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阅读兴趣 提升教学效果

2021-06-24金玉玛

文理导航 2021年4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效果

金玉玛

【摘 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首先要让学生感受文本内容的神奇,产生阅读期待;其次要让学生进行说写文本的空白,激发阅读想象;再次要让学生表演课文的情节,展示阅读成果,从而让学生的阅读行为真正发生,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阅读;兴趣;教学;效果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但是就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來看,许多教师往往把阅读教学的落脚点放在对文本的精讲与分析上。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教师们更是认为学生的学识水平、阅读理解能力都比较弱,即使放手让学生进行阅读,也不会阅读出什么效果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我们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要有目的地向学生渗透阅读策略与阅读方法,让学生可以从小学低年级就爱上阅读,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以后的大量阅读奠定基础。下面,笔者就结合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青蛙卖泥塘》一课的教学,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一、感受内容神奇,产生阅读期待

教学片断一:

师:小朋友们,看到《青蛙卖泥塘》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青蛙怎么会卖泥塘呀?

生:青蛙为什么要卖泥塘呢?

生:青蛙把泥塘卖出去了吗?

生:青蛙是如何卖泥塘的?

生:……

思考:

我们都知道,如果让学生真正投入到阅读行为当中来,那么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只有对将要阅读的内容产生了一种期待或向往,他们才能积极投入到阅读当中来。也可以这样说,要想让学生想阅读,前提条件就是学生把阅读当作是自己必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是他们学习与生活的需要,是为了满足自己好奇心的需要,这样才能深入进行阅读,才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发展。比如这一环节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想激发学生阅读期待,通过对文章题目的提问,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了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是激发学生阅读好奇心的基础。俗话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如果没有问题,就不能更好投入到阅读当中来。而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出于他们对文本内容的好奇而产生的,这也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虽然所产生的问题都是浅显的,是没有深度的,但是这些问题答案在课文中全部可以寻找到。这样,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寻找到了自己问题的答案,那么他们对阅读就会产生更高的兴趣,为阅读的可持续深度发生而奠定基础。如果我们事先没有激发出学生的阅读期待,而是直接安排学生阅读,并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的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那么学生由于没有对文本内容的好奇心支撑,就不会有高效率的阅读行为。而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说写文本空白,激发阅读想象

教学片断二: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青蛙为什么不再卖泥塘了吗?

生:因为现在泥塘的周围环境好了,美丽了,在这儿生活太舒服了,所以青蛙就不想卖了。

生:和城市里的高楼相比,这儿有花、有草、有水,交通还方便,这些都是城市里所不能比的。

生:每天还有小鸟免费给青蛙唱歌,它当然不想离开了,捕捉害虫也方便。要是到城市里,到处都是水泥楼房与柏油马路,上哪去找吃的呀?

生:后来又来了许多小动物,都夸这个泥塘好,生活环境好,所以青蛙就不卖了。

生:……

师: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青蛙生活的泥塘还会发生哪些故事呢?你们可以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全班交流。

(生小组交流讨论。)

生:现在,老牛、野鸭、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小狐狸等都来到泥塘边住下了,与青蛙成为了好邻居。

生:他们来了之后,每天都在一起快乐地生活,小鸟每天都为大家唱一首歌曲,蝴蝶每天都为大家跳一段舞蹈,它们生活在一起太幸福了。

生:后来,除了这些小动物来了,还吸引了其它的动物来,比如熊大熊二,还有小鱼儿等等,这里已经成为大家最喜欢生活的地方了。

生:大家每天都在一起共同劳动,把这个泥塘周围建设得非常漂亮,还荣获环境保护一等奖呢?

