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的物流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2021-07-05吕丽静

物流科技 2021年2期

吕丽静

摘  要:文章首先阐述国家和社会层面肯定“赛教学融合”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国内外“赛教学融合”进行分析,梳理出文章研究的重点是针对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设计合理的竞赛内容,融入到《物流实务》课程中,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以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通过分析学校物流课程教学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对《物流实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最后进行教学模式的检验和反思。

关键词:赛教学融合;物流人才培养;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affirms the necessity of“match teaching integration”at the national and social levels, and then analyzes then“match teaching integration”at home and abroad, and sorts out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for logistics majors, and the design is reasonable. The content of the competition is integrated into the“logistics practice”course to cultivate compound logistics talents. Taking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of our school as an example,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gistics course teaching in our school, we can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arry out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logistics practice”course, and finally conduct the inspect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 teaching mode.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competition and teaching; training of logistics talents; course teaching mode

1  背  景

1.1  国家重视物流技能大赛。2019年4月李克强强调要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让更多有志青年在创造社会财富中实现人生价值。2019年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该计划强调了技能大赛应作为检验高职院校办学成果的重要内容,支持职业院校对获得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奖项的选手和指导教师予以奖励。

1.2  企业需要与学校培养脱轨。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都不是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基本都是按学科体系或者能力导向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这与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不对等。物流管理专业也存在这种现象,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胜任企业的岗位需求,学生到企业后,需要重新学习该企业的岗位知识,因此可以通过竞赛的形式前置課程到来解决这个问题。

综上所述,国家层面非常肯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学生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企业与学校之间可以通过赛教结合的方式来培养人才,因此研究“赛教学融合”的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2  赛、教、学融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Galbraith J M[1]研究在小班教学中,教师可以为个人量身定制材料和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和促进学生参与各类领域的竞赛,可以提高教学效果。?魻zpolat, Koray Chen[2]等人通过分小组让学生参与到指定的项目,并让小组进行竞赛的形式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研究,学生自主查找资料的自我学习能力明显增强。May O W, Cole L G[3]通过举办“Peds Cup”的比赛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对患者护理知识的学习、应用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在受控环境中学习,并使模拟体验成为积极的体验,结果显示竞赛的形式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

2.2  国内研究现状。赵淑芳[4]从国家、高校、学生三个角度论述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提倡相关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教、赛、学”三位一体化教学活动。吴传良、王建华[5]以地方型本科院校物流专业为例,阐述学科竞赛对于培养复合实战型物流人才的必要性,并遴选出物流相关专业学生参与学科与技能竞赛的项目;提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培养复合实战型物流人才的实施路径。陈东清、朱东红[6]利用中介效应分析理论,分析学科竞赛在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探索基于学科竞赛视角下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章欢乐[7]的研究表明竞赛对学风建设确实产生了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综上所述,国内和国外都有学者对竞赛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以及竞赛是否能带动教师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是,针对物流专业,如何通过校企合作,设计合理的竞赛内容,如何把竞赛知识点融入到课程,并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来促进比赛效果,这些领域的研究还是比较欠缺的,所以本课题主要与企业合作,共同研究如何“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最终与企业一起完成《物流实务》课程内容的开发和设计,达到共同育人的目的。

3  学校物流课程教学的现状

“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的模式既是优化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也是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更是高职院校提升综合实力、寻求更大发展的内在需要。但是,由于观念、政策、体制等的限制,目前学校“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3.1  未开展“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的培养方式。学校物流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都未将“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考虑进去,而且很多课程的设计并未在合理性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基本沿用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培养人才,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性不够强,特别是去参加省级比赛时,暴露了学生动手实操能力差,同时也折射出本专业对于物流竞赛的人才培养工作做得不够好。

