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思考

2021-06-24李菁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道德与法治

李菁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以及拼搏进取的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文化自信;路径思考

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文化自信才是促使其长远发展的根基,同时也体现出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近些年在国际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世界逐渐多元化,经济也逐渐全球化,以这种多元化发展为背景,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追寻自身的文化根基与自信,只有这样才能长久屹立在世界之林之中。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培训时,教师应该主动挖掘教材中的文化,不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全面促进教学发展。

一、针对学生特征,全面优化课堂教学

初中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需要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特点,并全面发挥出该教材中具有的文化育人功能,再分析学生的特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加以优化与完善。教师要利用自己挖掘到的教材信息,帮助学生了解到我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强化学生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穿插一些与当前时政相关的知识,并以教材为基础,将时政与教材内容联系起来,进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促使学生有“无人可阻挡中国的发展速度与前进的脚步”的观念。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不断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并掌握其产生变化的特点,再找到一个切入点与学生之间达成情感共鸣。

比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法律为我们护航”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先为学生普及一些有关“法”的历史文化。最初“法”的设定是在部落时期,一开始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后来逐渐发展成了以文字记录的方式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封建统治社会时法律的制定就慢慢完善了,并为当时的人们服务。如著名的法家优化了“秦法”,这一举措便为秦国的统一打下了根基。之后“法”经过了时代的更新换代,不断在发展改变,进而在新时代,法律才正式树立了“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概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教师为学生讲解这一段历史文化,能够让其在这一段历史文化中学到我国法律的发展形式。

二、挖掘教学资源,结合地域文化

对于任何一个地区、民族而言,文化才是提升自身自信的基石。而各个民族、地区的文化共同组成了兼容并蓄的中华文明。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地方文化,并为学生带来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内容,让学生突破地域的限制,了解更多我国其他地区的地域文化。如“侨乡文化”“提线木偶”等都是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并且当地常常以“爱拼敢赢”的精神来面对生活。当教师为学生授课时,可以在道德与法治的基础之上,为学生融入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内容,并从中激发学生的地域意识,建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另外,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提升品德教育的比例,帮助学生了解地方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比如,当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我与集体共成长”这一节内容时,就可以在教学中插入一些与地方文化相关的内容。在为学生解释什么是集体时,可以利用数学教学中的“集合论”,在黑板中刻畫出一些大小不同的圆,为学生解释什么是国家、家乡、家庭、个人,让学生能够缕清这之间的关系。并了解自己家乡或者其他地方特有的文化。像在介绍赣文化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一下吴文化与越文化,同时为学生介绍该地区的其他文化,如铜、瓷、禅道等等,逐渐提升学生对地域文化的了解程度,并从中建立对文化的自信,再上升至国家文化自信层面。

三、利用游戏形式,培养学生兴趣

每个孩子天性都爱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尊重学生的这一天性,积极创新教学活动,利用游戏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积极融入于课堂学习中,并主动学习精神、文化相关的内容。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以为课堂教学创建一个主题,并以抢答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回答与文化知识相关的内容,或者是带领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对我国一些比较有代表性意义的历史故事进行模拟表演。另外,为了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还可以利用视频、图片、音乐等方式,将原本比较抽象的表演更加形象化。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组织一场辩论赛,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探讨,以便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

比如,在学习“网络改变世界”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开展一场辩论赛,以“你认为网络世界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为主题,并搜集一些网络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将其与我国的文化建设、经济发展进行结合,以方便学生对网络世界的利弊进行探讨。正方认为:“发达的网络可以推动中国发展进步,更能帮助中国在世界发展中实现弯道超车。”反方认为:“由于网络过于发达,反而会被有心之人所利用,利用这一方式谋取利益,并且还容易出现文化入侵的现象。”教师再以学生的辩论结果为中心,为其加以总结,并帮助学生了解到当下我国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拓宽学生视野,结合实际生活

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可以建立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为学生进行授课,以便让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利用于生活之中,进而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比如与“礼节”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准备并表演与传统美德有关的节目;或者在讲解与信用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对当前存在的“老赖”现象进行批判。归根结底,树立学生文化自信需要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实施。比如,在学习“我与社会”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下社会变迁的情况,将我国与外国的传统节日进行对比,让学生加以分析,并从中了解到为何我国节日逐渐被忽视。为了减少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现象,教师可以为其讲解我国节日的内涵,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五、结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通过课堂建设来建立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自信。教师可以对课堂教学加以优化,利用结合地域文化、主题活动以及实际生活的方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便提升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自信与认同。

参考文献

[1]王如新.对道德与法治课培养文化自信的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初中版,2018(03):44-45.

[2]吴荣华.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充满“文化味”[J].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8(36):52-53.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