生:……

思考:

让学生进行质疑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举措。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如果光靠学生的质疑来引导,也是不可能的,还需要其它方法进行综合运用。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也强调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学生天生爱想象,有时他们想象出来的内容可以完全超出我们成年人的思维。这也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我们的阅读教学,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想象过程中才能更好感受文本内容,才能有兴趣继续进行深入阅读。那么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作为语文教师都明白,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无论是哪一版本的教材,在许多课文中都会留有空白,而这种留白就是想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本内容进行想象,以便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让阅读可以深度进行。比如这一教学片断,课文最后一句“于是青蛙不再卖泥塘了。”在这里,上一自然段中只是写了青蛙不卖的原因,那就是“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所以,我先抛出一个问题:“青蛙为什么不再卖泥塘了呢?”这是一个基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学生要想回答好这一问题,他们就会再次走进课文,阅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甚至会创新出更多更新的答案来。比如有的学生说还吸引其它小动物来,都说这儿环境好,生活条件好,并说出了各个小动物的语言。这些都是学生基于阅读理解之后创新出来的,可以把阅读向素养延伸。这也需要学生开动大脑进行想象:后来,这些来向青蛙提建议的小动物们目前都会生存在什么地方呢?青蛙不再卖泥塘之后还会发生哪些事情呢?在课文中,作者没有写出来,其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展开联想,来续写这一故事内容。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阅读课文,并能根据课文内容的线索续写出更好的故事续集,我在课堂上就组织了一次学生大讨论,然后又抛出了一个问题:“在以后的生活中,青蛙生活的泥塘还会发生哪些故事呢?”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也提出了许多想法,甚至有的学生提出了环保颁奖的事情。在学生有了续写内容的表象之后,再让学生进行续写,那么学生为了续写出更好的内容,他们就会再一次走进文本,去阅读文本,深化对文本的解读,从而让阅读深度发生。

三、表演课文情节,展示阅读成果

教学片断三:

师:同学们,在课文中,每一种动物都根据自己的生活需求对青蛙提出了泥塘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每种动物的心理也许是不一样的,也许有的动物是对青蛙进行合理化建议,有的可能只是想对青蛙的泥塘进行压价。那么,请你们仔细揣摩这些动物的心理与当时的心情,然后模仿一下,把青蛙卖泥塘的几个场景表演一下行吗?

生:行。

师:那么哪位同学乐意扮演老牛、青蛙、小鸟、蝴蝶、小白兔、小猴、小狐狸等小动物呀?记住,在准备扮演前,要想一想自己对这些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是否了解,是否能惟妙惟肖地扮演出来哟!

生:那是一定的。

师:好,先请青蛙与老牛出场,再现第一个场景。

(学生表演。)

师:哪一位同学能对这两位同学的表演评价一下。

生:我感觉老牛发出的声音应该是低沉的、沙哑的,而青蛙发出的声音应该是清脆的、高声的。这一点他们没做到,估计是不好意思吧。

师:对,说话时要注意语气与表情,还要注意动作,比如老牛的出場应该怎么走,青蛙在吆喝时应该是什么样的表情都应该表演出来。那就请你们重新表演一下好吗?

(生重新表演。)

师:这一次表演很成功了,青蛙在泥塘种草的情形也表演得非常好,演出了青蛙辛勤劳动的场景。那么,先请老牛退场,下面应该谁上场了。

(青蛙在草地上继续吆喝,野鸭做着慢慢飞来的动作进行下一场景的对话。)

……

师:大家感觉他们演得好不好呀!那么,就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己生活经验来理解课文中每一种小动物买泥塘时的心情,然后小组进行分工把课文的故事情节表演一下。

……

思考:

阅读有时候不仅仅是针对文字发出有声音的朗读,还可以通过表演进行肢体化阅读,让学生用情景剧的形式把自己所阅读的内容给表达出来。而学生为了让自己的表演更贴近文本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就会仔细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揣摩。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在阅读过程中解读文本,提升教学效果了。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天性爱表演。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天性让学生演一演,或者让学生做一做游戏,举行一次阅读竞赛等等,都可以再一次调动学生的阅读冲动,让阅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还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就比如这一教学片断,让学生演一演,不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让他们的阅读可以主动进行下去。

总之, 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方面,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积极探索,努力实践,这样才能探寻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与方法,从而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10.

[2]王荣生.阅读教学教什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08.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效果
灵动耳环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