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1-07-07童俊元

考试周刊 2021年43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初中实践

童俊元

摘要:新形势下,班级是一个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也属于一个微型的社会。初中的学生只有在班级的学习和交往中,认知到社会性的发展,才可以在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获取成功、健康、幸福成长的方法。班级文化建设属于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建设的基础。此时,只有保持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加大和谐社会的建设,才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因此,文章首先提出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之后,结合现实的需求,分析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并在“以人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下,构建科学的探索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初中;班级文化;实践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精神文化建设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培养健康的社会机制,提高社会文化的含量,就成了新课程的外在诉求。班级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建设的优秀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班级文化的核心就是教师和学生处事的潜在观念和内在规矩。班集体的生命在于形成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在于建设。创建优良的班级文化,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初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初始阶段,思想情感丰富,精力充沛,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但是还是处于不足的状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在考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学校更加倾向的就是考试成绩的提高,教师的思想中心也放置到分数上,很少会存在教师关注班级的文化建设。学生也认为唯一证明自己优秀的方式就是成绩的高低,基本上不知道何为班级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就削弱了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性和实践性。鉴于此,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如何探索,将如何实践,就成了目前形势下,需要探究的重点。

二、 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促进学校文化发展需要

在现实的生活中,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德育树人的基础,不仅可以体现学校的特色,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学校办学的规范性呈现到学生的视野当中。从另外一个视角看,学校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导向,反过来,班级文化属于学校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从本质上,将班级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可以在长久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进一步为学校文化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此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学生素质发展需要

从目前的形势上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体现了很强的发展性和全面性与主体性。此时,就需要相关的人员优化学生的生活质量,构建有效的创造力和建设潜力。为班级文化的丰富性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从本质上看,科学的班级文化,不仅可以在价值观和思想行为、班风等理念的基础上,加大全面性建设,还可以合理地引导初中学生,让初中的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会承受集体的压力,并将个人的思想和集体的思想保持有效的一致性。班级文化是教育的力量存在,也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一方面可以保证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另外一方面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延伸。

(三)促进教师专业素养需要

从教师的视角看,班级文化建设的执行者就是教师,班级文化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提升。从本质上看,班级文化建设属于一个复杂的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实际上就是班级文化建设过程的一个挑战和锤炼,只有经得起考验,满足自我教育的建设路径,那么班级文化建设才会走得更远,更长,更久。

三、 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路径

(一)使用全员参与的方式,促进班级文化融合

从一定的程度上看,班级文化建设属于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個动态化的启动、发展,然后走向成熟的过程。在实施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保持长期的建设性,并且需要长期的认知,保持班级文化的学习过程和目标匹配。另外,班级文化建设,在不同的阶段中,需要建设的战略和整体构思是不一样的。此时,就需要结合不一样阶段的特点,重点发展不一样的阶段任务。例如,在这里主要是以本班级为例,创建班级价值体系,制定顺应学生的班规。学习期初,本班级的学生个性发展参差不齐,整个班级处于松散的状态。此时,就需要清晰班级的角色意识,感知学生不一样的文化特点。班主任就需要使用自己的智慧,建立班级文化建设,使用全员参与的方式,促进班级文化融合。主要的建立路径是文化融合——习惯培养——自我教育——为梦想拼搏。首先,要尊重学生,让初中的学生感知到安全感。例如,在刚开始的时候,本班级给全体学生写了一封信。主要内容是,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踏进初中的校园,成为班级的一分子。……我们要学会处事待人,学会宽容,珍惜……成绩固然是重要的,却不是评判的唯一标准,品德也同样重要!……心里仍然充满感动与温暖,于是回忆便化为永恒。……在这样的内容中,学生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和班级的信念。初中的孩子惊奇地看着这位与众不同的班主任,并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并且在相互尊重中,提高认同感,引发思想共鸣。其次,需要激情明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本班级主要是结合现实的需求,根据《学生手册》中的校级校规细则,在班会课上汇总,制定顺应学生的班规。奖惩分明,并定期进行总结。设计富有个性的班级名片,例如,本班级是,所向披靡,唯我七班,王者无敌!最后,需要学科渗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发展和融合。建立班规,例如“上课不说话,下课不打闹”等内容。建立班训,例如“天道酬勤,勤者能胜”“永不言弃,力争上游”等内容。在这样一个整体建设路径中,为班级文化融合奠定了基础,为学生后续的文化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正向强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需要结合现实的需要,构建赏识教育,让初中学生在期待中感知进步的喜悦。使用自己的爱心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例如,本班级一个女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并且很容易和其他的同学吵架,多次谈心,效果不佳。在一次大扫除的时候,发现这个孩子干事情干净利索,并且整理得当。在这里,班会上表扬了她的优势,并且以后让她负责整理橱柜,并赞扬了她的责任感,在这样的感染下,这个孩子也在不知不觉中不再和同学吵架。其次,需要细节入手,强化训练,严中有爱,保持持续性改进。例如,本班级建设了“文化精神园地”“班主任寄语”等。墙上还存在一些积极、阳光、向上的小故事,如,雷锋的故事、鲁迅的事迹等。重树班风,让全体同学朝着一个目标发展。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初中实践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