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企业内部审计质量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1-06-30姜春梅

今日财富 2021年13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部门财务

姜春梅

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经营环境,对制造企业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工作作为现代制造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对提升制造企业管理水平、提高风险抵抗力、增强竞争力和保障企业健康、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制造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并从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独立性、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提高、推广信息化审计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制造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具体措施,以期能为制造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目前面临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我国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正在转型,现代制造企业不仅要全力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还要加强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建设。本文从独立性、人员素质、内部环境对内审的认知及审计方法四个方面对制造企业内部审计质量问题进行探讨。内部审计工作是制造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和提升企业组织运行效率的有效保证,因此,制造企业加强内部审计对企业日常运营、内部管理等的监督和评价,提升制造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制造企业内部审计概述及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的必要性

(一)制造企业内部审计概述

内部审计职责在于通过对企业日常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流程、风险管理、各项财务报表及管理报表进行监督与核查,查错防弊;对核查过程中发现的各项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分析,透过问题去追溯本质、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督促整改,以提升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全面评估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让公司管理层系统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实现目标。

(二)制造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1.有助于企业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内部审计质量是衡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结果是否有效的主要指标,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可预防舞弊、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以确保组织正常运营,保证实现公司目标。

2.有助于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确保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内部审计是依照相应的标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环节进行全流程审查,并借助各类指标,通过审计程序进行分析审查,正确评价经营业绩,提出整改意见,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通过核对企业账务明细,找出差错并分析,提出整改建议,督促财务部门加强基础管控,确保企业财产物资安全与完整。

3.有助于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内部审计可直接反映出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合规,通过内部审计执行的各项审计程序,审查企业内部制度的完善性,制定的各项目标可行性,计划的可落实性,并对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利于企业领导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二、制造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制造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较弱

内部审计是企业的内设机构,我国制造企业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将内部审计部门划归总经理等管理层负责,因管理层对企业运营情况、经营结果等负责,而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揭示的风险大都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如果管理层干涉或者内部审计部门代替管理层行使职责,审计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将受影响。也有部分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隶属财务部等其他管理部门,因审计部门所处层级较低,权利不充分,使其工作开展不顺,审计结果质量不高、缺乏权威性;再者这些部门有时为了节约成本,在人员配备上会产生兼任,从而形成利益关系,影响审计结果的公正性。

(二)制造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制造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审计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对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要求不仅是财务、审计专业能力,还要熟悉信息系统、了解管理的基本原则等。现阶段,我国制造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一是抽调财务人员,一般情况下,该类人员具有一定的财务专业知识,相对来讲比较擅长财务方面的审计工作,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有一定的了解,但缺少审计思路、缺乏审计访谈及沟通技巧等审计专业技能;二是外聘有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经验的人员,这类人员熟悉财务审计、了解内部审计程序,但缺少对企业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等整体、深入的了解及认识;三是招聘财务、审计类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该部分人员尚处于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阶段。再者,内部审计工作不像财务核算工作一样有较强的规则性,加之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的定位不恰当,导致内部审计人员在岗时间普遍较短,其审计能力参差不齐,导致内部审计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影响了内部审计质量。

(三)制造企业对内部审计及其重要性认识不足

制造企业未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仍存在较大偏差,一是部分公司认为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是为了应付外部监督检查的,未意识到内部审计对改善企业治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二是部分公司管理层漠视内部审计结果,未能正确认识到内部审计也是企业的管理和服务部门,同样可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为企业创造价值,不能给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限制了內部审计工作的范围,影响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内部审计质量;三是被审计部门或人员认为内部审计就是否定他们的工作并进行考核,配合度较差,致使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不畅。由于企业中存在这些认识上的偏颇,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不力,也因此难以引进优秀的人才,使内部审计结果无法获得管理层的信任,终而循环,内部审计处于无效境地。

(四)制造企业内部审计方法落后

制造企业对内部审计机构的定位依然在利用传统手工、现场审计手段,按部就班的执行审计程序,将工作定位于应付工作、例行公事地完成审计项目,仅仅是为了审计而审计,没有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会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由于内部审计人员主要以财务人员为主,专业知识的局限性较大,当前大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仍以财务审计为主,未充分借鉴和应用先进的审计方法,如统计抽样调查法、审计重要性水平确定法等,审计方法和手段较为落后,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求。

三、提高制造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对策

(一)保证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的独立性

制造企业应当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由董事会直接领导,这是内部审计部门设置的主要方式。在这种设置方式下,内部审计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其管理服务的作用才能有所削弱,才能在尽可能降低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保持其客观性;内部审计部门才能配备专职审计人员,审计人员才能独立行使职权,客观公正的分析问题、评价业绩、出具审计建议,在问题的整改监督上坚持原则,进而提升内部审计质量。

(二)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内部审计团队在制造企业治理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而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审计质量,企业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调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准入门槛。比如财务转岗的人员至少应是三年以上财务主管经验;外聘会计师事务所经验的人员时至少应有两年以上独立带队开展项目审计的经验;应届大学生入职的条件就需要在其资格证书的获取情况、在校期间相关专业的成绩等方面设置入职条件。二是根据公司审计项目类别配备审计人员。比如重大或重点检查类项目,该类项目具有高管理需求的特点,项目审计成员在专业配置上不仅要根据项目特点配置财务、审计专业以外的相关专业的人员,如信息化专业人员,还需要配置见解深入、判断力及分析强的管理人员;如常规审计类项目,该类项目具有低管理需求的特点,在人员配置上则可偏重于企业内部转岗的财务人员等。三是增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内外部培训力度。公司内部方面应当加强审计人员与其他部门间的交流沟通,多参与其他部门的专业性培训,多参与其他部门的会议,全面学习、了解公司业务;外部方面,多参加审计方面、财务方面、管理方面的培训,全面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能力。

(三)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

制造企业高层应从现代企业治理角度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为其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技术、经济、人力等条件,重视并善于使用内部审计报告,以提高审计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部门保持持续的高度关注,在人才方面,通过提高审计部门在企业管理中位置,吸引内部人才;通过企业人力资源及福利政策的一定倾斜,吸引外部人才;通过打开与拓宽企业审计人员内部职业通道,如专业通道、管理通道,留住优秀的审计人员。在管理协同方面,可提升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有效合作,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财务审计、防舞弊审计等工作中深度合作,更好的实现审计目的;增加企业内部其他管理部门、业务部门的协同意识,提升参与内部审计工作的积极性,极大程度弥补内部审计资源及审计人员自身知识、技能、经验上的不足,提升审计质量。总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被重视,审计权利和职责才能有效执行,审计工作质量才会提升。

(四)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力度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制造企业为提升管理水平,加强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使企业管理模式发生了变化,这对内部审计工作来讲是挑战也是机遇。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首先应参与企业信息化建设,了解信息管理系统实施的目的,了解系統管理的节点及风险,在系统实施前加入内部审计的诉求;其次通过信息技术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等,站在全局、系统的角度上,对风险要素进行动态、系统评价,对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风险,降低风险,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及质量。

四、结语

总之,制造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本文阐述了制造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确保达成企业目标。

(作者单位:海联金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部门财务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