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供应链中断风险的应急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1-06-29周伟良孙家军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断供应链应急

姜 婷,周伟良,孙家军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人为事件或自然灾害造成的中断会对供应链产生巨大负面影响。管理并控制供应链中断风险是企业的关键能力之一,有助于在日益动荡和不可预测的市场中提升竞争力。2020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导致全球供应链形成鲁棒性破裂,引发供给侧中断叠加需求侧疲软的市场流动性困难。Euler Hermes公司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高达94%的受访公司在疫情期间出现了供应链中断。在经历了不确定性极大的时期和前所未有的冲击之后,中国的抗疫斗争与复工复产取得了众所瞩目的成绩,成为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器”和“避风港”。2020年12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十四五”开局起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管控供应链中断风险,内外兼顾巩固供应链稳定性和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我国把握全球供应链重构机遇的重要抓手,对推动经济中长期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面向供应链中断(Supply Chain Disruption,简称SCD)的研究在减轻风险和改善供应链绩效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马卫民等从同时考虑供应端节点中断可能性、需求端数量波动性的角度,设计了由供应点、中转点以及需求点组成的可靠供应链网络。Jabbar Zadeh等提出了一种应对供应链中断风险的反应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闭环供应链网络的随机鲁棒优化模型。Namdart等研究了在供应链中断情况下,如何运用采购策略来保持供应链的弹性。单汨源等分析了风险中性情况下,由制造商和损失规避型零售商构成的二级供应链最优策略。卢梦飞等将应急策略融入中断风险下的供应链模型研究和网络设计。杨洋等采用扎根理论,构建了供应链全面恢复机制的理论框架。由已有文献总结可知,目前应对供应链中断风险一般有事前防御、事中控制以及事后应急三种形式,将三者融合研究较少;侧重从供应链静态资源方面着手,从供应链动态能力角度进行探讨较少。本文结合动态能力理论,将应对供应链中断风险的事前、事中、事后阶段作为整体进行研究,构建了面向供应链中断风险的应急能力图谱。在此基础上,提出供应链中断应急能力提升路径的政策建议。

一、研究对象界定

供应链管理和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由来已久,但供应链风险管理近二十年才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吴军等、宋华等对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刘学元等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供应链质量风险管理与企业质量绩效的关系。为了描述不同供应链风险的特征,许多组织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了细分(如图1所示),纵轴表示风险发生的概率,横轴表示风险带来影响的破坏程度。据此,供应链风险被划为四个象限:低概率低影响(LL)风险被放置在左下角象限,不受关注;对于高概率低影响(HL)风险和高概率高影响(HH)风险,大多数组织都有计划和措施进行应对;对于低概率高影响(LH)风险,公司或政府应对经验不足,容易造成中断事件无法被及时识别并处理,产生破坏性后果。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供应链环境下的中断风险,属于低概率高影响(LH)象限。

图1 供应链风险的四个象限

二、供应链中断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一)供应链中断风险应对思路分析

供应链中断风险(Supply Chain Disruption Risk,简称SCDR)是一种低概率高影响风险,其传播原理及对供应链性能的影响,可以用涟漪效应进行描述。为控制涟漪效应,研究者从管理科学、运筹学、系统动力学和控制理论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方法。2018年,Dolgui和Ivanov等人提出了涟漪效应的控制框架,主要是由弹性、冗余、鲁棒性和灵活性四个元素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涟漪效应的控制框架

其中,供应链弹性描述了处理风险事件后果、恢复正常运行或在中断后恢复到新的更理想状态的能力。鲁棒性是指供应链在内部或外部中断的情况下保持其功能的能力。灵活性是指系统为应对供应链内部和外部中断,根据情况调整和改变过程和结构的能力。弹性供应链的构建基于冗余,同时保证了供应链的鲁棒性和灵活性。在发生供应链中断时,可以通过主动或者被动策略保持供应链的弹性。主动策略是中断之前采取行动以缓解中断风险的策略,无论是否发生中断,都会产生行动的成本。被动策略是只有在发生中断时才采取行动的策略。总之,应对供应链中断风险要关注并控制涟漪效应,应对的重点是建立弹性供应链。

(二)供应链动态能力分析

供应链弹性由两个相辅相成的要素组成:①抵抗能力,即系统通过完全避免或减少中断以降低中断影响的能力;②恢复能力,即系统一旦发生中断,恢复并稳定供应链功能的能力。供应链动态能力是在供应链弹性基础上衍生而来的。王天雨将供应链的动态能力定义为供应链网络上的节点企业通过识别机会与风险,与供应链其他成员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对供应链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和重构的运营操作能力。关于供应链动态能力的构成有很多研究,本文将主要文献提出的供应链弹性构成元素总结如表1所示。

