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刺法结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2021-07-08苏万鹏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根型麻木颈椎

苏万鹏

( 沈阳市骨科医院软伤科 , 辽宁 沈阳 110044 )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日常工作、休闲娱乐习惯与以往发生了巨大变化,少了很多有益健康体育活动,很多低头、屈颈、半躺的不良姿势贯彻日常生活,导致罹患颈椎病的患者日益增多,而在诸多类型的颈椎病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约占60%-70%,是平日门诊就诊病患中最为常见的颈椎病分型。临床中多以单侧发病常见,表现为单侧上肢酸胀疼痛并伴有麻木症,双侧同时发病患者较为少见、偶有累及多个神经根支配区症状的患者[1]。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大多起病缓慢,初期以颈部疼痛伴随活动受限逐步加重,单侧或双侧上肢酸痛麻木,急性发病的重症患者以上肢剧烈疼痛为主要症状。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通过运用浅刺法结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上肢疼痛麻木取得明显疗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就诊于我院软伤门诊2017年10月- 2018年10月间,60例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患者共计60人,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37例。患者病程1-3个月 ,平均1.5个月,60例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浅刺法结合神经根松动术观察组(针刺康复)和对照组(依据颈椎病诊疗指南推荐疗法),各3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0例,女患者20例,年龄32-57岁,平均47.3岁,患者病程1-3个月,平均1.5个月。对照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病程1个月-3个月,平均1.6个月。患者年34-59岁,平均48.5岁。2组患者一般统计资料经统计学比对后不具备统计学意义。(1)诊断标准:入组患者均符合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版》中关于颈型颈椎病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准》[2]中相关诊断标准。①有慢性劳损颈椎退行性病变。②颈背部酸胀疼痛伴或不伴活动受限,局部肌肉僵硬拘挛,上肢酸痛麻木。③X线:颈椎正侧DR片可见颈椎曲度消失、变直、反弓,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颈椎间韧带钙化等退行性病变。颈椎双斜位DR可见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变小。④CT及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明确,病变节段的神经根支配区域与上肢疼痛麻木的区域大致吻合。⑤症状区域具有颈神经根根性支配区正相关,发病超过1个月患者对应上肢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常规体格检查阳性,如臂丛牵拉试验和椎间孔挤压试验及压顶试验等。(2)纳入标准:发病不超过3个月,无环枢椎脱位或半脱位、无严重椎间孔颈狭窄、无严重颈椎间盘突出或间盘滑脱;无颈椎椎体骨折、畸形、严重骨质疏松、感染等,无针灸、康复治疗禁忌证。2组患者均同意参与调查。如出现以下情况均需排除:(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孕妇,病情危急或疾病晚期者;(3)疗程中断者;(4)不能按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患者;(5)治疗过程中私自添加口服药物或用其他方法影响数据资料收集,影响疗效和评估的患者;(7)尺神经炎、胸廓出口综合征、腕管综合征、锁骨上肿瘤、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颈背部筋膜炎、心绞痛[3]。

2 方法:观察组确定上肢疼痛麻木部位,取颈部夹脊穴配合症状区域,依据经络循行部位,相应经脉的合穴、经穴、原穴、输穴、荥穴(向指尖方向平刺使针感传向指尖方向)、井穴(点刺放血),针刺前充分触诊,在穴位处仔细揣摩阳性反应点(压痛、结节、条状索等)后进行浅刺。采用迎随补泻法。具体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背部轻靠椅背,头部保持水平,以坐姿势放松舒适为宜,以0.25x25mm1次性无菌毫针(苏州华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采用平刺进针法,进针时针具与皮肤呈30°角进针,进针深度0.5-1寸,调整得气(酸胀感或放射感)后,留针30分钟,针刺结束后,嘱患者平卧休息5-10分钟后可进行神经松动术的操作。根据患者麻木疼痛分布范围选择不同牵拉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正中神经神经根松动术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将患者患侧上臂外展90°并将患者上臂支于术者大腿近膝关节处固定,术者靠近患者侧手固定患臂肩关节,另一手握住患手,拇指按在患手豆状骨、食指按在患手拇指,缓慢做下臂外展外旋运动,前臂缓慢旋后并逐渐开始伸展腕关节,使腕部及手指背屈;(2)桡神经神经松动术操作:患者取仰卧,将患者患侧上臂外展40°-50°并将患者上臂支于术者大腿近膝关节处固定,术者靠近患者侧手固定患者,另一手握住患手,伸展肘关节同时将上臂旋前并带动腕关节掌屈并尺偏;(3)尺神经神经松动术操作:术者于患侧,将患者患侧上臂外展90°并将患者上臂支于术者大腿近膝关节处,一手托住患者肘关节并将其屈曲,另一手带动患者腕关节、手指背屈桡偏后,缓慢将带动肩关节内旋并强化屈肘动作,使患者前臂旋前向同侧耳朵下方运动。上述治疗时以患者能耐受疼的8层为限,急性期出现疼痛感即可停止均持续3-6秒后放松,5min/次/d。连续治疗10天为1疗程。对照组患者予《颈椎病病诊治与康复指南》中推荐的物理治疗项目并结合科室实际情况予颈椎牵引20min/d,以改善椎体间隙、予常规循经取穴及直刺法以缓解局部肌肉痉挛疏通经络气血。

