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作文教学插上创新的翅膀

2021-07-06叶红梅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作文教学

叶红梅

[摘 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深入贯彻新课标理念,准确把握其中关于写作教学的要求,对作文教学目标、作文教学过程、作文教学评改等进行创新实践,以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改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5-0011-01

小学生的作文往往语言相似,内容雷同,写法一样,这让语文教师很烦恼。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有独特的个性。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深入贯彻新课标理念,准确把握其中关于写作教学的要求,把创新的活水引到自己的日常作文教学中来。

一、提供有创意的训练内容

现行的习作训练内容,许多都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暑假记事》《一件难忘的事》《这事真______________》,等等,训练内容单一,重复较多,有的干脆把以前得高分的作文搬来,一件事能从三年级一直写到六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等同于零。习作训练应贴近学生实际,应触动学生的心弦,应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比如,可以让学生写写想说的话,如“我喜欢____________”“我讨厌____________”等;也可以满足他们做发现者的愿望,写研究式作文,如“太阳能热水器是怎样工作的”等;还可以写想象作文,如“未来的____________”,让他们在想象的世界里完成自己的创举。总之,作文绝不适宜统一规定写作内容,只可大致划一个范围,可写的角度那么多,总有一个是适合学生的。

二、鼓励有创意的立意、选材

作文应该是学生心灵自我感受的自由表达。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差异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往往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知。但是,由于长期应试体制的扭曲,教师总是用标准答案去规范学生,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我有一次要求学生写自己与同学相处的故事,一个学生就以“我真妒忌他”为题,从同学的相貌写到才华,最后还有这样一段描写:“他的存在使我这个大班长的面子荡然无存,我常常幻想他能从我面前消失,让我回到以前那个无人能及的我,可一回头,哎,只能唉声叹气……”以思想标准来衡量,嫉妒确实是一种不健康的情感,但对于此类文章,教师不应来个当头棒喝,学生写出来总比捂起来好。问题出来了,教师正好进行引导教育。对于小学生作文,不能过分强调“文以载道”的要求,因为它只是小学生用来“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并不承担社会教化的责任,作文是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的。

三、提倡有创意的表达方式

翻开学生的作文本,同一题材的作文往往面目相似,大同小异。究其原因,是教师指导的惯用套路在作怪。如写事,总强调“起因—经过—结果”三段式,写景写物总是“总—分—总”的结构。这些条条框框,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影响了他们的表达。

作文要出彩,就要舍弃一些公众话语,如写到紧张,就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写到高兴,就是“一蹦三尺高”,语言毫无个性。有个学生写自己早上迟到:“不好!七点啦!我抓起书包就往楼下冲,一脚差点踩扁我家的懒猫,吓得它‘喵呼一声,跳起半尺多高,惊恐地看着我飞奔出去。”这段话没有所谓的好词,但却用自己的话写出了生活中的真情实感。著名作家王旭烽说:“儿童写的东西,可以说是天使说话。”童真童趣是人一生中最重要,也无法重复的,我们怎么能不爱护小天使们个性化的语言呢?

四、进行有创意的教学评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二次批改”“二次修改”是极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具体做法是:学生在写完后先反复阅读自己的作文,反复琢磨哪些段落需要修改,反复推敲那些寫得不通顺的句子,仔细修改;随后,教师批改时本着“多批少改”的原则,利用批语鼓励进步,指出不足;之后,教师发还作业本,再由学生根据批语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最后,教师第二次批阅,着重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

这样“因才而评”,能让基础差的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起信心,让基础好的学生感到竞争的压力,增强学习动力。

张开创新的翅膀,当教师有了打破常规的勇气,学生有了创新的意识,那么展现在教师眼前的作文将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作文教学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