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史料应用

2021-06-28邸力力

下一代 2021年1期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摘 要:在《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进程中,史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根本属性在于辅助教师开展各类教学活动。本文将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史料应用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探究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史料应用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史料应用;梦溪笔谈;历史与社会

引言

为向学生传递社会、历史的原貌,教师对史料应用进行优化,基于唯物主义,大力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价值观。基于此,对于优化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应用史料的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史料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真实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图片与文字是《历史与社会》初中版本教材的主要史料形式。在设置史料时,应严格遵循真实还原的基本原则,始终坚持真实性为首要原则。史料的真实性直接关系到史料的教学价值与研究价值,与《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效果与以及教学效率密切相关。真实的史料能够强化初中生对历史与教学这门课程的理解与感悟水准,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加完整、精确、真实的历史知识,强化相关教学活动的完整性、可信性、准确性。同时,围绕《历史与社会》教学所开展的收集资料、应用史料活动务必要杜绝未经证实尚处考证阶段的资料,也不可将戏说资料放入其中,避免其影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真实性。

(二)适当性

在《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进程中,史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根本属性在于辅助教师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并不能完全替代现有的教材内容。因此,初中教师应时刻把握教学本源,不可舍本逐末,不能过于注重史料的应用与教学,要适当引用史料,避免影响正常的教学质量、教学进度。在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不一定要详细讲解每个史料,也不一定要将其与教学细节一一对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选择、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基于此,史料应用更应适度,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要结合教学实际内容,以期强化教学效果,使得教学活动事半功倍。

(三)趣味性

现阶段,国内绝大多数的初中生还不够成熟,智力、體力都处于发育期,心智不够成熟,智力也处于开发阶段,尚不能按照成年人标准对初中生进行严格要求,教师应从深度、广度两方面,提升初中生的问题理解能力。基于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特点,该课程与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密切相关,有助于将正确的方法论、世界观、价值观传递给初中生。初中教师在应用史料,开展课程教学时,应尽可能靠拢、贴近现实生活,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其学习热情,强化教学效果。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史料应用的优化策略

(一)强化史料应用的针对性

当前,国内各地区、各机构内拥有大量的中外史料,但是不同类型的史料编纂人员的立场、观点、时代各有不同,叠加其认知水准受所处阶层、所处年代的局限,在真实性、客观性方面很难符合教材要求。因此,极少有史料能够被应用到初中教学活动中。为尽可能向学生传递当时社会、历史的原貌,向学生传授更为科学、全面、精确、真实的社会知识、历史知识,教师要强化专业学习力度,持续增强自身的史料辨别能力,基于唯物主义,大力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价值观;结合《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实际教学需求,强化史料应用的针对性、真实性。比如,教师可在课堂中向学生推荐《孙子兵法》《论语》等著作,强化诸子百家思想教学的全面性,引导学生从历史名著中了解战国时期中华大地上层出不穷的优秀、杰出的思想家,并对各学派治国理念进行学习,感受在历史长河中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进程[1]。与此同时,教师可结合当今党和国家的先进治国理念,将和谐社会、以德治国传递给学生,向学生普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导学生进行古今联想,由学生自主探讨当今社会的新理念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哪种思想密切相关。此外,教师还可以将补充史料传递给学生,强化课程教学内容与史料的关系,拓展学生视野,扩大其知识面,适当延伸教学知识,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增强初中教学活动的有序性、科学性、合理性。

(二)简化史料应用

将史料应用到《历史与社会》初中教材中,应确保其内容精简、语言精练、概括性强。教师为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向学生讲解更多的教学内容,应把控好史料应用的时机与分寸感,始终以课程的教学内容为核心,不能舍本逐末;不可出现知识点讲解时间过少、而史料应用讲解时间过长的现象,要始终坚持以教学为核心、史料应用服务各项教学环节的基本原则,以理论教学为首要原则,不可过分强调史料应用的重要性。基于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限制史料字数,增强史料应用的代表性、特征性,用最简练的语言对知识点进行概括、归纳。比如,在对《两宋科技文化》这一章节进行教学时,为更好地向学生传递中华文化发展史,教师可将清明上河图展示给学生,将繁荣的汴梁景象展现的学生[2]。此外,教师也可以引用《梦溪笔谈》中沈括对光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的理论论述,用经典语句将两宋时期中华民族所取得的文化成就、科技成就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掌握社会文化、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引入多媒体设备

为更好地应对史料浩如烟海的特点,教师不但可以对史料应用进行简易化处理,还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手段,强化史料应用的灵活性,将史料的魅力清晰、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强化史料应用的研究价值、学术价值。比如,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第三单元,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手工业在我国先秦时期的发展状况;为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史料图片、史料纪录片;在教学的开头阶段引入青铜器,以其古香古色的特征为基础,逐步向学生传递手工业在我国几千年前就已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强化课件的精炼属性,融合书本知识,充分发挥史料应用的各项优势,增强《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史料应用的基本原则为真实性、适当性、趣味性,通过强化史料应用的针对性,简化史料应用,引入多媒体设备能够优化史料在《历史与社会》初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胜娜.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20,(22):77-78.

[2]陶君君.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2):31.

作者简介:

邸力力,1981年5月,女,黑龙江双鸭山人,本科,中学一级,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历史与社会
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生素养培养研究
提高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析谈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措施
浅析历史与社会微课制作中电子地图的使用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新课导入艺术探讨
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与实践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人文性探索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复习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