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术后再手术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1-06-24董建国刘广辉

颈腰痛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腰腿痛病程椎间盘

董建国,刘广辉

(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二科,河南安阳 455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病变,传统手术通过椎板减压摘除椎间盘组织,解除硬膜囊及神经根压迫,缓解腰腿痛症状[1]。但传统开放手术存在并发症多、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等缺点。近年来,经皮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逐渐成为治疗LDH的重要微创术式[2],其创伤微小、患者术后康复快,受到医患双方的广泛青睐。在PEID的入路方案中,常见椎间孔入路和经椎板间入路两种。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椎板间入路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opic interlaminar discetomy,PEID)治疗LDH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术后再手术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应用和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自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入本院脊柱外科的200例L5-S1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115例,女85例;年龄19~76岁,平均(45.06±13.56)岁;LDH类型:中央型45例,旁中央型155例。入组标准:①经影像学诊断确诊为L5-S1单节段LDH;②中央型或旁中央型突出;③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疗效不显著;④患者未出现骨化;⑤术后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复发型LDH;②多节段LDH;③合并腰椎不稳、腰椎感染、腰椎滑脱。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PEID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在C臂机透视下对L5/S1椎板间隙进行定位,并在体表正位进行投影,选择棘突中线旁5 mm作为穿刺点,然后置入穿刺针至黄韧带层面后,将针芯拔出,置入导丝,然后皮肤作8 mm左右切口,建立软组织通道,置入工作套管,再次使用C臂机透视确认工作套管位置,放置内窥镜,将部分黄韧带切除,镜下见突出物压迫S1侧神经根,用抓钳将突出物组织取出,使用射频电极分离、止血,并将纤维环成形,S1右侧神经根血管搏动和充盈良好。镜下观察无出血,将工作套管拔除,缝合切口并敷料覆盖。术后常规止痛、抗炎、脱水干预,观察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术后24 h内绝对卧床休息,术后3个月内均需佩戴腰围活动,指导患者开展必要的功能锻炼,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情况。②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时,分别采用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患者的腰腿功能和腰椎改善情况进行调查;采用VAS评分评价其腰腿疼痛情况。③术后1年,参照改良 MacNab标准[3]进行疗效评定,优: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良:仍伴有轻微症状,活动虽然出现轻度受限,但正常生活和工作无影响;可:临床症状减轻,活动受限,对正常的生活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差:病情未见好转甚至出现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包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均值±标准差(mean±sd)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后行卡方检验分析组间计数资料差异,lsd-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差异,采用方差检验分析多组间计量资料差异,采用logistics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再手术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时间(74.87±7.91)min,术后住院(4.48±2.15)d,住院总费用(2.53±0.35)万元,术后15例患者出现神经根痛,5例出现切口感染。表1可见,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1 d、1个月和3个月的JOA评分、ODI指数和VAS评分均获得显著改善,其中术后3个月的改善情况最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估:优51例,良69例,可55例,差25例。25例疗效差的患者中,4例症状恶化,21例未见好转,均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再手术组);另175例未接受再次手术的患者纳入未再手术组。

表1 患者术后疗效指标评价

单因素分析见表2:两组患者的性别、纤维环破裂、Modic改变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临床表现、病程、年龄和Pfirrmann分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3:腰腿痛并重、年龄≥50岁、病程>1年和Pfirrmann Ⅳ级是导致LDH患者再次手术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

表2 单因素分析

表3 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3 讨论

LDH是导致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因素和机制复杂,属于脊柱外科多发病、常见病。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PEID手术具有安全系数高、创伤小、愈合快、效果好的优点[4-5]。本研究中,患者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相对较短,且患者术后3个月内腰椎功能、腰腿功能级疼痛情况均得以显著改善,术后1年有效率>80%。但PEID手术操作视野有限,因而导致其学习曲线陡峭。本研究有25例患者疗效差,需再次手术治疗。研究认为,PEID术中可能残留髓核,导致术后出现复发[6],其也可能是本研究中部分患者需要再次手术的原因之一。再次面临手术对患者造成精神和身体的二次伤害,因而分析可能导致患者再次手术因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再手术组和未再手术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程、年龄和Pfirrmann分级存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行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腰腿痛并重、年龄≥50岁、病程>1年和Pfirrmann Ⅳ级是可能导致LDH患者再次手术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分析认为,LDH患者由于机械性压迫神经根导致腿痛,免疫反应和炎症刺激是导致腰痛的重要诱因[7],若患者临床表现出腰腿痛均严重,则其发病机制更为复杂,临床中应予以充分重视。作为退行性疾病,随着病程延迟,患者神经受损和退变程度均随之加重,因而导致手术疗效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8]。有研究指出,患者年龄与椎间盘退变程度关系密切,随着年龄增大,椎间盘退变程度加重,Pfirrmann分级提高,人体的椎间盘生物力学性能和髓核含水量均明显降低,并可能伴随出现椎管狭窄、椎间关节增生、神经根粘连,增加手术难度,降低了预后质量[9]。因而临床中应对腰腿痛并重、年龄≥50岁、病程>1年和Pfirrmann Ⅳ级患者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各种方案对患者进行干预,预防其需要再手术情况的出现。

本研究存在临床样本数少、随访时间短等劣势,且并未持续追踪Modic改变情况以及其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firrmann分级的关系,仍有待后续持续扩大临床样本数,延长随访时间进行深入分析验证。

猜你喜欢

腰腿痛病程椎间盘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对邻近椎间盘影响的观察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CT、MRI特征及诊断准确性比较*
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半躺姿势最伤腰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只有做手术才能缓解腰腿痛吗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让人笑翻的实习医生病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