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2021-07-06张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6期
关键词:脑血栓护理人员康复

张华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引言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急性脑血栓的发病率在我国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作为一种对患者健康以及安全均产生较大威胁的疾病,急性脑血栓患者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其预后效果有很大的影响[1-2]。笔者在本文中针对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血栓患者护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开展了相关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脑血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开展的目标,本次研究开展的起始时间为2018年7月,截止时间为2019年8月,入选本次研究的患者一共为70例。在开展研究之前,首先设置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选择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所有入选本次研究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保证两组中的患者数量不存在区别,每组35例。在所有被纳入观察组的患者之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数量分别为19例以及16例,其中,年龄最大81岁,最小42岁,平均(61.4±2.6)岁;在所有被纳入对照组的患者之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数量分别为20例以及15例,其中,年龄最大79岁,最小40岁,平均(62.2±2.8)岁。在研究开展之前,保证所有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时引导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在随机分组的情况下,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并不存在明显的一般资料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在本次研究开展患者筛选的过程中,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急性脑血栓患者,在此基础上,对存在严重脏器疾病、精神病史或者意识障碍的患者进行排除,以此来为研究的开展做好准备。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在本次研究的开展的过程中,所有被纳入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式均选择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严密的观察,在此基础上遵照医嘱来为患者提供降压治疗、溶栓治疗、脱水治疗以及抗凝治疗等一系列的常规治疗措施,同时对患者的口腔以及皮肤进行常规护理。

1.3.2 观察组

在开展本次研究的过程中,所有被纳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方式均选择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说明康复护理以及锻炼的重要意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有效地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度。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的基础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避免患者由于病情、环境等因素而产生不良心理。护理人员也可以在日常护理的过程中,分享一些成功治疗的案例,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更好地为患者树立起早日康复的信心。

②语言训练护理:在开展语言训练之前,护理人员需要首先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科学的了解和评估,在此基础上,结合评估的结果来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语言训练计划,通过这样的形式来提升患者语言训练的效果。护理人员在开展训练时,可以由张口、闭唇、鼓腮、伸缩舌头等简单的动作开始练习,以此来对患者的面部、口部肌肉进行调节;在患者病情不断好转的情况下,再逐渐引导患者开始单音节训练、短词训练、短句训练,最终开展较长和较为复杂的句子,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护理计划,更好地保证语言训练的效果。

③肢体功能锻炼护理:在对急性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肢体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护理内容之一,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对其症状轻重进行科学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来引导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患者在床上的患肢体位摆放进行引导,在此基础上定时帮助患者翻身,避免形成褥疮等问题,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行可以帮助患者开展一系列被动活动以及主动活动,逐渐增加患者患肢的活动量[3-4]。在患者恢复情况较好时,护理人员可以引导患者早日开展床上肢体运动,通过协助患者进行抬头、坐起、挺胸、抬臂等练习,以此来有效地促进患者的恢复速度。

④行走训练护理:在开展患者行走训练之前,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对患者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进行锻炼,在充分的锻炼后再开始行走锻炼,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在行走的时候抬起头,目视前方,随着或患者病情的逐渐恢复,护理人员可以逐渐增加患者的互动量,并引导患者在锻炼的过程中更多地练习原地踏步、抬腿、侧方移动等动作,以此来提升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速度。

⑤上肢功能康复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从大关节被动活动逐渐向着小关节被动活动过度,在这一过程中,引导患者进行抬臂、握拳、抓拿以及拾物等锻炼,为了更好地达到锻炼的目的,护理人员也可以通过使用钥匙、使用筷子等锻炼来有效地提升患者手指细微功能,进而有效地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

1.4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开展的过程中,对所有入选本次研究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以及统计,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来对患者的运动能力以及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并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在治疗效果评估的过程中,共设置显效、有效、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n, %)

2.2 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对比(±s, 分)

表2 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对比(±s, 分)

组别 n运动能力 生活能力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5 61.33±6.76 89.73±7.42 42.46±5.42 80.31±5.42对照组 35 61.36±7.32 75.36±7.43 41.32±5.32 60.22±4.43 P>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急性脑血栓也可以成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原因主要在于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的变性,其血管壁出现病理性变化[5-6]。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更多地将患者作为护理服务的中心,综合患者情况来开展各项干预,因此不但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同时对于保证患者满意度,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帮助[7-8]。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之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活动能力、生活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都明显更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临床为急性脑血栓患者开展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通过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为患者的护理效果提供充分的保障,同时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脑血栓护理人员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