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1-06-24王尘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12期
关键词:颌面部感染率病原菌

王尘帅

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431700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是指在口腔内各器官、面颈部等部位发生的一系列恶性肿瘤病变,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5%[1],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肺部感染是其常见的并发症。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可导致患者延期出院,增加医疗费用,严重时可引起患者呼吸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本研究通过分析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感染患者的耐药性情况和病原菌种,以期为此类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颌面外科收治的并行手术治疗的186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5例,女61例,年龄29~76岁,平均年龄(63.25±5.49)岁。127例患者无吸烟史,59例患者具有吸烟史。患者包括舌癌35例,唇癌29 例,颊癌48例,腭癌52例,牙龈癌22例。纳入标准:(1)术前尚未治疗;(2)术前检查确定无感染;(3)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肿瘤患者;(2)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3)二次进行手术患者。患者术前进行肺功能检测,应用肺功能仪(美国Vmax6200型)测定第1秒呼气量(FEV1)、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呼气量百分比(FEV1/FVC)[2]。

1.2 肺部感染诊断标准 (1)患者体温持续24h以上超过38℃记为1分;(2)术后出现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记为1分;(3)咳痰量超过100ml/d,记为3分;(4)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记为1分;(5)胸部X线片显示斑片状阴影,记为1分;(6)WBC计数增加,记为1 分。上述分数总和超过4分即诊断为肺部感染。

1.3 病原菌筛查和药敏分析 采集感染患者痰液标本,筛查病原菌并进行药敏分析。严格按照无菌要求进行取样,并及时送检,采用萨布罗及巧克力培养基、琼脂平板、绵羊血进行培养,使用VITEK-2 Compact 30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及药敏纸片、琼脂、亚胺培南等进行药敏分析。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首先将采集的标本进行涂片检验,合格的样品进行接种培养。药敏分析主要采用K-B纸片法,采用的质控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4.0软件分析实验数据。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χ2分析影响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肺部感染率 186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例数为39例,感染率为20.97%,其中腭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最低,唇癌、牙龈癌、颊癌感染率依次增高,舌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最高。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口腔颌面部不同部位肿瘤术后肺部感染分布

2.2 病原菌分布 患者痰液培养结果显示,39例感染患者共培养出4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8株,占58.33%;革兰氏阳性菌18株,占37.50%;真菌2株,占4.17%。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

2.3 耐药率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均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85.71%、77.78%;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均对头孢唑林、磺胺甲噁唑、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均>85.00%。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表4 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2.4 术后肺部感染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患者吸烟与否、术前白蛋白水平、肺功能情况、术中抗生素是否运用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与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而年龄、性别、是否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手术时间及置管时间与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术后肺部感染单因素分析

2.5 多因素Logistic分析 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FEV1和吸烟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多因素Logistic分析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虽然不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但中国人口基数较大,该病病例总数较多,且其发病率呈增长趋势[3]。目前,手术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由于口腔属于有菌结构,并且恶性肿瘤组织切除的范围较广,手术的时间比较长,容易对机体产生较大破坏,导致术后发生感染,影响肿瘤疗效和患者预后[4-5]。术后肺部感染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186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为20.97%,与陈桂英等报道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22.2%较为接近[6]。

肺功能存在障碍的患者,机体处于长时间缺氧,会抑制呼吸功能,增加患者病死率[7]。术前对患者肺功能进行检查,可评估患者的通气功能障碍程度,有利于术前评估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肺功能。FEV1、FEV1/FVC和MVV是常用的评价肺功能的指标[8]。本研究结果显示,FEV1、FEV1/FVC和MVV值较低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概率明显高于FEV1、FEV1/FVC和MVV值较高的患者。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EV1是影响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机体术前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术后易发生感染。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白蛋白值较低的患者(<30g/L)术后肺部感染的概率高于术前白蛋白值高(≥30g/L)的患者。王买全等[9]研究显示,术前血清白蛋白值≤35g/L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危害身体健康,可降低呼吸系统的气体交换能力,减弱肺的换气功能,增加术后感染的发生风险[10]。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59例吸烟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中有24例术后肺部发生感染,占吸烟人数的40.68%,远高于非吸烟人数,说明吸烟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肺部发生感染密切相关,与刘大勇等[11]拫道的吸烟胃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概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的结果一致。进一步Logistic分析表明,吸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是影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进行呼吸和咳痰训练可能会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12]。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中使用的全麻药物的残留、术后开口困难以及吞咽障碍会导致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容易在呼吸道和口腔滞留,引起肺部感染[13]。本研究从39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痰液中共培养出48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这两种菌种对头孢唑林、磺胺甲噁唑和阿莫西林等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对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和美罗培南等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其次从痰液中分离的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这两种菌种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77.78%、85.71% ,而对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等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提示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手术期以及术后护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细菌感染的发生,改善病区环境,将经验性用药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用药,降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提高治疗疗效[14]。

综上所述,术前检查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肺功能,有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积极进行呼吸功能训练会使术后肺部感染的可能性降低。对于吸烟的患者,提醒患者在术前尽早停止吸烟,尽可能地延长戒烟时间,减少吸烟的危害。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本研究只进行了简单的探索,由于选取的样本量较少,实验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猜你喜欢

颌面部感染率病原菌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对颌面部手术患者HR、MAP、MMSE评分的影响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2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和静县牧区土尔扈特牧羊犬犬瘟热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颌面部软组织测量技术的发展
了哥王与抗生素合用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