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基于“铁军精神”的多维德育课程

2021-06-22史炯华

教育家 2021年18期
关键词:育德铁军育人

史炯华

德育是学校教育之魂,是学生成长之基。上海市育人中学在地域德育资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铁军精神”的多维德育课程,挖掘多维立体的课程内容,开展常态化、多样性、体验式的课程实施活动,取得了良好教育效果。

“铁军精神”德育校本课程的内涵

作为浦东新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革命传统教育联系点,学校始终传承“铁的纪律、铁的拼搏、铁的担当、铁的信仰”,并提炼出与之对应的“守纪精神、担当精神、拼搏精神、信仰精神”,旨在通过各项德育资源整合,传承“铁军精神”,培养新时代青少年。

课程内容上,学校从直接课程、间接课程、隐性课程三个维度建设德育课程。“直接课程”直接指向德育目标;“间接课程”不直接指向德育目标,但在教学过程或活动过程中,可以找到相应的育德元素,并将德育目标渗透其中;“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或班级环境氛围以及文化中有意无意习得的认知、规范、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目标上,学校期望达成“知、情、意、行”四个维度的目标。知,传授学生相关品德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认知——新时代中学生应守纪律、敢拼搏、有担当、抱信仰;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重视情感教育,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情绪体验接受革命传统的熏陶;意,加强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自律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刻苦精神,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信仰;行,通过团队活动、社会实践、职业体验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身心体验社会,用自己的行动服务社会。

“铁军精神”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

深挖学科价值,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学校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能力,积极挖掘学科育人功能,提炼各个学科中蕴含的“铁军精神”德育元素,将《道德与法治》课作为直接德育课程,将语文、历史等学科作为渗透课程,积极探索“学科课程教学与德育相融合”的教学范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科育人的价值,力求达到全科育人的目标。

整合活动资源,发挥“活动育人”功能。在课程建设的实践中,一方面统筹和整合现有的德育活动与资源,另一方面开设针对性的系列活动。如“直接德育活动”中,针对“拼搏”目标,学校结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活动,开设了“抗美援朝革命精神系列活动课程”,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增强了自信,坚韧了意志。

学校还积极探索爱国主义场馆社会实践的活动范式,形成了规范的“活动主题+活动操作+活动评价”模式。如2020年6月底,学校开展了以“铁军精神耀童心、时代美德伴我行”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预备年级以“倾听国歌的历史留声”为主题,参观了国歌展示馆,学生们第一次以如此亲近又震撼的方式了解到国歌背后的故事。

完善管理体系,发挥“管理育人”功能。学校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五位一体”的课程管理体系。在行政管理层,由校长室牵头,各处室联动,进行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計,设定“铁军精神”课程的总基调,制定相应的课程方案、活动细则等。在年级组层面,以年级组为单位,分别设置相应的德育主题词,开展相应的主题中队会及各类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在班主任层面,学校不断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和监督,在充分理解德育工作要求和“铁军精神”德育校本课程内涵的基础上,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落实相关德育工作。在任课教师层面,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传授知识与立德树人结合起来,课堂中设置渗透环节,强化学科的育人功能。在家长层面,学校建设了“一体两翼”家校沟通模式,通过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挖掘并整合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力量。

深挖“学科+活动”的育德元素,夯实了课程实施的基座;提升“教师+家长”的育德素养,强化了课程主体的支撑作用;激发“学生+学校”的育德赋能,推动了课程目标的达成。基  于“铁军精神”的多维德育课程,既赋能学生,也赋能学校,更有力推动了学校课程建设。

(作者系上海市育人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李香玉

猜你喜欢

育德铁军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探求中考毕业班级足球的育德路径
班主任:坚守课堂育德的教学初心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育德养正:幼儿园教育的理性回归
捧读《铁军》《大江南北》
怕什么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