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输血系统在手术室输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1-07-03阮峥潘丽李强王韵暄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血制品页面手术室

阮峥,潘丽,李强,王韵暄

吉林省一汽总医院输血科,吉林长春 130011

手术室输血是依照术中患者病情需要与失血情况进行输注,以防止低血容性休克的出现[1-2]。近年来,国内时常出现输血事故,且手术室为输血差错主要发生区域[3-4]。而输血差错的出现,轻者影响临床疗效,重则危及患者生命安全[5]。因此,手术室输血管理的强化十分必要。随着医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常规输血系统已难以满足临床需要。因此,该科室建立信息化输血系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输血系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以促使输血管理质量的提升。为验证在手术室输血管理中信息化输血系统的运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9 月—2018 年9 月该院运用信息化输血系统前收治的术中输血患者75 例归入对照组,选取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该院中运用信息化输血系统后收治的术中输血患者75 例归入观察组。对照组:女31 例,男44 例;年龄36~78 岁,平均(48.29±4.36)岁;其中,股骨干骨折57 例,髋关节置换18 例。观察组:女30 例,男45 例;年龄36~79 岁,平均(48.31±4.38)岁;其中,股骨干骨折56 例,髋关节置换19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所有入组患者均了解且知情研究内容,自愿加入研究。该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输血系统:医师口头提出输血医嘱,手术室巡回护士联系血库备血,并准备《输血知情同意书》;血库执行配血操作后,通知手术室取血;手术室取血人员和血库人员共同进行核对工作,确认信息无误后取血;领血人员和巡回护士及麻醉医师一起核对输血信息,确定无误后进行输血处理。输血期间,巡回护士根据输血详情填写《输血记录单》,在输血完成后,把血袋密封送往血库储存。

观察组运用信息化输血系统:①输血申请:主治医师在电脑医院信息系统“输血申请”界面发送输血申请,系统自动评估是否上传《输血知情同意书》。对首次输血者,系统自动显示医师制定的交叉配血医嘱相关标准,上级医师于电脑医院信息系统“上级审核”页面上填写工号及密码进行审核、签字。审核完成后,系统产生《输血申请单》,输血科电脑平台即显示出该患者的输血申请,此时手术室由有资质的医护人员将患者血标本随“输血申请单”一同送往输血科;输血科接收并核对“输血申请单”及标本后进行备血。②领血确认:配血完成,输血科在电脑上录入配血相合结论后,手术室内电脑医院信息系统自动跳出“领血通知”页面提示,主治医生发送“用血申请”,接着领血人员点击“领血确认”页面,于“患者”框中打钩,“输血前评价”框中填写领血人员工号与密码、患者各生命体征,验证审核成功后,系统开始打印纸质版“取血单”。③领血核对:医护人员赶往输血科,提交“取血单”,输血科于电脑医院信息系统上查看输血袋信息,确定无误后,点击“发血”界面,输入取血护士工号,而后取出输血袋。④领血交接:取血护士与输血科值班人员共同核对患者及血液信息,并在“发血报告单”及“发血登记本上签字”,表示核对完成。⑤输血实施前核对:麻醉医师与巡回护士进入“输血执行”页面,扫描输血袋产品码、患者腕带条码。系统配对成功后,巡回护士在“输血执行”页面填写完整患者输血前体温及输入途径,而后填写麻醉师工号、密码,系统跳出“执行成功”提示后,进行输血。⑥输血期间观察:在输血前、输血约15 min 及输血完成即刻观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并将监测所得数值记录到电脑医院信息系统内。⑦输血后:巡回护士在“输血后”页面再次扫描输血袋产品码,详细记录输血完成时间与弃血量,同时选择消耗输血器数目。⑧血袋回收:术中输血完毕,要将血袋及时送回输血科保存24 h,以备后续发生不良反应后复查。⑨《输血记录单》归档:进入“归档”页面,按下“预览”选项,自动形成《输血记录单》,核查信息无误后,按下“归档”选项。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输血前操作规范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液报废状况,并统计两组输血申请时间。根据《输血技术规范》《手术室输血操作考核标准》中相关内容,评估患者血制品质量、输血装置有无损坏、血制品有效期,同时检查是否完成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输血袋号、血制品剂量与种类、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内容核查,若有其中一项未完成,则视为输血前不规范操作。从医师开始提出输血申请开始记录,一直到执行血制品输注结束,中间时长便为输血申请时间。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输血前操作规范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液报废率对比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输血前操作规范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液报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输血前操作规范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液报废率对比[n(%)]

2.2 两组输血申请时间对比

两组输血申请时间对比,观察组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输血申请时间对比()

表2 两组输血申请时间对比()

3 讨论

输血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命安全,若输血期间发生任何问题,均可引起严重后果[6-7]。相关数据统计[8],临床70.00%输血事故的出现均是由于人为因素而致,而输血管理质量和输血事故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强化手术室输血管理对保证生命安全及治疗效果均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化输血系统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识别供血者血液信息、输血者身份与监测输血前血液相容性,其过程包括在电脑中输入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液信息,确定受血者及供血者相关信息,审核抗体筛查信息与血型,同时选用相容性血液[9]。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组建完善的输血审核、质量管理体系,从配血申请、配血、领血、血制品信息复核等一系列操作期间完成了全程质量监控,可有效减少血制品质量问题及医疗信息错误引起的不良问题,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在建立信息化输血系统时,通过电子交叉配血文件、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可及时检查配血问题、信息错误等问题的出现。通过信息化输血系统,还可完成对患者血型的二次鉴定及抗体筛查,从而避免血型系统不相容现象的出现。信息化输血系统有效融入了输血科系统、输血护理系统、电脑医院信息系统,有效完成了医院各个端口数据间的共享,增加手术室与输血科间的协助能力,实现输血信息共享,提高输血申请效率,有助于输血管理质量的提升。另外,信息化输血系统还带有自动质控点,显著提升了输血申请、配置效率,有效缩短输血治疗等待时间,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该系统还可自动化提取输血期间主要时间点,明显减少手术室医护人员工作量。相较于常规输血系统,信息化输血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工作效率更高,且能及时发现常规输血系统难以发现的输血管理问题,并能减轻输血科及手术室工作量,缩短输血申请时间。该研究中,观察组输血前操作规范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液报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P<0.05)。原因分析:信息化输血系统通过对输血申请、领血确认、领血核查、输血执行前复核等程序的开展,有效规范了手术室医护人员对患者信息、血型、抗体筛查结果的核查工作,避免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信息核查遗漏问题的出现。同时,信息化输血系统还可实现输血申请、领血、患者基本信息等工作流程的标椎化,提高输血科与手术室工作人员输血安全意识与专业操作技能,促使输血前各项操作的有序、规范落实。信息化输血系统通过对输血科、手术室输血申请、领血、血制品应用流程的优化,可有效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事件的出现,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另外,该系统经过对输血管理各环节质量的控制,可有效减少血制品问题的出现,从而促使血液报废率下降。该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输血申请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P<0.05)。信息化输血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对输血申请进行多项自动化操作,可显著减少人工操作量,缩短临床审核时间。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输血管理中信息化输血系统的运用,可实现输血前操作规范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液报废率,提高输血申请效率,具有较好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血制品页面手术室
刷新生活的页面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血制品:白蛋白有望进入提价阶段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血制品:27倍PE的行业值得买吗?
血制品行业 27倍市盈率的血制品行业现在值得买吗?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血小板及冷沉淀输注对创伤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Web安全问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