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加强成本与费用控制的方法
2021-06-30张红霞
张红霞
成本与费用是企业经营收入的重要抵减项,如果不能加以有效控制,对于企业经营利润的提高、经营绩效的改善都会产生十分负面的影响,甚至很多企业的财务困境并不是单纯地由于营业收入不足导致的,反而是由于实现单位营业收入的成本、费用过高引发的。因此,企业的管理者要将成本与费用的管控提升到企业长期经营发展的规划之内,采取合理方式对企业成本与费用实施有效管控,特别是在当前实体经济领域的行业盈利能力普遍出现下滑的宏观环境下,企业管理者注重对成本与费用进行控制具有更为突出的现实意义。鉴于当前我国很多企业的成本与费用控制还存在诸多不尽完善的方面,笔者在文中将对此进行分析,同时深入到方法层面的讨论。
一、引言
在新时期“双循环”的宏观背景下,国内各项资源要素的流动频率明显加快,同时伴随着我国市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使得我国很多行业企业不仅面临着稀缺的资源要素的瓶颈,而且还面临着行业竞争壁垒逐步降低,传统的盈利空间不断被行业竞争对手压缩的状况,这一困境在当前实体经济盈利水平普遍下降的背景下更为突出。基于此,企业的管理者要积极寻求合理的解决途径。当前,在产业转型升级难以在短时间内较快完成、行业传统的利润空间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环境中,通过合理的途径控制企业的成本与费用也可以成为企业管理者利用的有效手段。
对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而言,采取有效方法加强成本与费用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首先,成本与费用管理的强化是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途径。企业价值与企业现金流量密切相关,简单而言就是企业现金流量的折现值,加强对成本与费用的管控,有助于降低现金流出量,在企业现金流入量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现金流出量的降低可以在无形中提高企业现金净流量,从而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这对于企业的外部融资、投资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正向影响。其次,加强企业成本与费用的控制有利于推升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成本与费用的管控不仅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之一,特别是对于某些大型企业集团而言,其生产活动与经营范围可能涉及到多个行业的众多领域,所产生的成本与费用不仅条目复杂,而且在费用流动上也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加之企业成本与费用的产生关系到企业各个相关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如果成本与费用能够得到合理控制,则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将会得到改善。第三,有利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成本与费用是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负担,这对于规模较大的传统行业企业更是如此,如果能够寻求到合理的途径对企业的成本与费用进行控制,对于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使企业尽快适应新形势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将重点探析加强企业成本与费用控制的途径。
二、企业成本与费用控制有待完善方面的分析
(一)成本与费用控制手段有待完善
既然成本与费用的发生可能会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生产经营流程的环节,那么,就应当采取多样性的方法对成本与费用进行合理管控,这样才能提高成本与费用控制的针对性。但是从目前的企业管理现状来看,企业进行成本与费用的控制并没有实现部门之间的联动,甚至还会出现某些部门为了部门绩效考核指标的完成,通过不合理的内部转移定价等方式将本部门相关的成本与费用通过产品与服务的流动转嫁给其他部门,这样部门之间“割裂”式的成本与费用管理体系显然只会对成本与费用产生的上游部门有利,而对于相关的下游部门,甚至是企业整体而言,都不会产生成本与费用管理的相应价值,甚至还会产生损害作用。除了缺乏联动性的管理手段之外,目前很多企业的成本与费用的管理的主要职责仍然是归属于财务部门,但问题在于,财务部门确实可以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部门报送的各种材料对成本与费用的发生额进行核算与归集,但无法真正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经营活动的各个流程,从而就难以实现对成本与费用进行合理分配,最终导致对各部门的成本与费用的考核失去一定的公平性,从而制约了部门之间管理成本与费用的积极性。
(二)成本与费用控制评价有待完善
