。但随着生活环境及医疗水平的不断变化,急诊科的就诊量不断扩大,从而引起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5]。而CT作为当前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急诊患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6]。中国绝大部分医院没有独立的急诊检查设备,全院门诊、住院及急诊科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均集中于放射科,导致急诊患者与普通患者、医护人员与患者以及急诊科与放射科之间存在矛盾,已成为国内各大综合医院的突出性问题[7]。因此,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从而制订检查先后顺序,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提高急诊患者的检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分层管理模式是一种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等级分类,病情越重优先等级越高衍生出的一种管理模式,其核心理念为优先救治急危重患者,从而为急危重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充足的时间[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同级别患者的CT检查时间均比对照组快速,分析其原因是实施分层管理模式是按照疾病危险程度进行分级,采用简便、快捷的方式进行评估,做好标记。另外急诊科与放射科的密切联系,急诊患者到达CT室前护士合理安排好常规检查,做好环境、设备及人员准备,根据急诊患者标识适当安排CT检查,可缩短急诊患者的CT检查时间[9]。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在CT准备完成率和检查成功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而在影像优片率上2组患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原因为,分层管理模式可提高急诊科与放射科的合作强度,急诊科护士分诊时通过快速评估、设定标识、及时沟通为放射科护士争取了足够的时间,当接到急诊消息后迅速做好各项准备,根据急诊患者病情等级在规定的时间内安排检查,同时予以分级护理,保证了患者检查过程中的安全性[10]。而在影像优片率方面,不同的管理模式相差不大,说明医院的CT检查水平较高,在不同的环境下均可保证影片的优片率[11]。观察组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检查技术水平、等待检查时间和护理服务水平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分层管理模式可有效快速地解决急诊患者CT检查时遇到的困难,使其及时得到检查从而明确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巨大帮助;另外在检查过程中为保证患者安全,根据不同等级进行分级护理可提高急诊患者的CT检查效率,故患者家属的各方面满意度均较高[12]。
综上所述,分层管理模式可提高急诊患者行CT检查的及时性,改善CT检查的准备完成率及检查成功率,提高急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