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创校初心,拓宽可为半径

2021-06-22金艳

教育家 2021年18期
关键词:南区儿童课程

金艳

“零”代表着未知与新生,创校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需要智慧与勇气。创校伊始,我带领团队主动出击,从学校的顶层规划开始,依托名校集团,借势发展。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南区学校(以下简称“川大附小南区学校”)在创校团队的努力中诞生,并蓬勃发展。

主动出击,勇敢创想

川大附小南区学校以“未来学校、国际品质”为办学定位。一方面,作为“儿童数据画像”研发小学段牵头单位,学校充分尊重教育与儿童成长规律,将其与数据分析技术有机融合,并适时嵌入真实场景,打造无边界的教育新生态。另一方面,学校与英国百年名校克雷格公学就教育合作事宜达成协议,将在多方面开展深入交流。

“小小我,日日新”是学校秉持的教育理念。学校以儿童发展为中心,鼓励学生从我出发,从“小”出发,以“小”之哲学,充分挖掘未来的无限可能。

确定学校的定位与理念是创校的第一步,学校还需要在正确思想的引領下转变视角,在可为的空间里作为,不断拓宽可为的半径。

儿童视角,创生课程

面向未来,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每所学校需要思考的问题。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提出了泛在的课程理念:生活即教育、空间即课程、分科+融合。希望用丰富的、可选择的课程支撑儿童未来成长的多种可能性。

例如,空间即课程是指在现代教育中,一个学校的空间建设体现着教育观和儿童观。空间的知识显性、学习方法显性、情感交流显性,共同支持儿童泛在、个性化的学习。分科+融合是指学校建立了“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融通型课程”的三级课程体系,还原事物本身与全貌,通过跨学科学习实施课程统整,以更好地体现以儿童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原则。

关注教学,创变管理

共治共创凸显现代学校管理要义。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是教师的口头禅。在创校的一年时间里,我们倡导每位职工用办学者思维看待教育。为此,学校积极搭建平台,为每位在本部集团跟岗研修的教师配备教学、班级管理、行政管理三位师傅,切实帮助教师转变思路、提高能力。比如,在小一新生家长政策咨询接待工作中,教师就表现出了良好的大局意识。

教师全程参与学校顶层设计、课程架构时,我惊喜地发现,教师的自主意识被激活,他们在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记录对话、形成共识的过程中成长。扁平化管理支持下的共治、共筹、共创的学校文化正在形成。

成熟教师+储备教师双轨并行。学校教师团队是由成都市知名中小学一线教师与优秀大学毕业生组成,教师资源优秀。学校并未满足于此,还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新任教师在川大附小南区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跟岗学习后,会到北京、深圳等地名校参与观摩、研修活动。

学习流程设计以终为始。未来学校视角下,基于儿童发展数据画像,我们发现仅从知识点和活动来设计教学方式,很难满足儿童发展需要。我们应从目标出发,重新设计课程与学习流程。在“为什么要开发这门课程、怎样实施、效果如何”的逆向思维引领下开发课程。在不断地思考与实践中,教师会更加关注儿童的学习过程。在技术的支持下,教师通过传统手动记录+技术工具常态记录的方式,形成主体多元、内容多维、方法多样以及成长多态的立体、科学、精准评价体系,从而多维度呈现儿童学习效度。

新时代下,我们将进一步理解“互联网+教育”的真正含义,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儿童成长,让每个儿童站在学习的正中央、校园的正中央、未来的正中央。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南区学校)

责任编辑:陈璠

猜你喜欢

南区儿童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自行车的发明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