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7-07韩包强

经济师 2021年5期
关键词:健康发展小微企业

韩包强

摘 要:中国的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实现了惊人的发展,然而小微企业所得到资源或者政策的支持与其在解决就业等方面所做的贡献远远不成正比,特别是“融资难、融资贵”严重束缚小微企业的发展。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对民营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微企业 融资难题 健康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05-283-02

根据CHINAHRKEY研究中心2012年8月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注册登记的中小微企业市场主体超过1000万家,其工业总产值与上缴利税分别占60%与40%,提供了3/4的就业机会。据浙江省统计局对外发布的《2020年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20年末共有民营企业260.4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2.3%;小微企业在册数量达250.09万户,占企业总数的88%。但是,在表面蓬勃发展的同时,中国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同样普遍存在着“麦克米伦缺口”。在小微企业生存环境依然严峻的后经济危机时代,小微企业发展呈现“强位弱势”的格局,大量小微企业面临难以生存的困境。

一、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美国小企业管理协会会长杰斯汀·G·隆内克认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动力是企业家创新精神,而包括资本不足、债务管理、融资成本等微观因素的“融资结构问题”则是困扰小微企业发展的主导原因[1]。同样,融资难题是制约我国小微企业当前发展的最主要“瓶颈”之一,并且一直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小微企业的发展历程。

(一)融资方式单一

陈乃醒认为“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金融体系不健全,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这一间接融资方式”[2]。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小微企业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前景趋势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小型企业中,39.2%仅使用一种融资渠道,近三分之一使用过三种及以上融资渠道;然而微型企业及个体经营者中,超过一半仅使用一种融资渠道,仅有18.7%的企业使用过三种及以上的融资渠道。

(二)直接融资过低

陆岷峰认为,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异常单一,除银行贷款外,能获得的金融服务极为匮乏。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维安认为,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以间接融资方式为主,直接融资严重不足,比重不到20%。浙江温州作为我国民营经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却只有正泰电器、奥康鞋业、森马服饰、浙江东日、华峰氨纶、华仪电器、报喜鸟、瑞立集团等极少数企业IPO上市直接融资。

(三)融资成本过高

根据温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对外公开发布的数据,2014年四季度温州市民间借贷综合年化利率20.2%[3];2019年四季度“温州民间融资综合利率”综合利率为15.32%。虽然在“温州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民间融资综合利率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银行贷款利率水平。

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据浙江省小微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在全省范围内选取1000多户中小微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企业资金较为紧张,受制于企业信息不对称等多重因素,银行贷款面临重重障碍,信贷成本较高;[2]融资资本市场不成熟,融资的方式受限;[3]民间融资交易活跃,融资方式有待规范[4]。

(一)企业生存能力弱

小微企业一直被贴着“低、小、散”的标签,绝大多数小微企业所处产业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或初级服务业,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特别是以家庭企业为代表的小微企业,资本投入有限、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核心竞争力及先天“轻资产”的特点,又决定了这些企业在融资方面毫无优势可言。

(二)企业管理水平落后

以家族企业为主要代表的小微企业因其自身的组织构建不完善,其财务制度存在很多弊端,财务制度体系不完善,财务数据缺乏真实性,存在做假账现象;同时,小微企业信息披露不健全、不及时、不全面,甚至不真实。因此,企业外部很难通过有效渠道了解企业内部的真实财务状况,从而加大了放贷与投融资方的风险和成本。

(三)在供应链账款中处于弱势地位

在传统企业供应链中,从原材料的采购、运送、仓储、加工到销售,所涉及到的各个程序,企业的资金上支出与收入必然存在周期性的时间差,因此形成了资金周转的缺口。一般在企业下达订单和接收货物之间存在资金缺口,在接收货品到完成销售之间存在资金压力,同时库存管理需要资金支持。此外,在销售产品与下游客户支付货款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而在接收货款与实际接受现金之间存在现金转换周期[5]。小微企业在应收、应付账款中明显处于的弱势不利地位,必然对小微企业现金流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四)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不够

政府还没有充分認识到小微企业的重要意义,没有意识到其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在立法方面,相对美国在70年前就已针对性地出台《小企业法》,而我国至今没有出台全面细致的小微企业法律法规。2015年以来,浙江虽然相继设立了政府产业基金、上市公司纾困基金,但一是基金投资规模有限,二是主要以向头部企业输血为主。

三、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对策

从实践结果上看,在我国,对于一般初创期或成长期的小微企业,往往绝大多数以内源性融资为主,这种“单腿”走路模式,不仅走不快,也走不稳。那么,如何给小微企业拓展外源性资源,满足小微企业扩大再生产需求,在当前大环境下,有更多的路径值得我们去探索。

(一)利用大数据,创新融资征信方式

我国已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世界互联网大国,同时,随着大数据与云计算发展,科技改变着生活,也改变着金融。随着2017年网联征信替代人行征信,针对解决企业信息不對称、征信成本高、道德风险大的难题有了更优方案,降低了银行等机构的征信成本的同时,又提高了准确性与有效性。

(二)发展供应链融资,创新融资方式

推进小微企业融资方式创新,支持、引导小微企业探索集合票据与供应链融资等融资方式,建立多方参与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有着重要意义。供应链融资模式目前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和融通仓融资模式[6]。在以往的实践过程中,银行因风险控制与征信成本等原因,在供应链融资的比例并不高。目前,中国已然成为全球的互联网科技大国,可以利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给供应链金融插上翅膀。

(三)利用区块链技术,为融资保驾护航

近年来,在金融技术创新领域,大家对一项技术寄予了厚望,这无疑就是“区块链”技术。目前,区块链公司切入供应链金融共有两种模式。最常见的,就是直接与核心企业或者平台合作,搭建一条“联盟链”,将金融机构、融资企业、监管机构等“节点”链接起来。区块链各个节点数据真实且不可篡改,以最大程度降低融资风险与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为融资创造更多可能

流动过剩与资金紧缺并存,是我国经济近十几年来显著特点之一,也是全世界的阶段金融难题。解决这一困境的基本路径不会是内源性融资,也不可能是简单地靠贷款等方式间接融资。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源头活水之一。除传统交易所市场外,还应积极探索场外市场、区域性市场、无形市场等多层次、多围度的市场。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指出:“2012年困扰温州的三个问题中,包括整个民间投资渠道不通畅和老板跑路问题,但最核心的就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个问题如今仍然困扰着温州,乃至以温州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7]。”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是个复杂的工程,需要整合来自各方面的力量,需要更新观念、打破制度上的障碍,才能够探究出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和策略,解决小微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实现小微企业创新创业与扩大再生产,最终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杰斯汀·G·隆内克.小企业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 陈乃醒.中小企业发展与预测.财政经济出版社.

[3] 劳佳迪.温州金改3年仍遭核心问题困扰:融资成本居高难下.中国经济周刊.

[4] 周庆保.地方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政策——以浙江省为例.

[5] 穆家柱.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及创新模式研究.

[6] 吴煜宁.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作者单位:温州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0)

(责编:李雪)

猜你喜欢

健康发展小微企业
绿色生态,课堂构建
“两学一做”对于煤矿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分析
小微企业中员工激励制度及流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