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深度学习的维度建构

2021-07-06朱会明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5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阅读教学

朱会明

[摘 要]阅读教学深度学习维度的建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要从文本解读、情感诵读、语言鉴赏、迁移训练等多个角度展开设计和推演,以形成崭新的维度建构体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深度学习的品质。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行为,教师在深度学习机制的建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以便形成对应性教学设计,提升深度学习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学;深度学习;维度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5-0008-02

深度学习已经成为各种学科教学设计的共同追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启动深度学习机制时,需要从不同角度展开思考,形成深度学习维度建构机制。文本解读追求深度、情感诵读体现温度、语言鉴赏呈现广度、迁移训练设定域度,都能够对深度学习形成强力支撑,教师要做好教学调查和研究,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操作,以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素养。

一、文本解读有深度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操作,教师对文本内容和要点展开解读和分析,能够给学生带来阅读启迪和认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展开对应的阅读,也属于文本解读范畴。不管是教师解读还是学生阅读,都属于深度学习的操作方式,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文本解读进行优化设计,以提升阅读教学品质。

如教学《开国大典》这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开国大典的相关图片信息,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观看这些图片,对开国大典的场面进行感知体验。教师则跟进解读,为学生提供一些细节方面的内容,如开国大典上的组织细节、普通百姓的个性表现、阅兵中的趣事等,学生对这些内容颇感兴趣,都能够积极给予回应。为丰富学生的阅读感知体验,教师还利用多媒体播放了最近两次的国庆大阅兵视频,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学生对这些视频比较熟悉,都积极主动地展开了阅读讨论。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调度,给学生讲述一些趣闻故事,成功激发了学生阅读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多媒体视频的播放,对学生形成了视听冲击,其助学效果十分突出。学生对新中国的成立缺少基本的认知,但对祖国强大有很多感触,阅兵式让学生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二、情感诵读有温度

学生在诵读文本时,常常会陷入认知窠臼之中,认为大声朗读、有节奏变换就是诵读,这是错误的认识。诵读要读出情感,要与作者达成更多共鸣,这样的诵读才是有温度的,才能够形成一定的感染力。情感诵读能够对文本解读形成重要支持,教师从抑扬顿挫的角度展开技法指导,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启迪,使学生在不断尝试体验中形成学科认知。

在教学《丁香结》这篇课文时,教师先为学生做示范诵读,并给出一些学习提示: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属于借景抒情的写法,在诵读时,要读出作者的豁达和感悟。学生进入聆听阶段,跟随教师小声朗读,课堂学习进入到情感诵读环节。在学生诵读操作时,教师深入到课堂之中,对学生的诵读情况进行观察,并在语气、语调、语速、停顿、节奏、声调等方面展开具体引导。在随后的诵读比赛活动中,学生都能够踊跃参与,课堂学习气氛十分热烈。教师对学生的诵读表现进行专业的点评,给学生带来了更多学习启示。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诵读训练任务,并且为学生做出示范,成功调动了学生情感诵读的热情。学生对抒情性散文缺少基本认知,在诵读把握上存在着一些困难,教师从寓意角度展开引导,让学生对文本有了更真切的感知和体验,从而顺利启动了学生的诵读思维,形成了崭新的学习促进动力。

三、语言鉴赏有广度

语言鉴赏是深度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具体引导设计时,要在鉴赏方法、鉴赏程序等方面做出必要的干预,让学生顺利进入到鉴赏环节。语言鉴赏有多重取点,教师要在典词、句式、情感、主旨、结构、描写等方面做出引导,让学生从更广泛的角度展开思考,以提升语言鉴赏的品质。学生对修辞方法最为熟悉,在语言鉴赏中常常会围绕修辞展开思考,教师要做好延伸性引导,以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这对全面提升其阅读认知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如教学《草原》一课,教师先要求学生进行梳理性阅读,找出一些经典的描写语段,说说这些语段的描写方法,分析其表达作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则跟进指导,对学生的语言鉴赏情况进行总体控制。有学生找到这样一段话:“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并进行鉴赏:“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对草原广阔的地形地貌进行了形象化的说明,给人的感觉是心情舒畅。”教师要求学生从其他角度再次展开鉴赏。有学生说:“这句话从颜色角度展开描写,这绿色渲染,给人带来了绿色的世界,写得极为生动。”有学生说:“一些典词的应用最为恰当,让人获得了更多灵动的感觉,如‘柔美‘渲染‘勾勒‘翠色欲流等词语有形有色地展示了草原的景象,给人以立体感。”

教师要求学生自由鉴赏语言,并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成功调动了学生操作的主动性。在鉴赏角度选择时,教师鼓励学生从典词、句式、情感等角度展开思考,获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语言鉴赏是阅读的核心内容,教师以观照的思维展开对应性组织,让语言鉴赏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成长点。

四、迁移训练有域度

设计阅读训练时,教师要做好教学调查,针对学生的阅读基础实际,在听说读写思等方面为学生准备更多适合的训练任务,以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迁移训练设计要追求训练的覆盖面、开放性,要有创新探索意识,对训练形式展开积极改进操作,延伸学生的学习域度,这样才能体现深度学习的要求。

在教学《宇宙生命之谜》时,教師为学生准备的训练任务是:课文从科学的角度展开说明,让我们对自然有了全新的认知。展开生活观察,选择你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篇说明文。学生接受任务后,开始了讨论和交流。教师从写作角度选择、方法运用、展示评价等方面做出具体设计和指导,学生顺利进入到读写环节。在课堂展示环节,教师以抽签形式挑选一些作品进行现场点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纠正,对一些亮点表现进行大力表扬。

教师为学生推出读写任务,与文本形成了高度对接,与学生生活形成了有效融合,成功调动了学生参与读写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生活中可以接触到很多自然现象,自然拥有相当多的写作资源,教师切准学生的认知基础展开对应设计,让读写训练呈现对接性,其训练效果更为丰富。

文本解读有深度、情感诵读有温度、语言鉴赏有广度、迁移训练有域度,教师从不同维度展开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确保深度学习的顺利推进。深度学习是一种学法概念,并非是指单一的“深度”,而应该是一种“维度”建设,教师需要做出科学设计,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