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羽毛球落点控制对提高训练效果的研究

2021-06-24李佳莉

关键词:控制法杀球落点

李佳莉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 241199)

羽毛球是一项室内外均可进行的体育运动,按照参与人数的不同可分为单打与双打两种类型,其中,单打指的是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右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双打指的是发球方站在右侧的运动员发球,站在左发球区的运动员接发球,要准确地接发球,就需要运动员对击球后的落点位置与轨迹进行准确评判,这就需要教练员们采取有效的方法对运动员进行训练,促进羽毛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不断提高,才能实现上述目标要求[1]。羽毛球专家访谈和不少羽毛球技术实战训练结果均表明,羽毛球技术中落点控制法对提高训练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原因在于传统羽毛球技术训练指标多为定性指标,即多进行长球还是短球,右球还是左球判断训练,对击球落点的准确性判断缺乏,从而会影响其训练效果。基于此,就需要教练员改进传统的训练方法,将提高运动员击球落点的准确性控制作为现代羽毛球技术训练的主要内容,这样不仅能促进运动员对羽毛球击落点进行准确地判断和控制,同时还能促进击出好的轨迹,掌握球场上的主动权,进而提高羽毛球技术训练效果[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羽毛球技术专家1 名,男性,46 岁;25 名教练员,19 名男性,6 名女性,年龄30~44 岁;90 名羽毛球运动员,49 名男性,41 名女性,大一学生34 名,大二学生33名,大三学生33名,年龄19~22岁。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期刊网站,利用“羽毛球技术”“落点控制法”等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检索出羽毛球技术中落点控制法训练相关的文献资料作理论支持。

1.2.2 专家访谈法

对羽毛球专业的相关专家进行访谈,了解羽毛球技术中落点控制法训练的作用。

1.2.3 问卷调查法

以问卷调查法对当前高校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状况进行调查。自制调查问卷,发放给教练员和羽毛球运动员,回收率为100%。

1.2.4 实战训练或比赛法

将样本中的90名羽毛球专业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训练或比赛,然后统一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专家对落点控制法训练的态度

专家对羽毛球技术中落点控制法训练持支持态度,认为落点训练法可激发运动员参与羽毛球训练的兴趣。另外,落点训练法还能帮助远动员们掌握正确的击球动作,从而有助于提高其训练水平。

2.2 教练和运动员对落点控制法训练的认识

表1 可以看出,在调查的25 名教练员对落点控制法训练重视度不足。在调查的90名羽毛球运动员中,非常重视落点控制法训练的有26 人,占比28.9%,比较重视的有20 人,占比22.2%,不重视的有43人,占比47.8%,非常不重视的有1人,占比1.11%,说明运动员们对落点控制法训练重视度也不足。

表1 对落点控制法训练的重视程度

2.3 对落点控制法训练重视不足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12名不重视(包含不重视和非常不重视)落点控制法训练的教练员访谈知,一方面与其自身对该训练方法掌握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与其担心长期应用落点控制法训练可导致运动员们形成思维定式,从而会削弱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有关。而44名运动员不重视落点控制法训练的主要原因,与教练员不重视和不开展落点控制法训练及自身难以控制落点有关。

2.4 采用落点控制法实战训练情况

为探究落点控制法训练在高校羽毛球训练中的应用效果,分别对对照组(40 人)和研究组(45 人)的运动员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训练,即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训练,研究组采用落点控制法训练,训练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落点控制法训练组运动员控球反应敏捷性、击球动作准确性、发球落点准确性、突击扣杀球落点准确性均显著高于常规方法训练组,说明对运动员采用落点控制法进行羽毛球技术训练,能有效提高其训练效果。

