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江森教授百年诞辰学术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2021-07-0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儿中心主任孔北华教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儿中心主任 孔北华教授
尊敬的各位院士、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敬爱的师母、各位同门、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隆重纪念我们的学科导师江森教授诞辰100周年,缅怀他对妇产科学科和医学教育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传承、弘扬他的大医、大师风范,追思、学习他的崇高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以激励我们奋发有为,不断推进学科建设发展。
首先我谨代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学科对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
江森教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全国著名妇产科学专家和医学教育家,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原妇产科主任。他一生为我国医疗卫生和医学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学识、他的医术、他的人格魅力在医学界树起了一座永远的丰碑。
江森教授,祖籍江西婺源,1921年出生于江苏南通,1948年毕业于东南医学院,1949年10月响应中共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毅然放弃上海优越的环境条件,来到济南,在齐鲁医院执掌妇产科学科半个多世纪,为中国妇产科事业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江森教授,手术精湛,堪称一派。他一生开创了许多妇产科术式,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早在1958年他与山东大学省立医院苏应宽教授主编的我国最早的《妇科手术学》,影响全国。70年代末受国家卫生部委托多次举办子宫颈癌根治术学习班,走遍大江南北手术示范,将山东子宫颈癌根治经验推向全国。当选中国抗癌协会子宫颈癌手术治疗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授予他“中国妇科肿瘤特殊贡献奖”。
江森教授,学识渊博,著作等身。50年代起,面向临床需求,开展临床系列研究,发表学术研究论文300余篇,获得10余项科技进步奖,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70年代,根据山东妇产科临床经验,江森教授与苏应宽教授、徐增祥教授共同主编了《实用妇科学》和《实用产科学》。这是当时全国唯一的大型妇产科学专著,成了几代妇产科人最喜爱的临床实践案头书。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江森教授,治学严谨,学贯中西。50年代起,他先后提出了若干妇产科疾病的命名与分类,特别是他提出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被学界广泛接受,他被任命为中华医学会医学名词委员会妇产科名词审定组组长,为国家医学名词的规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江森教授,教书育人,桃李天下。他坚持教学一线工作,不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1963年他与苏应宽教授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科书《妇产科学》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奠定了改革开放后国家规划教材《妇产科学》的基础。他参加创建了山东大学国家首批妇产科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亲自培养了近60位毕业研究生,多数业已成为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科带头人。
江森教授,学术合作,堪称楷模。江森教授与苏应宽教授合作共事近半个世纪,情谊甚笃,相携相依,互尊互敬,互相谦让,共同铸就了山东大学妇产科学的历史辉煌。苏江二公与宋鸿钊、吴葆桢、郎景和、王世阆等妇产科学界大师的学术友情被学界广为传颂。
江森教授,医德高尚,大爱无疆。他心系患者,敬畏生命,外地出差归来,经常不是先回家而是去病房看望危重的患者。他即使本人病重住院手术期间,才刚刚下地活动,就去医治其他患者。每年大年三十的夜晚,他都例行询问各个病区的值班医生,关注不能回家过年的患者,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位患者。
江森教授,追求真理,矢志不移。他与党同龄,是经历过新旧社会两个时代的老知识分子,虽然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始终无怨无悔,殚精竭虑地日夜工作,多次被评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为共产党员知识分子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江森教授,晚年已是73岁高龄,又创办了《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这是他对中国妇产科学界的又一贡献。作为主编,他不仅要把握每篇文章的学术思想,还要字斟句酌地修改每一份稿件,很多稿件的全文被修红,感动了无数后学。
江森教授,一生追求卓越,业绩显赫,贡献非凡。他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广大医患、师生的高度评价,先后获评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等一大批光荣称号。面对荣誉,他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江森教授一生的真实写照。
江森教授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奋斗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他始终把为医疗卫生和医学教育事业顽强奋斗作为执着的人生追求,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我们纪念江森教授,就要学习他追求真理、追求正义的理想信念;学习他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的崇高品德;学习他刻苦钻研、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学习他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学习他医术求精、德艺双馨的大医品格;学习他甘为人梯、提携后学的大师风范;学习他团结协作、互相成就的宽广胸怀;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这些都是推动我们学科实现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
今天的齐鲁妇产科学科是在江森教授等前辈们奠定的雄厚基础上,经过几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果,我们后来人永远感恩江森教授和每一位妇产科前辈,永远感谢医院、学校、学会和各级政府对我们学科的大力支持,永远感激以郎景和院士为代表的全国妇产科专家对我们学科一直的提携和帮助。
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历史上从未像今天这样更加接近。建设健康中国、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医院、一流学科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江森教授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锐意进取、砥励前行。江森教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谢谢大家。
2021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