表1 供应链弹性构成元素

三、面向供应链中断风险的应急能力图谱构建

供应链中断事件具有突发性特点,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减弱或消除中断影响。应对供应链中断风险要整合资源,选择策略,着力提升供应链的应急能力。图谱(Graph)一词来源于情报学,是指采用直观且易于理解的方式描述资源及其载体,挖掘、推理、分析并显示资源及相互关系。本文基于该词的内在逻辑,构建了面向供应链中断风险的应急能力图谱,如图3所示。

图3 面向供应链中断风险的应急能力图谱

(一)储备能力

储备能力是指在供应链中断时保留用于生产或运输的能力。企业可通过提高储备能力来应对供应链中断风险,包括建立冗余库存、冗余产能和增加替代供应商等。由于这些策略只能在发生供应链中断的罕见情况下发生作用,因此提升储备能力的同时也会推高成本、降低利润。管理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不侵蚀利润的情况下降低供应链中断风险,在不同的风险水平下获得尽可能高的利润。为合理评估储备能力,须考虑不同中断风险水平、不同中断持续时间下相应储备能力的成本因素。

(二)响应能力

响应能力指有目的地、及时和充分地应对供应链中断的能力。供应链中断响应能力可通过培养精益思维、提高供应链敏捷性进行提升,如使用实时需求数据来提高市场敏感性,允许对不可预测和波动的最终客户需求作出快速反应。精益思维可以使得流程更有效,同时消除链中的浪费,从而促进供应链的敏捷性。通过不断改进和重新设计流程,利用实时市场数据来增强市场敏感性,从而快速做出响应。

(三)协同能力

协同能力指协调企业与其关键供应链伙伴进行战略合作,并协同管理组织间流程的能力。供应链协同应对中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客户或供应商的协同以应对需求中断风险;与客户或供应商的协作关系以应对供应中断风险;协作沟通、信息共享和信任以应对控制中断风险;与合作伙伴共享信息以应对流程中断风险;持续协调与合作以应对环境中断风险。企业与关键供应链伙伴协同合作,可促进信息共享、决策和恢复中断,有效缓解潜在中断风险,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从而在短期和长期内提高公司的业绩。

(四)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指企业使其战略与环境变化相一致,并抓住环境中存在机会,寻找新机会和探索新可能性的能力。从应对供应链中断的角度,适应能力表现为企业对供应链动态环境的适应性以及战略灵活性,企业的资源、能力和流程与其不断变化环境之间的动态拟合反映了其适应能力。供应链应对中断的适应能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造、能力、操作和流程的灵活性,以应对需求中断风险;二是供应商、物流、流程和采购灵活性,以应对供应中断风险;三是流程、供应商、能力和采购灵活性,以应对流程中断风险;四是物流和操作灵活性,以应对环境中断风险。

(五)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指企业获得、吸收、转化和利用已经存在的知识并创造新知识,以提高识别和处置中断事件的能力。学习过程要求公司构建风险事件的知识库,收集可能导致供应中断的所有相关风险事件的相关数据:如事件的概率和对供应中断长度的影响等。概率和影响可为三种情况:最好的,最坏的,最有可能的情况。这些数据是基于过去的记录,进行分析总结后形成中断风险剖面并输入风险知识库,为今后的供应链中断风险检测提供依据。

(六)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想法、技能、方法和知识的应用,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并创造独特价值的能力。创新能力对供应链中断风险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促进了知识共享。创新文化鼓励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提升了团队创新氛围,丰富了面对困难情况的解决办法,使得企业更有效地应对供应链中断。二是创新提升了供应链敏捷性。采用创新战略的公司具有更强快速系统配置的能力,面对不可预测的变化可以及时做出反应。三是创新增强了供应链灵活性。创新策略对不同类型的供应链灵活性,包括新产品灵活性、交付灵活性、运营灵活性以及战略灵活性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可有效提高供应链弹性,迅速应对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条件,更容易对供应链中断作出反应,并迅速适应重大变化。

(七)可见能力

可见能力是指企业在发生时(甚至在发生之前)跟踪和监视供应链中断事件的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供应链合作伙伴跨越遥远距离在多个节点上交换信息和实物,进一步提高了供应链复杂性和中断风险。供应链面临着距离、文化和时区挑战,对其可见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通过实施RFID、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可从相关供应链伙伴获得或提供供应链中所需的即时信息/知识,从而通过启用和共享信息来缓解并消除供应链中断,并最终提高供应链的性能。

