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效果
2021-07-03沈世军
唐 义 沈世军
(兴安界首中西医结合医院,广西 兴安 541306)
在外科医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将其应用于临床,对于髋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头骨折等疾病均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并且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措施更加具有优势。本次研究将15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并分别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58例,入院时间为2017年9月-2018年9月,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先后进行分组处理。观察组79例患者,男41例,女38例,年龄(72.4±4.5)岁,最小65岁,最大84岁;对照组共79例患者,男43例,女36例,年龄(71.8±5.2)岁,最小66岁,最大83岁。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同意,且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2 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严格的身体检查,若存在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相应处理,至患者自身一般情况稳定以后,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1]。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为患者使用联合腰麻、区域阻滞麻醉或是连续硬膜外麻醉,指导患者采用侧卧体位,于患者的后外侧切一小口作为入路,将切口的长度控制在10cm左右。切开皮肤皮下及阔筋膜张肌,将大粗隆后缘的外旋肌作切开处理,向前方牵开臀中肌,将股方肌向远端进行牵拉,直至关节囊得以显露,之后将关节囊切开,使用摆锯在小钻子上1.5cm的位置将患者的股骨颈切断,并将患者的股骨头缓慢取出。髋臼得到显露后首先对其进行清理,之后对其进行磨削直至软骨下骨。对生物型金属杯的角度进行有效调节,并将其打入到髋臼之中,使假体能够与髋臼完全吻合,并使用螺钉对其进行固定[2]。固定结束以后,在最大限度上对患肢进行内旋,促使患者的股骨颈截骨端能够在其它组织切开以后,得到充分的显露,在患者的大转子下方插入股骨撬,将其股骨近端翘起,实现扩髓并对假体柄进行安放。对患者的髋关节进行复位处理,之后逐一检查患者的下肢长度、活动性以及稳定性,接着缝合大粗隆后缘、外旋肌、后关节囊,对引流管进行留置,最后将切口闭合[3]。
3 观察指标:手术时间、失血量、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
4 统计学方法:对SPSS 20.0进行应用,以对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5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30.9±10.4)分钟、失血量为(269.4±55.2)ml、引流量为(198.6±35.5)ml、术后卧床时间为(20.5±3.9)天,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60.1±20.4)分钟、失血量为(280.1±60.6)ml、引流量为(218.7±44.9)ml、术后卧床时间为(60.0±13.4)天,组间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4]。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
讨 论
就目前为止,股骨颈骨折并不具有统一的治疗原则,但是针对老年患者来说,因为其身体素质相对较差,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骨质疏松的情况,所以对其进行相关指标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这一治疗措施进行应用,也就是由医生应用包括金属、陶瓷或是高分子聚乙烯等多方面的不同材料,并以患者自身的形态为根据,进行构造的关节假体植入患者体内,帮助患者对疼痛进行缓解,同时促使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恢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选择是需要以患者的身体状况为依据的,在通常情况下,若患者的身体条件相对较差,则尽量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其开展治疗工作,主要原因在于这一治疗手段能够产生的创伤性较小,且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有利于患者对于治疗进行耐受;而对于身体条件相对较好的患者,则可以选择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开展临床治疗工作,主要原因在于这一治疗手段的创伤性相对较大,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虽然不利于患者进行耐受,其使用年限却能够达到10年之久。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30.9±10.4)分钟、失血量为(269.4±55.2)ml、引流量为(198.6±35.5)ml、术后卧床时间为(20.5±3.9)天,组间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5]。
综上,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术为其进行临床治疗,能够对患者各方面的相关指标均起到改善作用,有利于促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同时还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