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STEM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2021-07-06石娥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5期
关键词:STEM教育理念活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

石娥

[摘 要]STEM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教师可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展开对应的设计和组织,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跨学科对接学习实践中实现认知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STEM教育理念;课程资源;活动设计;生活训练;实践维度

[中图分类号] G623.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5-0074-02

STEM教育理念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用广泛,教师要有融合对接的意识,借助多种教学方法,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资源整合、活动设计、训练对接、实践延伸,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小学生的认知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如果能够从一门学科中获得多门学科的认知体验,建立综合实践主观意识,这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主观诉求,体现主体教学原则,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整合课程资源,启动生本融合思维

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有比较固定的教材,在课程资源整合时,教师要紧紧围绕教材展开。教材具有普适性,教师要注意进行增删处理,因为学生客观存在个体差异,需要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为丰富教学资源,教师还可以借助校本课程以及其他信息渠道,搜集筛选一些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体验的机会。特别是对接学生的生活展开课程整合,其适合性更高,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认知。

例如,教学《走进传统游戏》一课时,教师先对学生进行学情调查:“你平时最喜欢玩什么样的游戏?”学生对游戏情有独钟,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积极给予回应。从学生的反馈情况能够看出,学生喜欢玩一些电子方面的游戏。于是,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游戏并提问:“这里有一些比较传统的游戏,看看大家有没有玩过。如果要将游戏进行改良,你会给出什么样好的建议呢?”学生开始观看这些游戏,并纷纷给出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说:“我认为‘投沙包的游戏很好玩,但带有危险性,如果被沙包砸中,肯定会受伤的。不如将这个游戏改成投远游戏,看谁投得最远。”也有的学生说:“这个‘滚铁环游戏我玩过,真的是很有趣,在铁环带动下可以跑得很快,锻炼效果好。”教师对学生的意见进行总结,要求学生借助生活条件去制作这些玩具。

上述教学,教师基于STEM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对传统游戏进行改良,成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从学生汇报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已经被激活。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在生活条件下制作游戏玩具,这样学生需要科学、工程、数学等学科的知识支持,体现STEM教育理念。

二、创新活动设计,强化生本兼容操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带有实践活动属性,所以在具体执教时,教师要从活动创新设计的角度,强化学生的操作体验。小学生对实践操作性活动有特殊的参与热情,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对活动展开创新设计。如操作实验、信息搜集、案例研讨、小课题探索、游戏竞赛、知识竞答、网络应用、手工制作、实地观察、社会调查等都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范畴,学生大多喜闻乐见,其助学效果自然值得期待。同时,教师要有充分的学情调查,展开针对性的教学设计,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和感知。

例如,教学《家务劳动我能行》时,学生对自己的家庭是最为熟悉的,教师展开现场调研:“你的家里有多少人?他们分别做些什么工作?如果让你夸夸家里人,你会选择谁呢?”学生对这些情况了如指掌,自然顺利地进入介绍环节。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妈妈这个角色进行夸奖,教师顺势展开引导:“妈妈是家中最辛苦的一位,你是家庭成员之一,能不能在家里多承担一些家务,减轻妈妈的负担呢?”面对这个问题,学生陷入深度思考之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系统规划,将具体打算做系统介绍,学生再度展开热议。

上述教学,教师利用问题给学生提供更多反思的机会,这样的设计无疑能够触动学生的内心,提升教学效果。学生面对家务活时最需要解决的是思想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这里教师从思想角度展开对应教育,其调度效果更为突出。

三、对接生活训练,提升生本跨科体验

对接生活展开训练设计,教师要做好多重准备工作。首先,要对教材深入研究,找到教材与生活的对接点,以便设计生活化的训练活动;其次,要对学生的生活认知有一定的了解和判断,这样在组织生活化训练活动时有更高的针对性;再次,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设计与学生生活相接的综合实践活动;第四,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跨学科的学习意识,因为综合实践活动关涉学科众多,唯有借助更多学科认知展开对应操作,才能赢得学习的主动权。

例如,教学《镜头下的美丽世界》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在课前为学生设计生活信息搜集任务:“我们大多有外出旅游的经历,也会利用手机拍摄很多精美的照片,回家之后,将爸爸妈妈手机中一些好看的照片发送到网络交互平台上,以便老师进行筛选,在班级中展示。”课堂教学启动后,学生都迫不及待地要看自己选发的照片有没有入选。于是,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一幅幅精妙的照片,学生一边观看一边讨论,被图片中的景色所折服。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要求学生介绍照片的处理方式,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有丰富的操作经验,从而形成深刻体验。

上述教学,教师为学生设计照片搜集任务,对学生形成重要的心理冲击。在这个搜集、传输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且涉及技术、信息、自然、人文等学科知识,对提升学生的综合学科能力有促进作用。

四、延伸实践维度,培养生本综合能力

STEM教育理念倡导多学科的跨界性教学,这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有更多的契合点。因此,教师要有延伸实践的主观意识,从不同方向延伸探索设计课程训练,使学生能够借助生活认知展开相关的操作实践,在主动探索中形成学科基础能力。同时,教师不妨给学生布设一些趣味性的探索任务,要求学生借助多种平台展开对应操作。如网络交互平台的合理利用,或家长的参与,都可以形成更多的学习契机,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

例如,教学《组建我们的运动队》的相关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成三人小组,然后集体设计组建运动队的方案,提交到班级并参与提案评选活动。学生进入具体操作环节,教师跟进指导。在评选展示环节,教师鼓励学生自我介绍其方案的设计特点,学生都能踊跃发言。如有的学生这样解读自己的方案:“要组建运动队,需要先做好组织安排,将相同兴趣的同学組织成一个团队,这样便于展开运动训练。”之后,教师对学生的介绍进行点评,给予更多专业的建议。

上述教学,教师为学生准备方案设计任务,且以团队形式展开,成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从学生的积极表现可以看出,教师的设计是比较适合的,学生接受更为自然,并在具体操作中形成学科认知能力。

总之,STEM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教师需要有兼容对接的主动性,在课程内容整合、活动形式选择、生活训练设置、社会实践对接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为学生提供适合度更高的学习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形成综合性能力。同时,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有主动接受的意识,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学习诉求展开对应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操作、体验、内化的机会,实现学生学科认知能力培养的目标。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STEM教育理念活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
基于STEM教育的课程改革策略
STEM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融合分析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