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房护理质量保证的实施与评价

2021-07-06于雪萍郭建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6期
关键词:产房产妇护理人员

于雪萍,郭建波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0 引言

产房是产妇自然分娩的重要场所,也是医院中的高危科室。在整个分娩过程中,产妇在心理和生理上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压力,若处理不好,可发生子宫破裂、羊水栓塞、胎儿窘迫等并发症[1]。对于产房的护理人员来说,每位产妇的情况复杂多样,产程发展过程中存在多种不可控因素,要求护理人员在繁重的工作量下,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帮助产妇顺利生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母婴安全。产房护理质量关系到每位产妇的分娩结局,也关系到整个医院的服务形象[2]。为保证产房护理质量的高水准以及持续改进,笔者在本次研究中探讨了PDCA循环管理法对产房护理质量保证的实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产房收治的6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3例。实验组年龄24~35岁,平均(29.5±1.3)岁,孕周36.5~40周,平均(38.1±0.5)周,参照组年龄23~34岁,平均(29.8±1.5)岁,孕周37~40周,平均(38.3±0.4)周。两组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本次研究中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所有入组对象产前检查均显示胎儿发育正常,符合顺产指征;(2)均为单胎产妇,且首次妊娠;(3)均知晓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4)本次研究已取得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排除标准:(1)存在意识模糊或沟通有障碍者;(2)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者或器质性病变者[3]。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按照现有的管理模式,监测产妇在产程进展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变化,指导产妇正确配合生产等。

实验组采取PDCA循环管理法,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4个环节,主要实施内容如下。

(1)计划:科室成立专门的产房质量管理小组,由产房主管护师带领组员对既往发生的护理质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经验总结。影响产房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①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佳,缺乏责任心;②护理人员缺乏工作经验,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无法及时作出应对措施;③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欠缺,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④预防感染工作不到位;⑤护理人员因工作量大,出现护理疏忽;⑥护士与患者家属沟通不佳,引起护理纠纷。小组针对以上因素制定改善方案。

(2)执行:①科室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培训。在职业道德方面,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升工作责任感,强化护理意识,培养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的技巧;在专业技能方面,要求护理人员掌握3个产程的观察和护理,了解产妇分娩前后的情况,熟练产科接生的常规操作技术,在遇到紧急状况时,能够协助医师做好接产准备;②安排年资高的护理人员带教年轻护士,在临床护理中对其实际操作进行指导,纠正错误操作,并加强培养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③要求护理人员规范文书书写,字迹工整,详细客观地记录产妇在产程发展中的状况;④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手卫生,加强产房设备以及相关物体表面的消毒;产妇分娩后,对有感染倾向的产妇加强生命体征监测;限制家属进出产房的次数和人数;⑤主管护师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特别是在交接班、就餐的时候,易发生护理疏忽,适当增加值班人员[4]。

(3)检查:产房质量管理小组每日巡视产房2~3次,了解改善方案的实施情况;定期安排护理技能考核;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对于操作不规范或考核不通过者,落实明确惩罚的措施。

(4)处理:产房质量管理小组对改善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检讨和总结,将有效的措施纳入到管理规范中,使其标准化;同时,将检查阶段发现的不足以及问题点提出,并纳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进行持续改善[5]。

1.3 护理评价标准

(1)观察两组分娩结局,统计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产褥期感染情况;(2)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产妇对护理的满意情况,对护理技能、服务态度、护理质量等方面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产妇对产房的护理工作越满意;(3)统计两组收到的投诉件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实验数据,以(%)的形式表达计数数据,用χ2检验;以(±s)的形式表达计量数据,行t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分娩结局比较

从表1可知,实验组在PDCA循环管理下,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产褥期感染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分娩结局比较[n(%)]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投诉情况比较

从表2可知,实验组产妇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更高;实验组收到的投诉件数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投诉情况比较[±s, n(%)]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投诉情况比较[±s, n(%)]

组别 n 护理满意度评分 投诉件数实验组 33 93.24±1.95 1(3.03)参照组 33 87.65±1.42 8(24.24)t/χ2 13.3122 6.3041 P 0.0000 0.0120

3 讨论

产妇即将分娩时,往往情况紧急,产房护理人员需要立即采取护理措施,做好接生准备[6]。在复杂的分娩过程中,产妇的生命体征随时可能出现波动甚至恶化,具有诸多不确定性,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水平的护理技能和高度责任感应对突发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产妇安全分娩。若处理不当,可导致产妇出现多种并发症,引起预后不良,甚至危及到母婴生命安全。产房护理质量保证对产妇安全分娩意义重大,提高产房护理质量是产妇以及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7]。

为提高产房护理质量,产科实施了PDCA循环管理法。PDCA循环管理法作为质量全面管理的方法依据,被广泛应用于多个生产领域。在本次研究中,科室成立产房质量管理小组,根据影响产房护理质量的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改善方案。通过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在实际工作中重视细节,做好与产妇及其家属的沟通,避免护理纠纷,同时,专业技能的提高有利于更好的服务于产妇,减少分娩并发症,改善分娩结局质量管理小组。在检查阶段加强日常巡视,有利于发现方案执行中的问题点,并及时纠正。通过考核和明确的奖惩制度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加强团队凝聚力。最后,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将有效的措施标准化,使产房护理系统更加完善,并将新的问题纳入新一轮的循环管理中,保证了产房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8]。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分娩结局明显好于参照组,且产妇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明显好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产房管理中,实行PDCA循环管理法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举措,能够改善分娩结局,缓和护患关系。

猜你喜欢

产房产妇护理人员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生孩子的时候能在产房吃饭吗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产房外的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