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合作护理人才培养联合体建设及效果评价
2021-06-25温雨晴耿荣娟
韩 静 ,张 莉 ,窦 雪 ,温雨晴 ,杨 艳 ,耿荣娟 ,马 靓 ,周 芳 *
(1.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4;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 200127;3.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4.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2)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护理教育要“以需求为导向,探索建立护理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紧密衔接的供需平衡机制”[1]。美国护理学院协会(AACN)在2016年发表了《推进健康服务转型,护理学科的新时代》,呼吁加强护理院校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建立新的合作模式[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高等本科医学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而各院校临床教学资源又相对短缺,师生比和病床数目不能满足临床教学需要的矛盾日益加剧[3]。学生见习安排难、临床实践机会少,会严重影响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持续性、学校教学与临床实践无缝衔接,我院从2017年开始筹备院校合作护理人才培养联合体建设工作,研究和制订相关工作细则,并于2019年开始实施院校合作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较好成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7级护理专业219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196名(89.5%),男生23名(10.5%),年龄(21.21±0.81)岁。将2017级护理专业本科生在第三学年开始前按照班级整群随机分为驻点组和在校组,驻点组122名(55.7%)学生接受驻点医院教学与管理,在校组97名(44.3%)学生接受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入学成绩、前两学年各门课程成绩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院校合作工作方法
1.2.1 选择合作医院,签订合作协议 在江苏、上海、北京等地选择5家省级三甲医院为合作医院,这些医院均为各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具备优质的医疗条件和师资队伍。
1.2.2 编制《护理专业院校合作驻点教学工作手册》双方在充分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以保障教学质量为目的编制《护理专业院校合作驻点教学工作手册》,该手册不仅包括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要求院校双方定期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讨论和修改,还明确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合作形式和内容、教学协调和督导机制、课程组组建办法及工作制度等。工作手册通过了校级教学督导专家的论证。
1.2.3 开展临床课程教学 学生于第三学年进入合作医院进行临床专业课学习。各合作医院独立承担教学任务,学院专职教师和各医院的临床教师每月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和相互随堂听课,交流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不断完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1.2.4 合作进行教学管理和评价 在教学期间,学校、学院和各合作医院成立教学督导组进行教学管理和评价,包括每月至少一次的教学质量检查、教学督导、学生评教、随堂听课、师生座谈会等。同时,教学督导组还会评价教学效果并给出专业意见,如:能否满足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标准和评价标准,能否达到双方制定的培养目标等。
1.2.5 合作开展教学能力培养和教学研究 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为临床教师定期开展教学能力培训,同时选派部分临床教师前往国外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学院还通过搭建平台和提供资源鼓励开展各层次的院校合作教育研究项目和科研项目,以及教学研究和临床研究,拓展临床教师的科研视野,提升其科研能力。
1.3 评价方法
研究团队于第三学年结束时请学生填写网络匿名调查问卷,并从教学管理平台获取学生课程成绩。评价内容包括以下3部分。
1.3.1 学生第三学年的课程成绩 学生的临床专业课程成绩由见习报告(20%)、期中理论考试(30%)和期末理论考试成绩(50%)3部分组成。见习报告由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提交,采用匿名方式由学院专职教师根据统一标准进行批阅,理论考试内容由课程负责人根据教学大纲、重难点要求在电子试题库随机组卷,采用网络判卷的形式,以确保评价的公正性。
1.3.2 学生评教问卷 吉林大学刘海杰等根据医学教育的特点编制了医学类学生评教问卷[4],该问卷包含4个维度:教师课前行为、课堂表现形式、课堂组织的清晰度、课后学生的获得感,共21个条目。采用Likert 3级评分法,得分范围为21~63分,得分越高说明学生对其所接受教学模式的评价越好。该问卷总的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942,4 个维度的 Cronbach′s α 系数为0.771~0.924。
1.3.3 评判性思维倾向测量表(中文版) 该量表由香港彭美慈教授与海内外多名护理学专家共同修订[5],包括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7个维度,共70个条目。采用Likert 6级评分法,总分为70~420分,210分以下代表负性评判性思维能力,210~280分代表中等评判性思维能力,280分以上代表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该量表总的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90,7 个维度的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54~0.7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学生的考核成绩、学生评教、评判性思维得分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两组得分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课程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各门课程成绩均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对两组学生成绩比较发现,学生第三学年各门课程总评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学生评教得分比较
