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培养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2021-07-06刘菲

南北桥 2021年14期
关键词:兴趣幼儿

刘菲

【摘    要】“兴趣”一直以来都是教学中教师所关注的一个热点。其实,“兴趣”的重要作用在学前音乐教育中依旧表现得十分明显,“如何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兴趣培养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具体作用”这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学前音乐教育  兴趣  幼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107

“兴趣”在一开始就与“能力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且这种联系会自始至终地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因此,在学前音乐教育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抓住“兴趣”这一重点对教学进行有序展开,强调要基于“儿童兴趣培养”来合理地安排启发式教学,同时通过兴趣培养对学前音乐教育形成有效促进。本文就重点围绕“兴趣培养”来展开探索。

一、学前音乐教育概述

学前教育课堂体系中就包含有学前音乐教育,它是一项极具特色的幼儿教育活动项目,主要作用是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引导,是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关键。通常幼儿园所组织的歌唱活动、音乐欣赏活动、韵律方面的小游戏、具有较强综合性的艺术活动,等等,都是学前音乐教育的范畴,旨在对幼儿的音乐兴趣进行培养,为其音乐能力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随着学前音乐教育的持续稳定推进,幼儿将会对音乐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开始在唱歌活动中逐渐增强对自己声带的控制能力,并在音乐欣赏中逐渐融合自己的情绪与情感,以此获得想象力的不断增强,学生的各项感知能力也会更好地形成与发展,进而学生会更加自信、乐观、积极地面向未来。需要强调的是,随着幼儿园教师持续不断地在教学中组织幼儿参与集体音乐活动,幼儿会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学会通过合作与分享对美妙的音乐进行深入学习,从而为后续的发展做好铺垫。

二、兴趣培养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幼儿对音乐表现出来的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它表现了学生对外界事物进行认知的探索性需要,是幼儿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简单来讲,兴趣培养是学前音乐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一大关键,若幼儿对音乐失去了应有的兴趣,那么短期内的不良表现为“幼儿音乐知识学习受影响”,长期的表现则是“幼儿综合素质及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受到影响”。接下来就对幼儿园教师和幼儿两个方面做出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方面

在学前音乐教育进行的过程中,兴趣培养的涉及面较为广泛,除了要重点针对幼儿之外,还需要适当关注未来的幼儿园教师。目前,绝大多数幼儿园教师的音乐教育目标都比较简单,只要确保幼儿能够心情愉快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初步了解自己的发音器官,并掌握一些歌唱的小技巧,这样差不多就能够结束教学引导了。其实,学前音乐教育的重点在于幼儿的音乐综合能力培养,确保幼儿能够更好地感知音乐,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对学前音乐教育具有极为浓厚的兴趣,幼儿的音乐兴趣才能成功地养成。

(二)幼儿方面

学前音乐教育的实施对象是幼儿,其学习需要有一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要重点考虑对幼儿的音乐兴趣进行培养的问题。在幼儿园这段时间里,幼儿园教师带给幼儿的主要是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并逐渐通过儿歌引导幼儿去把握韵律以及一些常见乐器的演奏,以此培养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用音乐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帮助幼儿形成健康良好的思维方式,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比如,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大多是教授幼儿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除了节奏十分欢快外,内容也是十分积极向上的,能够带给幼儿快乐,促使幼儿变得更加自信、开朗、活泼,确保幼儿的健康心态得以长时间保持。

三、学前音乐教育中幼儿兴趣培养的主要方法

幼儿的心智不成熟,尚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成长阶段,所以幼学前教育阶段正是对其进行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接下来就重点阐述幼儿音乐兴趣培养的主要方法。

(一)选择有趣的内容用于教学

幼儿尚处于语言发展的初始阶段,其所表现出来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幼儿园教师要注意控制所选教学内容的篇幅,尽可能选择一些以图画为主,辅以数十个汉字组成的儿歌。同时,教师还要基于多媒体时代的互联网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可以用多媒体设备呈现教学内容,也可以为略显单薄的音乐配上幼儿感兴趣的视频,等等。另外,教师还可以尝试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选择一些与幼儿生活相关联的儿歌,以此赋予音乐教育引导更强的生成性。

随着趣味化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资源将会得到更好地利用,而其中的关键在于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全方位创新。因此,在进行学前音乐教育时,幼儿园教师要积极地向比自己优秀的教师学习,或者在幼儿园的组织下去听一些优质的公开课,从中获取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让幼儿能够迅速地沉醉到音乐学习中。

(二)在教学中安排好实践活动

实践是学前音乐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关键一环,也是对幼儿兴趣进行培养的最佳时机。在学前音乐教育进行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应该重点把握好幼儿“活泼好动”与“好奇心强”这两个特点,通过顺应幼儿天性释放的方式让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表现得足够积极。比如,幼儿园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幼儿参加汇报表演,既要想方设法让幼儿的自信心得到满足,也要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到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随着学前音乐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幼儿的天性将会得到释放,从而对音乐产生足够浓厚的兴趣。

(三)适当对教学进行延伸

学前音乐教育的进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而其中对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也不能操之过急。这个时候,幼儿园教师要注意对幼儿的音乐实际学习情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尝试将教学進行适当延伸。比如,教师可以在儿歌教学暂告一段落的时候,仔细地寻找教学延伸的切入点,试着让家长在孩子回家后教孩子一些当地比较传统的儿歌,让音乐教育逐渐深入到孩子所熟悉的家庭之中,确保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再一次得到加强。

总而言之,学前音乐教育的成功关键在于幼儿兴趣的培养。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兴趣能够让幼儿在短时间内养成良好的学习以及生活习惯,令幼儿在音乐的聆听中获得多方面能力的有效锻炼和提高,使幼儿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亚秋.学前音乐教育改革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6(006):136-137.

[2]于洋.试述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成长的作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6):148-149.

猜你喜欢

兴趣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