对各部门的成本与费用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并最终与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直接挂钩是当前很多企业普遍采用的成本与费用控制评价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部门管理者关注本部門成本与费用控制的热情,但从长期来看,这种方法的科学性仍有待完善。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述,如果不能合理地将归集的成本与费用科学地分配到各个部门,那么成本与费用控制评价的结果就会有失公平,最终损害成本与费用控制的效果。另一方面,如果只关注成本与费用发生的后果,而忽视了成本与费用变动的趋势,同样不利于提高各部门之间改善成本与费用控制现状的积极性。具体而言,诸如固定资产存量较高的部门而言,其固定成本总额通常偏大,而固定成本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又难以降低,此外,某些部门的成本与费用发生额虽然总体较高,但就趋势而言,表现出了逐步下降的趋势,这一趋势以及部门之间成本与费用结构之间的差异也应当被企业管理者关注,但当前很多企业在进行部门成本与费用控制评价时,只是关注统计期间内的总额,而不重视成本与费用的动态变化,这样不利于改善企业成本与费用的控制。
(三)生产经营的规范程度不足
成本与费用的发生除了与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关职务,还与企业各部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不合理浪费有关。而这种浪费现象通常情况下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的规范程度不足密切相关。具体而言,很多企业在规范制度建设方面存在漏洞,当前很多行业的生产公益流程、生产设备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企业的相关规范制度却没有进行及时更新,这使得部门的生产经营规范仍然是按照原有的制度进行,但企业内部的生产环境与外部市场竞争环境已经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这一矛盾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制度性漏洞,从而为不合理的成本与费用的发生提供了空间。
三、加强成本与费用控制的方法分析
(一)完善成本与费用的控制手段
完善成本与费用的控制手段,可以从量方面着手,第一,推动部门之间成本与费用管理的联动性。这方面可以参考责任成本法进行完善,具体而言,对于归集的成本与费用按照成本动因进行分配,对于直接成本,则可以直接分配到某一具体的部门,对于间接费用,则可以根据成本动因向部门进行分配,同时,如果企业存在内部市场,管理者则应当召集相关部门进行讨论,制定出合理的内部转移定价以及内部成本分摊方法,防止上游部门借助不合理的内部转移定价转嫁成本与费用。第二,建立业财融合制度。通过业财融合平台,财务人员可以深入业务部门了解其生产经营流程,这对于从财务角度制定出合理的成本费用管理与分摊方法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业务部门也可以借此接触到财务部门预期的成本管理目标,从而提高其成本管理的针对性。
(二)完善成本與费用控制评价
成本与费用控制评价的公平性是激发部门提高成本费用管理积极性的重要制度。要做到这一点,企业管理者要注重两个方面,第一,要摸清成本与费用发生的环节。具体是指在控制效果评价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首先要明确哪些成本与费用具体属于哪些部门,对于直接成本要进行追溯,对于联合成本要进行科学分摊,而不能仅仅通过财务部门核算出来的数字对各部门的成本费用管理绩效进行粗糙的评价,而是应该结合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工具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同时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各部门管理者的意见,将其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否则将会因为成本与费用控制评价结果有失公平而损害评价目标。第二,从动态的视角进行评价。正如上文所言,某些部门的成本与费用总额虽然较大,但应当关注到其成本与费用的变化趋势究竟是在增加还是减少,如果成本与费用的总体趋势正在减少,虽然总额较大,但也应当将这种情况视为该部门成本与费用控制是有效的,或者在评价过程中将这种情况赋予较高的正向权重,而不应该仅盲目地关注成本与费用的总量。
(三)规范生产经营制度
因生产经营不规范而造成的浪费是引发企业成本与费用不合理增长的重要诱因,因此,企业管理者不应该仅仅从财务的角度注重成本与费用的控制,也要从生产经营的角度对成本与费用进行管理。具体而言,企业管理者要根据生产经营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关制度,有效规避相关制度发展滞后产生的漏洞,这样有利于从制度层面减少不合理的成本与费用的发生,为强化成本与费用的管理作出贡献。此外,应当从制度层面约束管理层不合理的在职消费,诸如豪华的办公场所等等。管理者过度的在职消费是企业成本与费用高企的重要来源,因此,企业应当完善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制度,将管理层的在职消费约束在合理的范围内,抑制其过度在职消费,节约成本与费用。
四、结语
企业成本与费用的控制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方面,特别是在当前企业经营存在一定的困境的环境中,成本领先战略成为缓解企业财务困境的重要途径。但我国企业的成本与费用管理还存在某些方面值得完善,其一是成本与费用的控制手段;其二是成本与费用的评价方法;其三是生产经营制度的规范性。为了推进企业成本与费用控制质量的提高,笔者提出了一些方法,比如增强成本与费用控制的部门联动性、推进业财融合建设、完善成本费用分配方法、提高成本与费用控制评价的动态性、完善生产经营规范等。
(作者单位:上海倍达福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