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趣课堂”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
2021-07-06杨浩朱爱东
杨浩 朱爱东
[摘 要]语文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真正深入地思考,而对于小学生来说,真正深入地思考需要以鲜明的趣味性和深入的思辨性为支撑。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打造“思趣课堂”,旨在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增添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动力,将深思、思辨引入课堂中,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思趣课堂;理论建构;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5-0001-02
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处于高耗低效的尴尬之中,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关键在于两点:其一,学习形式过于单调,机械生硬,学生学习起来缺乏动力;其二,学习过程过于肤浅,浅尝辄止,学生没有挑战的难度和动力,自然收效甚微。鉴于此,我们积极打造“思趣课堂”,旨在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增添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动力,将深思、思辨引入课堂中,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思趣课堂”的理论根源阐释
1.陶行知“小先生制”,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思趣课堂”倡导将课堂学习的空间和权利交还给学生,旨在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用趣味唤醒学生,用思考铸造深度,这与著名教育实践家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小先生制”的理念不谋而合。“小先生制”强调要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和权利,“思趣课堂”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夯实高效课堂的根基。
2.建构主义理论,激活学生的能动意识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认知经验和知识储备,主观而能动地吸收新知,并纳入原始的认知体系之中,形成认知上的突破和更新。“思趣课堂”的核心,无论是“趣”,还是“思”,都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原始经验和主观能动性,旨在借助形式之“趣”,推动学生的内在之“思”,最终以积极建构的方式完成语文学习。
二、“思趣课堂”的外显特性描述
1.趣味性
“思趣”“思趣”,当然应以“趣”字当头。没有趣味,语文课程就会走向“死胡同”,即便教学内容再适切,教学手段再高明,也无法真正铸造出高效课堂。趣味是“思趣课堂”的外衣,是首先应该关注的维度,更是落实其他理念的重要基础;趣味也是“思趣课堂”的润滑剂,有了趣味,教师就会更投入、更富有激情,学生也会学得更加轻松自在。
2.思辨性
语文课堂仅仅有趣味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有思考。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维度就包含了“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由此可见,缺乏了思维,语文课将不再是语文课。皮亚杰说过:“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因此,“思趣课堂”强调思辨性,就是要以文本中的语言为平台、为资源,强化学生的辨析与思考,更好地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生长。
3.融合性
有“思”有“趣”,只是达成了“思趣课堂”的两个核心要素,并不意味着就完全是“思趣课堂”。因为“思趣课堂”中的“思”和“趣”这两个核心维度之间,不能是割裂的,也不能是断层的,而应该是高度融合的,要做到“趣”中有“思”,“思”中带“趣”,让学生在趣味十足的课堂中展开深度思考,在深度思考的过程中享受到愉悦的体验。
三、“思趣课堂”的实施总原则
1.尊重原始学情,明确“思趣课堂”的起点
学生进入课堂之前,在自己的生活、学习和经历中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知经验。因此,我们不能无视学生的原始学情,而需要将教学的起点设定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真正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
首先,我们要了解学生经常接触的趣味形式。彰显趣味性,形式感很重要,但任何一种形式都可能有“一键开启,永久动力”的效能,時间长了,次数多了,就会让人生厌。教师要在趣味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如此才能维护“思趣课堂”最具新鲜感的趣味性。其次,要洞察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趣课堂”的深度思考和思辨性,要设置在学生思维的节点上。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果思辨性问题要求过高,完全脱离了学生原始的认知经验和思维能力,就如同隔靴搔痒,毫无意义;如果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不用“跳一跳”就直接摘下了果实,自然也会失去思考的价值和意义。只有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原始的认知经验和思考能力,选择恰到好处的趣味形式,研制出适切可行的思维任务,“思趣课堂”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2.激活思维意识,开启“思趣课堂”的密钥
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语文学习。很多人对语文课程都存在着巨大的误解,认为语文学习就是读读抄抄、记记背背。诚然,读读抄抄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手段,是语文学习中的必备动作,记记背背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但这些方法的落实,必须要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作为支撑。否则,没有了思考,读读抄抄也好,记记背背也罢,都会陷入机械、生硬的泥潭中,无法为学生语文能力的生长服务。
鉴于此,“思趣课堂”要紧扣“思”的本体性元素,积极开启学生的思维意识。首先,要借助对比激活思维。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凭借学生当下的认知思维,他们还不能对某一语言现象或者思考问题进行深入、直接的辨析思考,而借助相关的对比资源,让学生在对比中深度解读,就能让思考落到实处。其次,要设置层级推进思维。学生有着自己的认知规律,任何一个学生都不是一下子就能深入思考的,而需要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因此,教师不能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只会破坏学生的认知规律,导致思而不深。教师要找准文本内容与学生认知之间的链接点,设置层级化的认知阶梯,以更好地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发展。
3.强化实践融通,把握“思趣课堂”的核心
“思趣课堂”倡导课堂的趣味性,更关注学生内在的思维意识,但是如果我们以割裂、机械的思维来理解这两点,就会演变成为两个不同的理念。一旦陷入“机械二元论”的认知模式中,就会导致“思是思,趣是趣”的尴尬。
强化“思”“趣”的融合,首先需要找准两者之间连接的媒介。对于语文课程而言,课堂外显的趣味形式与内在的深度思考,都需要鲜活的情境作为支撑。因此,教师要从课文内容的特质出发,设置鲜活、可感的情境,一方面唤醒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激发他们的思维热情;另一方面,让学生的深度思考有鲜明的对象感和浸润感 ,在享受愉悦和乐趣的同时,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其次,要搭建多维化的展示平台。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着文本展开深度对话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思考的价值就在于分享和交流,如果每个学生都将自己的感知与独特的理解,深深地埋藏在心里,课堂也就失去了活力。但纵观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师一直都是采取师生之间单线对话的方式交流,影响了“思”的质量。教师只有选择不同的形式,铸造丰富的仪式感,才能在“思”“趣”融合的过程中,积极推动课堂中每一个生命的无限生长。
语文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学生深入地思考,而对于小学生来说,真正深入地思考,又不能脱离趣味性而单独存在。只有将趣味和思考引入语文课堂,并不断促进两者之间的融合,才能铸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