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1-07-08李德光
李德光
( 辽阳市中心医院 , 辽宁 辽阳 111000 )
髋关节主要包括股骨头及髋臼。正常情况下,由滑膜分泌液体,润滑髋关节,从而减少股骨头与髋臼之间的磨损。受软骨构造、外伤等因素影响,滑膜出现病理性改变,造成关节胀痛,伴随髋关节承受压力的耐受性及平衡性减退,最终诱发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症状。通过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纠正畸形并改善关节运动功能,但部分患者肌肉收缩能力下降、血管老化,术后下肢深静腔内容易出现血液高凝、血流缓慢等现象,从而出现下肢DVT,影响患者康复[1-2]。本研究旨在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DVT发生率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择2017年3月-2019年4月于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46-68岁,平均(58.24±3.89)岁;其中,髋臼骨折16例,股骨髁上骨折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9例,股骨颈骨折11例。观察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47-69岁,平均(58.46±3.91)岁;其中,髋臼骨折17例,股骨髁上骨折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8例,股骨颈骨折12例。比较2组基线资料,无差异性(P>0.05),具有可对比性。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①行髋关节置换术前未见下肢DVT形成;②既往运动及感觉功能正常;③患者及其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②精神疾病、沟通障碍者;③严重外伤或者长期卧床者;④恶性肿瘤、急性感染期患者。
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用药及饮食指导、病情观察等。基于此,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1)心理干预。护理人员与患者保持有效沟通,帮助其减轻心理压力,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饮食干预。制定合理饮食方案,保持患者排便畅通,同时避免摄入高胆固醇以及刺激性食物。(3)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认真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提高患者对该症的认知度及警惕性。(4)下肢静脉保护。术后抬高患者患肢,使其处于外展中立位;鼓励患者勤翻身,同时指导其进行有效咳嗽及深呼吸;注意绷带松紧度,密切观察患者皮肤色泽及肿胀情况。(5)早期功能锻炼。麻醉消失后,适度展开踝关节跖屈、背伸等活动;术后2-3天,指导患者行肌肉收缩训练;术后4-7天,协助患者行股四头肌、腓肠肌等训练,未见明显不适感则可适度展开站立、行走等练习。
3 观察指标:(1)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4周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量表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3],该量表共4项,包括功能(0-47分)、活动度(0-5分)、疼痛(0-44分)以及畸形(0-4分),分数越高则功能恢复越好。(2)干预4周后,观察并比较2组下肢DVT发生情况。
5 结果
5.1 2组髋关节功能对比:干预后,2组髋关节功能均改善,且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2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分,n=40)
5.2 2组下肢DVT对比:干预4周后,观察组下肢DVT发生1例(2.50%),低于对照组8例(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7,P=0.034)。
讨 论
下肢DVT主要发病机制为手术创伤以及麻醉药物等造成肌肉收缩功能短暂性丧失,从而影响静脉主干血液回流,造成其无法获得有效代偿,进而损伤静脉瓣膜,诱发血栓后综合征,影响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严重者甚至继发肺栓塞[4]。因此,应采用有效护理干预以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发生。
常规护理干预只能提供基础护理,且缺乏针对性,较难达到护理预期。预见性护理又称超前护理,主要通过运用护理程序,评估患者病情,从而发现潜在护理风险,并据此确定护理重点,提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延缓病情进展,进而改善预后[5]。本研究显示,干预后,2组髋关节功能均改善,且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较高,下肢DVT发生率较少,表明预见性护理有助于促进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同时降低下肢DVT发生几率。通过心理干预利于舒缓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依从性,从而减少护患纠纷。饮食干预则利于减少食物刺激,缓解静脉收缩,进而改善患者血液粘稠度。术后调整患者体位,可避免深静脉回流异常,指导患者进行有效深呼吸、掌握咳嗽咳痰的方法,可增加肺顺应性通气量,从而稳定血压,改善血液微循环。早期功能锻炼可增强肌张力,调节组织代谢内环境,同时提升内流性纤维蛋白溶解性,进而减轻肿胀,缓解疼痛程度,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避免下肢DVT的发生[6]。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有助于促进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同时降低下肢DVT发生概率,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