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PETD术后残余神经痛的疗效研究
2021-06-24李德彦熊文华
李德彦,熊文华
(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骨二科,广东深圳 518100)
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发病率具有逐年上升趋势,经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是常见的手术方式,具有微创、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势,但仍有部分患者残留一定的神经痛[1]。本研究纳入84例PETD术后残余神经痛患者,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的疗效及对下肢主要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PETD术后残余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30~68岁,平均(48.33±6.23)岁;突出节段:L3-46例,L4-518例,L5-S118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34~65岁,平均(47.54±6.71)岁;突出节段:L3-45例,L4-515例,L5-S12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均为单节段LDH;经保守治疗无效后接受PETD术治疗;术后残余神经痛,即影像检查突出髓核已完全摘除,但术后仍残存VAS>5分的神经疼痛[2];无带状疱疹后遗痛、外伤等其他疼痛。排除标准:合并腰椎管严重狭窄、椎体滑脱等;具有腰椎手术史、骨折史;术后深部感染、邻近节段突出。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与功能训练。口服塞来昔布胶囊,1次/d,1粒(0.1 g)/次,口服甲钴胺片,3次/d,每次1片(0.5 mg)/次。平卧位下进行双侧直腿抬高训练,50~100 次/d;平卧位下蹬腿训练,50~100次/d; “头-双足跟三点支撑式”锻炼腰背肌功能,10~20 min/d;“飞燕式”腰背肌功能锻炼,10~20 min/d,功能锻炼以患者耐受为度,适当增减训练强度。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将20 μg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与2 mL的0.9%生理盐水注射液混合,臀部肌肉注射,隔日1次,共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采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分别评价患者残余神经痛症状以及腰椎活动障碍;治疗前后静息状态下采用全功能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胫后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3]。综合疗效:痊愈:体征、症状完全消失,步行能力正常,恢复正常工作与工作;显效:偶有疼痛,步行基本正常,不影响工作与生活;有效:体征、症状部分消失,但工作、生活受到影响;无效:治疗后体征、症状无明显减轻甚至加重[4]。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两组治疗后ODI指数、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治疗后胫后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增加,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ODI指数比较
表2 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表3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PETD术虽然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等诸多优势,但术后仍有部分患者残余神经症状,发生率为5.65%~22.43%,且部分患者症状甚至重于手术前[5]。封闭治疗以及臀上、臀中皮神经松解等是PETD术后残余神经痛较为有效的方案,但属有创治疗,患者接受度较低,目前仍以镇痛、神经营养等对症治疗为主。近年来研究显示,如何加快神经修复再生已成为PETD术后残余神经痛疗效改善的关键[6]。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ODI指数、VA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且总体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常规治疗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的疗效更佳。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提取自小鼠颌下腺,相比于人类神经生长因子,两者同源性超过95%,在促进损伤神经恢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7]。报道称,神经出现挫伤、断裂等损伤后,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通常难以满足神经再生需要,补充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是实现神经修复、再生的重要途径[8]。鼠神经生长因子能够发挥神经元营养作用以及神经元突起生长促进的生物学功能,能够与效应细胞膜高亲合力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也有动物实验证实,鼠神经生长因子能够降低局部炎症反应,保护受损神经细胞,加快轴突再生,在修复PETD术后残余神经痛患者神经根或受卡压的坐骨神经时,补充鼠神经生长因子能够有效提升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效果[9]。本研究显示,两组治疗后胫后神经、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均显著增加,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从客观指标方面证实了鼠神经生长因子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效应。神经传导速度直接量化神经冲动传导速度,随着鼠神经生长因子的运用,神经纤维修复、再生以及神经通过率提升、直径增粗,神经传导速度也逐渐加快[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