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饮合温胆汤治疗痰瘀阻滞型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肌缺血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2021-07-02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3期
关键词:硝酸甘油稳定型丹参

赵 贺

(四平市华大中医院内二科,吉林 四平 134000)

心绞痛是心肌缺血的表现[1]。心绞痛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也叫劳力性心绞痛,是指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劳累、情绪激动、进食过量、天气变化等因素导致冠状动脉的供血量减少,使心肌缺血缺氧加重而引起的心绞痛[2]。缓解心肌缺血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关键[3]。本文主要是研究用丹参饮合温胆汤治疗痰瘀阻滞型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肌缺血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痰瘀阻滞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患有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型为痰瘀阻滞型;临床资料完整;血糖、血压等指标较稳定;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死;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治疗中断。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在对照组中,男女分别有21例和19例,其年龄为43~75岁,平均年龄为(62.62±5.33)岁;其病程为2~12年,平均病程为(7.75±1.33)年。在观察组中,男女分别有22例和18例,其年龄为42~73岁,平均年龄为(63.19±5.22)岁;其病程为2~11年,平均病程为(7.62±1.2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对其进行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聚集、增加心肌收缩力、调脂及改善心肌微循环等治疗,并让其口服丹蒌片(1.5 g/次,3次/d),指导其在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 mg/次。在此基础上,用丹参饮合温胆汤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丹参饮合温胆汤的组方是:丹参20 g,法半夏、竹茹、陈皮各12 g,砂仁(后下)6 g,红花、甘草各5 g,茯苓、枳实各15 g,降香、川芎、延胡索各10 g,瓜蒌30 g。水煎服,每天服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持续的时间及硝酸甘油的用量。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检测样本为血清)的水平。炎症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胱抑素C(Cys-C)。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标志物(检测样本为血清)的水平。心肌缺血标志物包括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持续的时间及硝酸甘油的用量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持续的时间及硝酸甘油的用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硝酸甘油的用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其心绞痛持续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持续的时间及硝酸甘油的用量(±s)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持续的时间及硝酸甘油的用量(±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组别 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次/周) 心绞痛持续的时间(min/次) 硝酸甘油的用量(mg/周)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0) 5.32±0.79 1.79±0.39# 6.28±0.63 2.10±0.37# 4.61±0.82 1.27±0.32#观察组(n=40) 5.27±0.821 0.81±0.11#* 6.19±0.62 1.09±0.19#* 4.57±0.73 0.53±0.29#*

2.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症指标的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ICAM-1及Cys-C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6、TNF-α、ICAM-1和Cys-C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症指标的水平(±s)

表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症指标的水平(±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组别 IL-6(ng/L) TNF-α(ng/L) ICAM-1(ng/L) Cys-C(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0) 31.76±3.17 21.12±2.26# 29.56±3.12 19.39±2.39# 123.32±9.82 69.25±7.61# 1.02±0.08 0.77±0.05#观察组(n=40) 31.56±3.15 16.92±1.72#* 29.65±3.12 16.56±1.63#* 123.56±9.91 52.99±6.39#* 1.02±0.07 0.53±0.03#*

2.3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标志物的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MA、HCY及MIF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MA、HCY和MIF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标志物的水平(±s)

表3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标志物的水平(±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组别 IMA(μg/L) HCY(μmol/L) MIF(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0 41.37±4.21 26.03±2.79# 46.29±4.31 32.64±3.24# 108.01±9.21 97.97±8.35#观察组(n=40) 41.53±4.39 20.83±2.69#* 46.33±4.29 26.83±3.05#* 107.93±9.65 86.67±7.71#*

3 讨论

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缺血有关。因此,改善心肌缺血在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临床上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主要是进行抗心绞痛、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聚集及改善心肌微循环等治疗。硝酸甘油是临床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的常用药。此药在使用的过程中常需要通过增加剂量来提高药效,而短时间内大量使用此药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4]。稳定型心绞痛与中医学中的“胸痹”、“心痛”类似,其病机为“阳微阴弦”,中医证型多为痰瘀阻滞型。痰瘀阻滞型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主要是气血、阴阳亏虚,心脉失养,痰浊、瘀血等阻滞心脉,不通则痛[5]。痰浊、瘀血的病理产物为血浊,血浊附着于脉道可引起脉道不畅,导致心痛的发生。这一发病过程类似于西医理论中由血液流变学异常、血脂异常等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医主张以散瘀化痰为主要原则治疗痰瘀阻滞型稳定型心绞痛。丹参饮为活血化瘀剂,温胆汤为理气化痰剂。在本研究所用的丹参饮合温胆汤中,丹参、红花、降香、延胡索可活血、祛瘀、止痛,法半夏、竹茹、川芎、枳实、瓜蒌可化痰,砂仁、陈皮可行气理气,茯苓可化湿,甘草可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共奏散瘀化痰、理气通络之功。本文观察指标中的炎症指标和心肌缺血标志物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心肌缺血的程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原因,而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的过程中,IL-6可提高心肌黏附因子的表达水平,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促进血小板聚集;TNF-α可对脂质的降解起到阻碍作用,并对血管壁造成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Cys-C可减少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促进血管壁重构,加重冠状动脉病变;ICAM-1可使炎性因子黏附在受损血管壁的表面,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加剧。当心肌缺血发作时,氧自由基等物质可对血清白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造成破坏,导致白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使之与过渡金属离子的结合能力下降,进而可产生IMA。IMA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心肌缺血标志物,可用于监测早期心肌缺血。HCY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引起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HCY水平的升高是引起心肌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MIF可使巨噬细胞固定在炎症病灶内,激活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通过检测血液中MIF的水平能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持续的时间、硝酸甘油的用量、各项炎症指标(包括IL-6、TNF-α、ICAM-1和Cys-C)及心肌缺血标志物(包括IMA、HCY和MIF)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丹参饮合温胆汤在改善心绞痛、减轻炎症反应及心肌缺血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在对痰瘀阻滞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丹参饮合温胆汤对其进行治疗能显著缓解其心绞痛的症状,减轻其炎症反应和心肌缺血的程度。

猜你喜欢

硝酸甘油稳定型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