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2021-07-06罗亚东

南北桥 2021年14期
关键词:终身体育意识小学体育培养策略

罗亚东

【摘    要】在以往的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使得很多学生不知道终身体育是什么概念。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相关工作,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  终身体育意识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109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体育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最终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许多学生不喜欢甚至讨厌体育课,原因是体育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导致学生讨厌体育课。小学体育教学的方向应该以终身体育为目标,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快乐的体育锻炼中得到提高。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呢?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

一、认真做好体育教学设计

(一)注重理论教学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体育教学也一样,没有理论的课程就好像无源之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体育理论教学的开展是非常必要的,学生通过理论的学习可以掌握体育技能知识的要点,为接下来的实践课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小学体育教师选择合适的体育理论知识,向学生传授对体育锻炼有价值的、符合学生各个年龄阶段的、能够提高学生运动质量的理论基础知识。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师也不能照本宣科,这样教师开展的理论教学就没有作用了。因此,教师在体育理论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学生成功地吸引到体育的课堂教学中,这为以后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价值空间。

(二)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学任何东西都需要兴趣,没有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就不会很高。如果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那么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而且还会非常轻松,让学生的身体在娱乐的氛围中得到锻炼,这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组织班级之间开展体育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项目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体育运动带来的激情热潮。这种竞赛参与的人数多,影响较广,学生在比赛的氛围中可以切实感受到体育运动独有的魅力,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三)注重体育教学过程

好的教学设计是成功教学的开始,而好的教学过程就是对教学设计的有效实施。在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根据教学目标来执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的感受,只为达到教学目标,不管学生愿不愿意,教师就强行把意识加给学生,这就导致学生对体育产生厌倦感,甚至不愿意上体育课。比如,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在体育测试中的成绩,整堂体育课都以提高单项运动成绩为目标,一节课下来学生很累,磨灭了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可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会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运动体系、发展提高学生各方面身体素质为根本任务。

新课程改革提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組织形式上要与以往大不相同。在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总是强调体育课堂的规范性,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授篮球的运球动作时,教师总是强调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即使教师让学生自己练习时,学生也只会墨守成规,按照教师的要求来做,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体育课应该是轻松愉悦的氛围,是学生个性、特长等发挥的最佳场所,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开展“开放型”的体育教学,让学生在教学中真正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为学生以后的体育锻炼提供前进的目标。

二、注重教学评价的开展

在以往的体育评价中教师总是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不考虑学生的年龄、个体、心理、身体等差异,这样的评价标准过于呆板化,不利于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学生以后的生活质量。所以教师要改进以往的评价标准,开展多途径的教学评价方法,实现评价差异缩小,促进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把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努力程度、学生的进步幅度、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等作为重要评价依据,评价中采用“模糊量化法”,设优、良、合格等级,取消传统的分数制。这样才符合当前新课改提倡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三、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一)营造愉悦的体育氛围

如何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寻求更好的方法来改变教学过程。例如,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制造愉悦的体育课堂氛围。多媒体在课堂上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是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和手段于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可以变抽象为具体,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动态、对比地演示一些体育动作,详细解说各个环节要注意的要领,有效地控制动作变化的速度,调节快慢,便于学生观察,加深理解;可以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使小学体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了教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不会信服教师,会对接下来教师的教形成阻碍。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应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把小学体育课堂的氛围营造得更适合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总之,小学体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学生打下健康的身体基础,这对于提高整体国民身体素质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猜你喜欢

终身体育意识小学体育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