四、供应链中断应急能力提升路径

(一)构建完善应急框架,推进应急供应链体系建设

面向供应链中断风险的应急能力是由多方面构成的,影响因素多元且相关,因此应对供应链中断需要构建完善的应急框架,在此基础上推进应急供应链体系建设。推进应急供应链体系建设,有利于统筹各方力量、做好统一指挥、协同参与各方建立信息平台,对缓解中断风险、协调资源分配、缩短中断事件时间、及时恢复供应链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设立自上而下统一的应急供应链管理机构;二是完善应急供应链标准体系;三是建立全球化的采购储备机制;四是推进应急供应链信息平台顶层设计和互联互通;五是制定应急供应链骨干企业培育计划。

(二)提高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增强供应链数字意识

供应链管理走向数字化、平台化、自动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可以跟踪供应链中断的根源,观察中断传播中的涟漪效应,在应急规划基础上选择短期稳定行动,制定中期恢复政策,并分析涟漪效应的长期绩效影响。增强供应链数字意识,可以提振企业实施供应链现代化变革的信心,加速供应链运作成熟度的升级,利用数字驱动的机会降低成本、预测和管理风险。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一是构建过去中断(干预)的知识库,使用数字孪生技术等新兴技术进行模拟推演,为改进中断恢复提供结构化决策支持和应急演练;二是整合内部和外部信息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决策者处理信息的速度和能力;三是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应急供应链的全程追溯,对生产准备时间、可用能力和库存水平实时跟踪,提高资源匹配度并优化调控流程;四是疏通供应链内部成员交流渠道,推进协同需求预测、库存管理;五是推进业务流程重组带来的组织变革,评估改变供应链结构对上下游企业和客户的影响。

(三)兼顾精益与弹性,均衡设计、协调运作供应链

企业在供应链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中断风险,兼顾供应链精益和弹性,进行主动规划和网络冗余优化,控制供应链的复杂性,提高灵活性和敏捷性。一旦发生供应链中断事件,企业可迅速采取应急措施,有效均衡供应链弹性与运营成本,尽快恢复供应链并最大程度降低损失。建议在规划与设计供应链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充分考虑供应链中存在的各类不确定性因素,在规划阶段设计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二是在供应链规划阶段充分考虑潜在中断风险,兼顾精益将弹性策略嵌入到供应链网络结构中;三是供应链节点企业要提高供应链网络中各类资源的开放共享程度,保持整个供应链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四是从较高频率“接近错误”的事件中获取信息并进行概括,研究系统潜在相关问题的模式和根本原因,提高供应链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

(四)培养与吸纳创新人才,加强供应链团队建设

供应链行业迫切需要培养与吸纳能够有效采用创新技术的人才。公司通过专注于人才开发和利用自动化、机器人、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机器学习和增强现实等工具,可以创建一个适应能力强、透明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智能的端到端供应链解决方案,有效缓解供应链中断风险,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在供应链创新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方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激励机制,在创新人才培养、吸纳、使用等多个环节,营造尊重人才、提倡创新、鼓励奋斗的氛围;二是积极提升中青年优秀人才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发挥资深科技人员的带头作用,鼓励跨专业、跨领域、跨部门共同承担项目;三是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培养国家和省级产学研创新团队,着力提高团队应急供应链应对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保护知识产权,加强国际合作

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列表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应对供应链中断风险存在一定优势。与此同时,我国仍处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低端,一些供应链关键节点自主可控力较弱,存在“卡脖子”现象,这是目前我国应对供应链中断风险中面临的最大供给方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练内功。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自主可控核心技术支持强度,加快国内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速度,确保产业安全和战略主动。二是拓链条。在技术迭代快、高度市场化协作、成本敏感度高的技术和产品领域,通过国际合作推进科技创新与进步,战略性地使资产多样化,构建更具弹性的跨国生产网络。三是做备份。当主要供应商受到中断事件的影响,无法部分或完全提供关键部件时,供应链管理者必须迅速恢复供应链,找到替代供应商或备用供应商,以相同或接近的质量提供产品。供应链决策者在选择备份供应商时,应该同时考虑一些关键因素,如供应商规模、技术水平和中断持续时间,必须平衡库存持有成本、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和未满足需求成本。

五、结 语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对生产网络带来了严重冲击,全球供应链出现了多方位中断。中国经济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竞争力。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供应链面临动荡与重构。过去的全球化生产模式在追求效益与规避风险的选择中倾向前者,提高了供应链的复杂化和脆弱性,降低了对中断风险的抵抗能力。新冠肺炎疫情对这种模式敲响了警钟。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角色,有责任探索今后如何构建更具韧性、风险更分散的供应链。本文在供应链中断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了由七个方面构成的应急能力图谱,提出了提升供应链应急能力的五条路径。未来准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拓展研究,为巩固供应链稳定性、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和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猜你喜欢

中断供应链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基于FPGA的中断控制器设计*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Linux中断线程化分析及中断延时测试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跟踪导练(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