两组学生的评教得分均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对两组学生的评教得分比较发现:两组学生的评教总分和课堂表现形式、课后学生的获得感两个维度的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学生在教师课前行为、课堂组织的清晰度两个维度的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评教得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学生评教得分比较(±s,分)
项目 驻点组t值总分教师课前行为课堂表现形式课堂组织的清晰度课后学生的获得感得分范围21~63 3~9 8~24 4~12 6~18 42.13±7.74 5.56±1.03 18.52±3.32 7.07±1.66 13.19±2.88 37.34±8.22 5.32±1.69 15.68±3.78 7.16±1.73 12.04±2.69在校组 P值0.00 0.10 0.00 0.35 0.00 4.43 1.30 5.91-0.39 3.04
2.3 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比较
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得分均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对两组学生的得分比较发现: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总分和寻找真相、开放思想、自信心、认知成熟度4个维度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学生在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求知欲3个维度的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评判性思维得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学生评判性思维得分比较(±s,分)
项目 驻点组t值评判性思维总分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得分范围70~420 10~60 10~60 10~60 10~60 10~60 10~60 10~60 272.22±30.01 40.64±8.31 37.09±5.60 36.24±5.95 40.63±6.10 42.16±5.22 37.56±6.63 45.94±7.77 255.68±28.26 35.95±7.49 34.17±5.34 35.92±4.29 39.97±6.60 38.05±6.45 38.02±5.22 42.40±9.89在校组 P值0.00 0.00 0.00 0.33 0.22 0.00 0.29 0.01 4.16 4.33 3.91 0.45 0.77 5.21-0.55 2.97
3 讨论
3.1 院校合作培养模式能够有效保证教学质量
本研究发现驻点组学生各门课程成绩与在校组相当,这表明院校合作培养模式能够有效保证教学质量。针对既往研究报道医院临床教师存在教学能力差、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6],学院在选择合作医院时重点考察了医院的教学团队,包括临床教师是否有高校教师资格证,是否承担过理论和实践教学等。在正式开展合作教学前,所有临床教师均需参加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的相关培训并通过考核。开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如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方法培训等,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院校联合管理,形成常态化教学督导和教学反馈机制,保障了教学质量和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3.2 学生对医院临床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较高
本研究还发现驻点组学生的评教总分和课堂表现形式、课后学生的获得感两个维度的评分显著高于在校组,这表明学生对临床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有所肯定。相比护理专职教师临床经验少、理论授课与临床联系不紧密,医院临床教师授课时常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临床疾病的理解,会用自己的临床经验影响学生,加深其对疾病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其对职业价值感的认同。研究表明院校合作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教学能力,能够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7-8]。因此,学生对院校联合培养模式的评价较高,学习收获较大。
3.3 院校合作培养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
参与本研究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得分在210~280分,说明护理专业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中等评判性思维能力。两组比较发现,驻点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总分和寻找真相、开放思想、自信心、认知成熟度4个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在校组,这表明院校合作培养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既往研究也发现驻点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工作态度,自主学习、沟通交流等能力[9]。驻点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早接触临床、随时接触临床。在课程设计时,让学生在完成某一疾病理论知识的学习后,进行该疾病的临床见习。及时的见习安排能够有效解决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良好对接[10]。在医院环境学习与生活便于驻点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接触医护人员和患者,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事临床工作的信心。同时,驻点组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复杂的临床案例,参加医生病例讨论和查房,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虽然在校的学生也会定期进行临床见习,但由于地理位置限制,学生无法随时随地接触临床,这可能会延缓其对临床环境和临床工作的适应进程。
4 结语
院校合作培养模式能够保证护理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本研究的院校合作为高等本科医学院校与其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合作,双方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管理水平较高,能够有效保障教学的顺利开展及教学质量。但是,如何建立可持续的院校合作关系,如何完善该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拓宽合作领域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讨,进而推动院校合作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