3.2  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特别是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学习积极性很低,相比之下,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喜欢动手实操课。因此学院需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增加实践课课时,并需要通过“赛教学融合”、“以赛促学”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  本专业的单一课程未能覆盖所有竞赛知识点。广东省高职物流技能竞赛主要通过对仓储配送业务模拟,侧重于物流仓储与配送方案制定、优化和实施,主要涉及《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设施设备运用》、《物流信息管理》、《运输管理》等课程相关教学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学习与训练。学校虽然已开设这四门专业课,但是并没有将这四门课融合起来开设一门专门针对物流竞赛的课程,为此,需要探索如何建设赛教学融合的《物流实务》课程,并将物流竞赛的各个知识点融合进去。

3.4  本专业与企业未开展赛教结合的模式。对于企业而言,希望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就能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可以跟企业探讨如何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通过共建课程,且以比赛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也方便企业能挑选更合适的物流人才。

4  《物流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

4.1  教师教学方法改革。以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据,以科学教育理念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兼顾其职业素养、价值观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扮演辅导者的角色。采用“项目化引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践基地,通过开设《物流实务》课程,将技能竞赛的内容和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编写相关的校本教材,在内容上,重点突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训练学生要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对企业岗位业务流程的认识,这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通过与企业合作,促进“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

4.2  课程内容改革。结合物流专业技能和校内外各类竞赛项目,分解物流竞赛的各个知识点和技能点,结合企业岗位需求,整合到《物流实务》课程中,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项目组织教学,并编写对应的校本教材,开展项目化教学,如表1所示。

4.3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物流实务》课程在考核时应放弃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可以通过比赛成绩来替代。因为参加广东省物流技能竞赛的学生人数有限,因此与企业一起在校内举办相關赛项,该赛项的成绩作为学生的课程成绩,在此过程中也为企业挑选人才提供便利。

5  教学模式的检验

5.1  助学生个人成长。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赛、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团队比赛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与企业共同开展校内物流技能大赛,提前把企业岗位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输送给学生,可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获得了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该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能促进学生个人全面发展,更适合当代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5.2  企业反馈良好。赛、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企业参与进来,根据企业作业流程和企业的岗位需求来设计校内物流技能大赛,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给学生进行授课,课程考核利用比赛的方式进行,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向学生输送企业的文化以及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通过比赛,企业可以挑选优秀的学生,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也可以选择企业作为自己的实习单位。本校与顺丰速运(东莞)有限公司合作,通过赛、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企业需要的物流人才,已完成了一期的人才培养,企业反馈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更符合企业的需求,学生综合能力会更强,而且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也会更高。

6  反思与改进

6.1  教学应考虑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学生作为个体,有各自的特性,该教学模式只考虑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共性,后期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各位学生对未来就业岗位的需求来设置教学内容。

6.2  考核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有待加强。因为通过比赛来考核学生,需要制定一套详细的比赛考核方案,既要突出知识的重要性,也要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每一门课程,课程考核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仅是对课程设计的完善,更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认可,因此要制定一套有效的考核方案来保证考核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6.3  教材需更新。因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现有的教材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学校在实验过程中是结合各科教材讲义和企业内部讲义来进行教学的,没有系统性,学生接受起来有点吃力,后期需要与企业共同开发教材,让学生能够拿到合适的教材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  Galbraith J M. Using Student Competition Field Trips to Increas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 Life Sciences Education, 2012,41(1):54-58.

[2]  ?魻zpolat, Koray Chen, Yuwen Hales, et al. Using Contests to Provide Business Students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Humanitarian Logistics: PSAid Example.[J]. Decision Sciences Journal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2015,12(4):269-285.

[3]  May O W, Cole L G. Peds Cup: An Innovative Simulation Competition to Improve Learning[J]. Clinical Simulation in Nursing, 2014,10(10):503-506.

[4] 赵淑芳.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以赛促教”教学模式探索[J]. 法制与社会,2016(2):230-231.

[5] 吴传良,王建华. 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培养复合实战型物流人才[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1):167-168.

[6] 陈东清,朱东红. 基于学科竞赛视角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实践[J]. 物流技术,2017(4):179-183.

[7] 章欢乐. 以赛促学对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J]. 教育现代化,2017(7):111-112.

[8] 王杰. 《医药商品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引入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5):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