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术对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愈合效果与并发症的影响
2021-07-03贾莉莎
贾莉莎 王 郸 张 慧 刘 博
(沈阳市口腔医院手术室,辽宁 沈阳 110000)
伴随交通工具普及,作为临床常见骨折类型的口腔颌面部骨折,其发生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口腔颌面部骨折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骨折,不但影响口腔功能,还可改变面部外形,特别是女性患者,对于面部美观要求较高,而骨折愈合效果欠佳,可影响患者心理健康状态,严重时产生自卑、抑郁心理,对其工作和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2-4]。传统临床上对于口腔颌面部骨折主要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可恢复解剖结构,获得相对理想的手术疗效,但存在术后康复时间长、并发症多、I期愈合率较低等缺陷。相比之下,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术作为一种在国内医疗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产生的手术方式,本身“微创”特点明显,并能加速患者术后康复,满足手术治疗需求。为进一步彰显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术的优越性以及可行性,笔者特运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比较2组应用不同术式(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术VS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愈合效果和并发症指标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纳入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108例,纳入时间为2017年2月-2019年2月。(1)纳入标准:①本组患者经CT等影像学技术检查确诊为口腔颌面部骨折;②无凝血障碍;③术前血压等指标均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且无其他手术禁忌证;④病历档案完整清晰;⑤患者沟通、思考能力均正常,术前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全程配合;(2)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②既往有陈旧性骨折史;③合并免疫系统缺陷和终末期恶性肿瘤;④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⑤孕期女性或有吸毒史等特征人群。以手术方案作为本组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分组标准。对照组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为22-65岁,平均年龄为(42.9±3.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5例,暴力击打13例,高处跌落16例;体质量是20-28kg/m2、,平均体质量是(25.1±1.4)kg/m2。观察组54例男29例,女25例;年龄为23-65岁,平均年龄为(42.8±3.0)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6例,暴力击打12例,高处跌落16例;体质量是21-28kg/m2,平均体质量是(25.4±1.3)kg/m2。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致伤原因以及性别分布等基线资料均相匹配(P>0.05),可作对比。
2 治疗方法:对照组参考切开复位内固定操作规范进行,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取棉垫(注意大小适宜、质地柔软)垫在患者肩膀下,全麻,观察患者实际病情,选择手术入路一般分为颌骨下、口内2种途径。术区消毒、铺巾,对鼻腔插管做好固定处理,避免术中滑脱。以压舌板压住舌体,以甲状腺拉钩将下唇拉开,切开下颌前庭的沟底膜骨膜,以纱布擦拭血液。使用骨膜剥离器剥除骨折处骨膜,暴露骨折断端,调整其咬合关系后,使用若干裁剪成15cm长钢丝和牙弓夹板进行固定。使用持针器栓接患者牙弓夹板,复位骨折断端后,以微型钻头进行钻孔,以螺钉固定,进行全层间断缝合处理。观察组实行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术,全面检查,取仰卧位,经鼻腔插管,实现全身麻醉,沿着耳垂的垂直方向取切口,长度不超过耳垂,若暴露困难可增加辅助切口。对筋膜层、面神经上下颊支均实行钝性分离处理,直至骨折部位,仔细观察咬合关系,调整骨折断端,应用AO微型钛板进行固定处理,若患者骨折断端的伤情复杂,增加AO微型钛板数量,进行联合固定处理。确定固定效果良好、咬合关系正常后,以0.9%氯化钠注射液反复冲洗创口,关闭创口,术毕。
