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联合规范化疼痛管理对胃癌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6-26刘艳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5期
关键词:分值规范化胃癌

刘艳娇

(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山西 晋城 048000)

0 引言

胃癌属于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及饮食方式的改变,疾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这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胃癌因疾病发病比较隐匿并且早期无典型症状,因此很多患者一旦确诊常处在癌症中晚期阶段,对此类患者强调应用手术及放化疗治疗方式[2]。而虽然手术治疗胃癌具有良好效果,但因为围术期疼痛及担心手术效果,加强术后出现并发症,这常容易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所以在胃癌围手术期间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3]。本次研究中,纳入了72例胃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探讨了应用心理护理+规范化疼痛管理对患者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普通外科病房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2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2)经术前系统的检查均证实具有良好的手术指征。(3)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有良好沟通交流能力。(4)患者本人或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的患者。(2)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其他恶性肿瘤者。(3)精神疾病或者言语障碍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以下两组:观察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38~72岁,平均(47.12±3.16)岁;国际肿瘤分期TNM分期:Ⅰ期15例,Ⅱ期14例,Ⅲ期7例。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31~67岁,平均(46.92±3.14)岁;TNM分期:Ⅰ期15例,Ⅱ期15例,Ⅲ期6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期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具体涵盖入院健康宣教、围术期医护配合、胃肠减压护理、尿管及置管护理、并发症预防、饮食干预、常规止痛药止痛等。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心理干预结合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心理干预

对胃癌围术期的心理干预贯穿到围术期各阶段,具体如下:(1)术前心理干预。主要是医护人员主动同患者沟通交流以评估患者心态,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以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在病房播放轻柔舒缓音乐,指导患者自我情绪调节的方式,如冥想、观看娱乐节目等。同时鼓励患者应主动倾述自己当前的心态,对患者表现出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用安慰及保护性的语言予以安慰及鼓励,稳定患者心理及提高患者安全感,引导患者正确看待疾病并给予良性暗示。针对术前存在孤独及猜疑心理者应对患者人格给予充分的尊重,有效预防不良情绪的出现。(2)术后心理干预。术后胃癌患者容易因为担心手术疼痛与手术效果,极容易出现焦虑及烦躁等情绪,因此在术后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心理状况,告知术后疼痛属于正常情况,经常性的同患者交谈并给予安慰鼓励,分散患者注意力,如患者无法耐受疼痛可遵医嘱应用合适剂量的止痛药镇痛,避免引起疼痛依赖情况以缓解疼痛,继而使得负性情绪也得到改善。

1.2.2 规范化疼痛管理

予以如下疼痛干预:(1)按统一标准评估疼痛频次,定时及规律做好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情况,VAS分值范围为0~10分,若分值在4~6分需每天上下午各评估一次,分值在7~10分在7点后每隔4小时评估一次,自晚上10点截止。(2)将用于介绍疼痛评估工具的文字图片放大,张贴到每名患者床头,入院的当天以及手术前一天可进行系统规范的疼痛知识讲解,告知可能引起疼痛的原因及镇痛方法,可告知患者如何根据自己的主诉评估疼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3)采取规范化及多模式的镇痛方案进行干预,在完成手术后的3d内予以预防性的镇痛干预,对出现爆发性阵痛者,如果VAS分值在6分及以下可应用弱阿片类镇痛药进行镇痛,对VAS在6分以上者可用强阿片类镇痛药物,但注意控制镇痛药的用量避免引起药物依赖的问题。在药物使用后1h再次评估患者的疼痛状况。

1.3 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况[4]。两个量表均包括20个项目,各项目应用1~4分的评分法,总分乘以1.25为最终得分,SAS分值界限为50分,SDS分值界限53分,得分越高表明焦虑或抑郁也越严重。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睡眠质量,分值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差。(2)术后6h、24h、48h使用VAS评价患者疼痛情况,分值范围0~10分,得分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3)术后随访3个月应用简易生活质量评分(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5]。分成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4个维度,各维度均采取百分制的评分,分值同生活质量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AS、SDS、PSQI评分

干预后观察组SAS、SDS、PSQI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PSQI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PSQI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n SAS SDS PSQI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36 56.15±5.13 40.15±3.36* 58.56±5.21 43.36±3.25* 12.02±1.52 5.21±0.66*对照组 36 56.21±5.11 46.52±2.86* 58.51±5.14 48.11±3.03* 12.06±1.51 7.88±1.06*t-0.070 13.364 0.058 9.406 0.159 15.113 P-0.944 <0.001 0.954 <0.001 0.874 <0.001

2.2 VAS评分

对比在术后6h的VAS评分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4h、48h的VAS评分均是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术后6h比较,*P<0.05。

组别 n 术后6h 术后24h 术后48h观察组 36 5.25±0.66 3.12±0.45* 2.75±0.38*对照组 36 5.21±0.64 4.23±0.52* 3.62±0.41*t-0.375 12.808 12.732 P-0.709 <0.001 <0.001

2.3 生活质量

术后进行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在生活质量各个维度的评分上观察组均是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3个月SF-36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术后3个月SF-36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精神健康 社会功能观察组 36 72.15±4.26 71.12±4.23 73.36±4.18 74.02±4.25对照组 36 64.45±4.65 64.03±4.58 65.21±4.63 66.23±4.71 t-9.935 9.288 10.562 9.924 P-<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胃癌是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对这一疾病常是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而因患者对手术成功性、术后并发症等的未知,患者常会出现一系列复杂心理转变,这样会严重制约手术的顺利实施及影响患者的康复,且术后疼痛也会对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强调给予胃癌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工作[6-9]。

本次研究中探讨对胃癌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联合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对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显示在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PSQI均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24h、48h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各个维度的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这提示联合干预的效果满意。分析原因主要是心理干预主要通过对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通过术前、术后给予系统的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0-13]。而规范化疼痛管理作为一种集疼痛评估、疼痛控制及疼痛管理于一体的临床管理方式,对患者进行疼痛管理时借助主动及定时的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帮助患者有效缓解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适感,使得患者负性情绪得以缓解及改善患者睡眠状况,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14-15]。

综上所述,针对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围手术期间实施心理干预联合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可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状况,提高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分值规范化胃癌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指印特征点编辑差异对档案指印匹配分值影响的实验研究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点播影院迎来规范化,4K HDR迎来普及之潮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