3 评价标准:临床疗效: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2组疗效进行评估,临床痊愈:患者肢体麻木感消失;显效:患者麻木感在基本消失,在着凉、牵拉或局部刺激后出现一过性麻木感,麻木,但麻木较治疗前减轻;有效:肢体麻木感时有消失,麻木感与无症状期交替出现,因着凉外力牵拉或局部刺激出现麻木感会持续存在1小时以上缓解,对睡眠略有影响;无效:症状无明显缓解。

5 结果: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后疗效比较(n,%)

讨 论

2010版《颈椎病病诊治与康复指南》指出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基础在于颈椎退行性改变,包括椎间盘突出,椎稳定性不足诱发骨质增生,韧带肥厚导致椎管内或神经根出口狭窄直接卡压或慢性劳损诱发颈神经根病无菌性炎症。颈椎神经根从脊髓分化出来后,在穿行分布过程中受到外界机械或化学刺激引发信号异常传导。在解剖学研究中有学者[4]认为慢性脊神经根压迫导致血—神经阴离子屏障改变的病理变化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生发展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有分子生物学研究[5]指出,不同诱因导致颈椎间盘损伤的患者如颈椎病患者和外伤骨折患者,其手术治疗时切除的颈椎间盘炎性因子如TNF、NO、MMPs,PGE、IL-6的含量,均是颈椎间盘突出患者显著增多。因此,松解神经卡压粘连,通过外周良性刺激促进局部代谢降低炎性因子,可有效促进病情恢复。

浅刺法,指针刺时使用传统定义中的“毫针”将其刺入皮肤浅层的一大类针刺方法的总称,浅刺法在传统经络学说中治疗部位在“皮部”,现代解剖学中的表皮层、真皮层、还包括皮下浅筋膜及体表的毛细血管等软组织。其理论起源于《内经·官针》及《灵枢·九针十二原》,其中以“浮刺”、“毛刺”、“扬刺”的针刺手法运用于实践,以毫针及鑱针为主要施术针具。治疗时以十二皮部运其刺卫之功,刺孙络调气血循行,予门轴润滑,关阖枢相应[6],可以全面表述浅刺法功用特点即调营助卫,条畅气机。范氏[7]研究报道指出,浅刺法在促进神经元损伤后的修复的过程中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主要生理学机制可以归纳为通过针刺的良性刺激改善体液及微循环因而影响外周-中枢神经间调节作用。大量的针灸止痛试验也证实针刺疗法能抑制组织细胞减少炎性细胞因子如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释放,从而减轻神经根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的根性疼痛[8]。神经松动术[9]现代临床康复技术之一,多运用于外周神经损伤,运用神经松动术定向牵拉对应神经,可有效改善神经根在穿行过程中与局部软组织的粘连促进局部代谢改善病变部位血液循环,有效促进疼痛损伤区域致炎性因子转运消散,缓解神经组织损伤引发的肢体疼痛麻木症状[10]。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康复治疗中将神经根松动术和循经浅刺法结合起来可有效减轻神经根粘连及炎症因子聚集,可实现多靶点、多途径促使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最大限度地恢复相关损伤神经的生理功能。颈椎失稳在颈椎病的发病及进展的重要影响因素[11],本治疗方案通过针刺改善肌肉代谢、松解肌肉痉挛、神经根松解及神经肌肉促进可以提高神经对于肌肉的控制,有助于重新建立颈椎肌肉动态平衡改善颈椎失稳状态。通过对比颈椎病康复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本研究以传统中医针刺疗法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更为突出。

猜你喜欢

根型麻木颈椎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运用效果观察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Jet lag
浮生一记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之:冠心病可能与颈椎有关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