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迪注射液配合射频消融术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血管生长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研究

2021-06-24汤晓燕

辽宁医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消融术亚群艾迪

汤晓燕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射频消融术借助影像技术,具有靶向定位,对正常组织损伤小的特点,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开腹手术,成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常用治疗手段[1]。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仍存在大量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出现免疫功能下降、短期内肿瘤组织复发等情况[2]。因此,射频消融术后需要对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及肿瘤病灶加以监测。艾迪注射液是经现代制药工艺生产的一种广谱抗癌中药注射液,对于肿瘤化疗期间具有驱邪扶正功效,有助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3]。本研究旨在进一步确定艾迪注射液用于原发性肝癌经射频消融术治疗后,对血管生长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细胞亚群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行射频消融术治疗者8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1例),实验组(41例)。常规组共纳入男29例、女12例,年龄40~70岁(58.72±6.79)岁,肝功能Child分级A级20例、B级22例,肿瘤直径2~5cm(3.37±0.52)cm,单发28例、多发13例;实验组共纳入男30例、女11例,年龄40~70岁(59.07±6.82)岁,肝功能Child分级A级22例、B级20例,肿瘤直径2~5cm(3.42±0.61)cm,单发29例、多发1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肝功能分级、肿瘤直径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卡氏KPS评分≥70分,预期生存期>3个月;③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属于原发性肝癌;④肿瘤直径2~5cm。

排除标准:①对射频消融术无法耐受;②存在转移性肝癌病灶;③存在心、肺、肾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④合并精神障碍患者;⑤已经进行1次及以上射频消融术患者;⑥存在肝动、静脉瘘患者。

1.2方法 常规组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仪器采用LSRF-120S射频治疗仪。患者术前禁食水6h,取平卧位,采用B超选择合适穿刺点并进行标记,注意避免胆管、肝内大血管区域成为穿刺点。麻醉采用0.5%利多卡因复合静脉全麻方式进行,在超声引导下将射频治疗仪电极针依据肿瘤长径走向穿刺至病灶底部。将射频治疗仪的温度设定在90~110℃,输出功率35W,将肿瘤直径≤3cm的病灶经多极针单点穿刺消融,时间约5~10min;对于直径在3~5cm的病灶采用多极针多点消融,时间约15~20min,消融区域至病灶外2cm处终止,消融过程中注意对肿瘤组织充分消杀,避免损伤胆道血管及邻近组织脏器,当针尖温度升至75℃拔针,常规针道消融及止血。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艾迪注射液(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52020236,规格10ml)治疗,于射频消融术前3d开始注射,用法将50ml艾迪注射液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联用至消融术前1d。射频消融术后1d继续滴注至术后14d。

1.3观察指标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术前1d、术后3d、术后14d的血管内皮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进行测定,血管内皮因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1.4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于射频消融术后4周,应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依据患者目标病灶动脉强化区域消失情况加以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病情恶化(PD)四个等级[4]。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相关数据,应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均以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患者VEGF水平变化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因子水平变化

2.2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比较

2.3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例,%)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属于低免疫肿瘤[5],在肝脏肿瘤生长过程中对血管生成具有持续性需求,肝癌血管新生化及生长浸润转移、分期及预后有着密切联系[6]。研究证实,VEGF水平上调会导致肝细胞癌血管生成[7]。同时,T淋巴细胞亚群能够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水平,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主要评估指标[8]。因此,对于VEGF及T淋巴细胞亚群密切观察有助于早期防控肿瘤复发。

射频消融术借助超声引导下的电极针对肿瘤病灶内部组织进行消融,继而改善感知局部免疫微环境,提升局部免疫因子活性[9]。但射频消融术需要对局部肝脏组织产生热刺激,操作过程无可避免对正常肝细胞产生损伤,继而诱发VEGF水平升高[10]。艾迪注射液属于广谱抗癌药物,组方中医人参、斑蛰、刺五加、黄芪等中药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瘀散结功效[11]。

本研究显示,将艾迪注射液于射频消融术前及术后14d内加以应用,患者术后3d的VEGF水平有所降低,而14d的VEGF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且CD3+(%)、CD4+(%)、CD4+/CD8+升高更为显著。表明,艾迪注射液具有下调患者血管生长因子,提升射频消融术后的细胞免疫功能的效果。基于艾迪注射液中人参、黄芪能够刺激机体B细胞及T淋巴细胞,增加机体免疫功能[12]。而斑蛰素能够在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同时,延缓肿瘤组织血管生长速度[13]。再配合刺五加的升高机体白细胞,增加机体对应激及毒素的适应能力[14]。因此,在射频消融术治疗前后配合应用艾迪注射液具有下调血管生长因子,优化T淋巴细胞水平的功效。同时,对于术后短期疗效的对比确定,实验组患者疗效更佳。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未就患者治疗期间的甲胎蛋白进行观察,未来可就艾迪注射液对循环肿瘤细胞[15]的影响加以关注。

猜你喜欢

消融术亚群艾迪
肺腺癌中成纤维细胞亚群临床及免疫特征的生物信息学分析①
心脏磁共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脊柱内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效果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不语似无愁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生命的药方
入侵云南草地贪夜蛾的分子鉴定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心率的变化特征分析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