3 观察指标:(1)手术疗效。观察患者术后咬合关系、张口度、伤口愈合情况以及上下切牙之间可容纳范围,评估其手术治疗效果,观察标准为:①咬合关系、张口度均正常,下切牙之间可容纳两横指距离,且伤口为I期愈合,视为基本康复;②咬合基本正常,张口时稍微受限,下切牙之间可容纳仅能容纳1-2横指距离,伤口为I期愈合,视为改善;③咬合异常,张口严重受限,下切牙之间无法容纳1横指距离,视为无效。手术总体有效率=(基本康复+改善)/总人数×100%。(2)愈合效果。术后观察患者软组织肿胀消退时间、骨痂形成时间,评估其康复进程差异。(3)并发症。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并统计组间发生率差异,主要包括咬合功能不佳、神经麻痹、感染、涎瘘、牙髓坏死等。
5 结果
5.1 2组手术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总体有效率96.3%,高于对照组83.3%(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手术总体有效率比较(n,%,n=54)
5.2 2组愈合效果对比:2组患者均54例:观察组患者平均软组织肿胀消退时间是(5.3±1.1)天、骨痂形成时间是(4.2±0.1)周。对照组患者平均软组织肿胀消退时间是(8.4±1.3)天、骨痂形成时间是(5.9±0.3)周。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77、39.504,均P=0.000)。
5.3 2组并发症对比:2组患者均未并发2次骨折、牙髓坏死、涎瘘等严重该并发症,其中观察组(咬合功能不佳1例)并发症发生率是1.9%(1/54),低于对照组(咬合功能不佳3例、神经麻痹2例、感染3例)的并发症发生率14.8%(8/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64,P=0.037)。
讨 论
口腔颌面部骨折,指的是下颌骨骨折、上颌骨骨折、颧骨骨折等,以下颌骨骨折最为多见,多伴发出血、疼痛、肿胀、咬合错乱、面部形状改变以及骨折移位等情况[5-6]。从解剖位置上来讲,下颌骨突出,较其他部位更加容易出现骨折,影响患者面部功能以及面部美观性,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吞咽,因而应探索行之有效、安全性高的手术疗法[7-8]。
既往临床上对于本病主要采取开放式复位联合钢丝结扎内固定疗法,可获得一定疗效,但其并发症多、康复迟缓等弊端也不容忽视。伴随医疗科学技术进步,各种新兴、微创手术方式涌现,为本病患者的外科治疗带来裨益。相较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术有诸多优势,笔者经本次研究充分体会到了如下几种优点:(1)可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恢复下颌活动功能,正常进食,而饮食供能可帮助患者术后早日康复;(2)AO微型钛板具备良好的生物亲和性,即使长期存在于人体内,也不会出现排斥反应,降低手术为局部组织造成的损伤;(3)切口较小,减轻了颌骨局部组织受损程度,减轻了手术应激反应[9]。本研究结果亦反映了上述分析,比如结果5.2:观察组软组织肿胀消退时间和骨痂形成时间均较短,这固然有该组患者并发症少的因素在内,但与患者术后早期正常进食,致使颌骨正常功能恢复时间大大缩短亦存在密切关系。同时,患者术后颌骨骨折愈合早、生活功能康复快,也是手术疗效全面提升的主要原因,结果5.1可佐证。最后,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术作为一种微创术式,不但对机体造成的应激反应较小,且可预防各种并发症,结果5.3提示:观察组中无感染等并发症,这是因为感染与损伤程度、固定稳定性相关,第3磨牙可能是感染并发的主因,术者保留第3磨牙,可增加骨折复位后骨接触面,提高骨折段稳定性,且AO型钛板固定可进一步提高稳定性。付新国等[10]在74例相同类型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即应用了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手术,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的I期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外形恢复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笔者为保证本次研究的新颖度,未就I期治愈率和外形恢复满意度进行比较,并发症是评价手术效果与安全性的关键,因而笔者特别选择了并发症与既往研究结果给进行比较,结果提示付新国等的并发症发生率的观察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5.4%,低于对照组的24.3%)与本研究结果高度一致,进一步证明了该术式用于口腔颌面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安全性。另外,临床医师应用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术时,应注意颌骨骨折类型多样,应根据不同类型骨折选择相应小切口,且尽可能在隐蔽处选择切口,根据皮纹方向选择切口走向,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面部外观。
综上所述,建议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选择微小切口进路坚固内固定术,可改善愈合效果,并积极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