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感染的影响

2021-07-09任晓婧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颅脑常规发生率

任晓婧

( 锦州市中心医院NICU , 辽宁 锦州 121000 )

颅脑损伤是指在暴力作用下所造成的脑部组织和神经中枢系统损伤,该病症存在发生急促突然、发展迅速、情况危重等特点,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1-2]。由于患者呼吸中枢神经受到伤害,其呼吸系统存在障碍,会因缺氧缺血引起昏迷、休克和脑死亡,因而临床救治时常给予机械通气方式进行干预,以改善呼吸状况,降低致死致残风险[3-4]。但是,长时间采用机械通气可能会引发呼吸道感染、颅内感染、 静脉导管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状,可以导致情况发生恶性改变,严重者甚至直接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故此,能够有效控制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救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大量相关临床资料显示,采用卓有成效的护理方式能够对控制感染的发生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确保疗效、促进恢复、改善预后状况和生活质量[5]。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相关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对于控制感染的临床作用和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ICU病房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接受治疗的11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纳入标准:均经头部MRI或 CT诊断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且时间>48小时;GCS评分> 8分。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不全;伴有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脑部病变及肺部手术史。随机分为2组,常规护理组55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52.1±6.2)岁;发病后至送院就诊时间为0.4-5小时,平均时间(3.4±0.4)小时;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5例,坠落伤17例,其他13例;损伤类型:开放性31例,闭合性24例;GCS评分为9-12分,平均(10.2±2.2)分。集束化护理组55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52.5±6.7)岁;发病后至送院就诊时间为0.4-6小时,平均时间(3.7±0.5)小时;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6例,坠落伤16例,其他13例;损伤类型:开放性32例,闭合性23例;硬膜外血肿23例,弥漫性轴索损伤12例,硬膜下及脑内血肿15例,脑干伤5例;GCS评分为8-13分,平均(10.4±2.5)分。2组患者的上述一般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用于分析研究。

2 方法:(1)常规护理组主要护理内容包括: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及病情发展变化情况,预防发生颅内感染和休克;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吸痰、排痰保持呼吸道畅通;定期对病房进行卫生清洁和消毒,保持合适适宜的温湿度;定期进行呼吸机管路清洁护理,及时更换受到污染的管路等。(2)集束化护理干预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和规范,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接触前后均严格按照清洁消毒制度和卫生操作标准,坚决执行7步清洗法,采取消毒隔离措施避免出现院内交叉感染。②协助患者采取合理、舒适体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将床头抬高30°-45°,减少或避免发生反流和误吸现象,降低发生呼吸道和肺部感染的风险。定期进行翻身叩背,调整体位促进气道内分泌物排出,减少因支气管堵塞所导致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③由于患者长期卧床,需采取持续输液泵入营养液予以肠胃内营养支持,加强对鼻饲管道使用的维护和管理,鼻饲插管仔细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腹胀、胃潴留等并发症状,同时检查并维持气囊压力,防止因鼻饲出现的胃容物逆流所导致的感染。插入鼻饲管时操作应轻柔、舒缓,控制插入速度,确保饲管正确插入胃部,根据患者胃部残留的物质含量,合理掌握营养液输入量。④定期对患者口腔进行清洗,每天给予2次口腔护理。定期清洗呼吸机管道并进行消毒,及时清除呼吸机管路中的冷凝水,每天更换湿化杯中灭菌注射用水,每隔4小时对气囊压力进行检测,维持运行压力在25-30 cm H2O,避免因肠胃道细菌而引发的呼吸道感染,确保呼吸道的温化与湿化。⑤由于气管插管时,在声门下方与气囊之间会直接形成无效腔体,导致口鼻咽部的分泌物以及胃内容物反流积聚于此形成滞留物,在进行更换体位、吸痰等操作时致使运行压力下降时,滞留物会向下流动到呼吸道,导致呼吸道感染,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通过持续进行声门下滞留物进行冲洗、引流,可有效降低发生感染的风险。⑥分别采用不同吸痰管吸出鼻腔、口腔及气管内的分泌物,操作顺序为首先鼻腔、后口腔再气管。吸痰时应采用从深至浅、边吸边提的操作原则,缓慢左右旋转,避免在同一部位进行过长时间吸痰操作,每次操作时间应尽量控制在15秒以内。⑦加强对病房进行清洁消毒,控制病房内空气中菌落的含量,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帮助患者擦身换衣,清洗肛门周围皮肤及会阴部等易污染部位。⑧严密监测患者生命症状,发现不良反应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对出现的并发症及时予以对症处理。

3 观察指标[6-10]:(1)统计分析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等相关治疗指标。(2)统计分析肺部、颅内、 静脉导管和泌尿系统等部位感染发生率。(3)评估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4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t和x2检验,如果检验结果为(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组治疗指标比较: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组的各项临床治疗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指标比较

5.2 2组各种感染发生率比较: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组的各种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2。

表2 2组各种感染发生率比较(n,%)

5.3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组家属对于护理效果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x2=7.066,P=0.008<0.05),见表3。

表3 2组家属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比较(n,%)

讨 论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由于脑组织和神经系统损伤,因而大多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其自主免疫功能受一定程度的抑制,在救治过程中的侵入性操作可造成各种致病细菌侵入,容易引起器官及系统感染,导致病情加重[11]。加强有针对性的集中护理干预,结合医院和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优化医疗护理服务程序,增强治疗和护理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作用和意义[12]。采用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无菌操作意识、规范无菌操作行为和提升手部卫生消毒率,从而降低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对于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需要采用机械通气改善气体交换状况,以及鼻饲喂养维持身体机能,因而极易由于病原菌的侵袭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因此,坚决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加强对各种留置管道的清洁消毒护理,及对口鼻腔、会阴部和肛门的清洗护理等措施,以集中管护的形式控制发生感染的风险[1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各项相关治疗指标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集束化护理干预组的肺部感染、颅内感染、静脉导管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等各种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P<0.05);集束化护理干预组家属对于护理效果的总满意度为96.36%,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0.00%(P<0.05)。充分证明,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于控制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感染率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作用和效果。

猜你喜欢

颅脑常规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常规之外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破常规 获巧解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基层医院颅脑损伤的救治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