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需求导向的高校音乐教育创新分析

2021-06-29高琼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52期
关键词:需求导向高校音乐教育创新

高琼

摘要: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在不断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基础上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由于教育体制、社会环境及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影响,我国的音乐教育基础还比较薄弱,学生的音乐素质有待提高。针对高校音乐教育面临的这些问题和挑战,本文从更新教学观念及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假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需求导向;高校音乐教育;创新

前言:高校音乐教育作为高等院校中开展美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现状下,高校在培养音乐人才方面必须尊重市场需求导向。在开展高校音乐教育时,要以高校音乐教育特点为基础,结合高校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符合学生的高校音乐教育模式,以营造良好的高校音乐教育环境。

1.高校音乐教育现状

高校音乐教育在高等教育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拓展大学生的思维,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水平,还能增强其专业素质和创造性思维[1]。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总体教育水平攀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高校音乐教育在教育界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起步较晚,由于历史的原因,直到19世纪80年代才开始恢复,一些重点大学先后成立音乐教研室,开设音乐选修课,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但是由于音乐教育基本是少数学校自发性的行为,学校在考虑学校整体教育时,并没有将音乐教育纳入其中,使得音乐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缺乏应有的地位,进而使其越来越难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进程,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一直以来,我国的家长和学生在强大的升学压力之下,不得不进行学科的调配和教学科目的选择,音乐作为辅修课程,被主课程挤掉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很多学生在进入高等院校之后,表现出了音乐知识匮乏的普遍特征,如不能进行简谱的识别演唱,对古典音乐缺乏相应的兴趣和鉴赏能力,对音乐活动的热情度不高等。

除专业音乐学院的学生外,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水平大多停留在流行歌曲或自己偏爱的歌曲上,范围狭隘,局限性强,且新生文化艺术曲目类型较为单一,多为流行和通俗音乐,不能对学生音乐素养的配音网和提升起到明显的作用。除了对音乐课程理论知识掌握不够之外,学生整体的音乐素质也很令人担忧,这些薄弱之处使其不能满足当下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2.当前高校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2.1整体认识不足

音乐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美育价值,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对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但很多观点认为高校音乐教育的内容就是教学生唱歌、跳舞,举行音乐比赛和文艺汇演,因此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如学校领导不重视音乐教育工作,在实践中流于形式,这样一来,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就无法得到提高。另外,由于音乐教育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其作用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得到体现,人们仅仅把它看作是一种点缀和摆设,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它的价值。

2.2师资力量缺乏

现在,我国的很多高校都没有充分关注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多,这就造成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师资力量较为缺乏,教师素质结构也亟待完善。一些高校配备的专业音乐教师数量很少,专业素养也不高,知识水平有限,容易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所选教材内容的随意性也很强;还有一些学校虽然配备了专业的音乐教师,但他们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消耗了学生的满腔热情,无法满足高校音乐的发展需求,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音乐教育工作的发展。

2.3音乐基础薄弱

当前高校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很多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没有接受过全面的音乐教育,缺乏系统的音乐知识,音乐基础薄弱。调查显示,在高校学生中,有一半的学生没有掌握最基础的乐谱常识。从我国普通高校目前的音乐教育状况来看,学生所受音乐教育的程度不一,基础较差,只有部分具有音乐特长的学生能够进行较为熟练的乐器演奏或者演唱。大部分,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客观条件及教育模式的限制,没有或很少上过音乐课,加之音乐课的考试对学生影响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轻视音乐教育。

3.基于需求导向的高校音乐教育创新分析

3.1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音乐教育需要达到的目标是:具有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和灵活的运用能力,基本的音乐技术理论知识和对音乐的分析能力,掌握基本的中外音乐史知识和了解一定数量中外优秀作曲家的作品和风格,并利用这些知识解决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传统高校音乐教学中,常常是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因此,高校要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促进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

对高校来说,要研究讨论音乐教学的新模式,积极开展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作为高校音乐教师,要从现行的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出发,支持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3]。比如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针对音乐知识的重难点进行讨论,或以讲座的形式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热情,最终实现良好的音乐学习效果。

3.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人才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高素质、高责任心的教师。要想創新高校音乐教育,必须着力抓好提升高校音乐教师素质工作,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创新高校音乐教师培养、激励和评价机制,加强高校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

对于高校音乐教师来说,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一方面是进行音乐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讲解,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合理运用,这就要求教师拥有全面、科学、系统的音乐知识结构,时刻用发展的眼光正确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完善自己,主动从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机制中解放出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4]。例如,在高校音乐教学开设的各种课程中,高校的音乐教师把握音乐教材与现实社会的密切联系,对高校音乐教材进行合理的创新型改造,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全盘照搬。

3.3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践是促进知识深化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后,只有通过一定程度的实践才能进一步掌握并理解其本质。现阶段,高校学生大多不认识乐谱、不熟悉各类乐器,如果一味地给他们灌输深奥的音乐知识和复杂的音乐理论,不仅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会打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针对这一现状,高校相关教育人员要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来促进音乐知识的吸收和转化[5]。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上进行表演,锻炼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表现力;学校成立艺术团体,不定时组织文艺汇演、音乐比赛等课外活动,将音乐教育与学生的娱乐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在娱乐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团队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高校音乐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必须高度重视高校音乐教育工作。高校及教师队伍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分析和总结,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从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学生需求的高校音乐教育发展道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晓迪.基于需求导向的高校音乐教育创新研究[J].戏剧之家,2020(04):165.

[2]马搏宏.高校音乐教育管理创新途径[J].艺术家,2020(10):141.

[3]宋子悅.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创新实践——评《当代高校音乐教育与教学的实践模式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1(11):114.

[4]闫治霖.浅谈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创新途径[J].山西青年,2021(13):67-68.

[5]姜佳.以市场需求引导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策略研究[J].艺术品鉴,2019(14):331-332.

猜你喜欢

需求导向高校音乐教育创新
美国在线音乐产业盈利模式的需求导向分析
基于网络与数据智能化的数码印花产品设计定制模式研究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英语分类教学模式探究
“需求导向”视域中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声乐教学构建
基于MOOC的高校音乐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浅析流行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音乐教育与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