表2 采用落点控制法实战训练情况

3 提升高校羽毛球训练质量的对策

3.1 提升落点控制法训练的重视程度

高校羽毛球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落点控制法训练重视程度不足是导致落点控制法难以被广泛应用于高校羽毛球训练中的主要原因[3]。为此,高校羽毛球教练员要及时转变自身的认知,认识落点控制法训练的重要性,如在羽毛球技术中应用落点控制法训练,可将运动员的思维、感知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促进运动员进行直观、生动的思考,从而有效激发参与羽毛球训练的兴趣和促进在训练过程中高效地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在落点控制法训练过程中,可击球羽毛球运动员的站位将回击球的落点确定为底线四个有效的攻击力区域,从而能促进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要回击球的落点进行明确,且还能直观地在运动员面前展示落点区域,从而易于运动员更好地完成训练操作。另外,相比于传统的羽毛球训练模式,羽毛球落点训练法还可以按照既定的顺序或乱序对场地进行编号,只需根据运动员回球准确击到四个不同的区域进行评分,这样便能使原本单调和毫无变性的训练变得充满趣味性和多变性,从而能有效激发运动员的训练兴趣,并有效提高思维、感知能力[4]。除此之外,在落点控制法训练过程中,训练者击球到某一选定的落球区域后,可通过视觉将球击过去后的落点反馈至训练者的大脑,使其对后续击球动作和拍型进行调整,这样便能帮助建立正确和稳固的动作定型,长此以往按照该方法进行训练,便能促进良好掌握正确的击球动作和有效提高羽毛球技术水平。

3.2 强化对落点控制法训练方法的学习

在明确落点控制法训练的重要性后,还需要高校教练员不断加强羽毛球落点控制方法的学习,掌握规范的羽毛球落点控制方法,以便能给运动员提供良好的训练效果。羽毛球控制落点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

一是网前小球的落点控制。网前小球的着陆点主要有边线、中线、中间三个位置,这些落点的控制主要根据对手所占据的位置和通过手腕、手指的力量来进行。若对手占据的位置比较靠近中线,在教学过程中,教练员则可指导运动员先将小球通过手指旋转抛入空中进行发球,以促进对手处于被动接球的状态;若对手所占的位置靠近中间,教练员则可指导运动员选择发中线小球,使对手无法大角度回球,且在发中线小球过程中,还需不断变化发球的距离,形成一种追身的效果,这样可使得对手无法掌握回球的角度,从而可提高我方胜利的几率。

二是羽毛球杀球的落点控制。羽毛球杀球的落点控制主要依靠小臂和手腕的爆发力来进行,小腕可对羽毛球的落点位置、高低和速度进行控制,手腕越往下压,落点越死,若手腕力度不足,不仅难以控制杀球,且也难以控制其他小球[5]。因此,需要教练员在日常训练过程中指导运动员加强手腕力量练习。另外,还需指导运动员根据网前封网的情形和对方站的场地位置,合理确定羽毛球杀球的落点。如对方站的是中场位置,我方站靠边角后场的位置和贴近地面非常难接,靠前很则容易防守。若杀球落点越贴近地面,越靠近前场,羽毛球杀球的落点控制越难,所以需要靠后场才能提高落点控制的准确性[6]。

4 结论

将落点控制法应用于高校羽毛球训练中,不仅能促进运动员良好地掌握正确的击球动作和有效提高其羽毛球技术水平,还能提升其运动感知和思维能力。因此,各高校需要不断提升羽毛球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落点控制法训练的重视程度,并强化其对羽毛球落点控制法训练方法的学习,才能有效提升高校羽毛球训练质量。

猜你喜欢

控制法杀球落点
量化控制法指导髌骨粉碎性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
中外羽毛球混双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分布及效果研究
基于空间分层组合设计的火箭落点实时计算模型
关于羽毛球杀球技术动作解析
2017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女单创造和限制杀球进攻途径的研究
“四定”控制法在卫生院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不对称电压的综合有源控制法
特许经营协议(IFRIC 12)运营方的会计核算与启示
羽毛球杀球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
美火星轨道器拍到欧洲着陆器落点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