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教师阅读的“合谋者”

2021-06-22李香玉

教育家 2021年18期
关键词:刘波教育家毅力

李香玉

刘波,高级教师,现任职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教科所,镇海区“研之乐”读书会負责人,教师阅读推广人,获评2015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著有《教师阅读力》一书。

《教育家》:根据您对一线教师的观察和了解,您认为当下中小学教师整体阅读状况如何?影响教师读书热情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刘波:我关注中小学教师阅读已有近15年的历史。应该说当下教师的整体阅读状况依然不容乐观。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已连续八年被写入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群体由于其职业性质,理应成为全民阅读的先行者和领跑者。但目前来看,教师的应然角色和实然状况还存在很大落差。

我认为,不能孤立地看待教师阅读,而要将其放到时代背景中去解读。

首先,教师的阅读同样受到移动互联网的冲击。在移动互联时代,碎片化阅读盛行,具有“奶头乐”性质的短视频等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力。从调查数据来看,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0本,甚至还不如2013年的4.77本。而人均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则从2013年的21.70分钟增加到2020年100.75分钟。在这一点上,教师作为社会人,同样难以免俗。

其次,从教师群体本身而言,阅读情况不理想主要由以下因素“合谋”而成。

一是工作比较忙碌。常规教学、班级管理、教科研,还有很多零零碎碎的工作,很多教师把读书时间少的原因归结为负担太重,据了解这也基本属实。二是缺乏阅读氛围。因为身边的教师大多不怎么读书,所以自己不读书也感到无所谓。三是缺乏阅读兴趣。教师的阅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职业性阅读,要形成合理的阅读架构,不是率性而为的。但专业阅读往往是无趣的,而且很多教师在学生时代也并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上工作岗位后也没有有意识地“补课”,所以很多教师的阅读兴趣没有真正培养起来。

当然,也有少部分教师非常热爱阅读,并在阅读中实现专业成长。他们工作同样忙碌,却有着强烈的内在阅读动机,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反而能发挥鲶鱼效应,带动其他教师共同阅读。

《教育家》:您认为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刘波:其一,教师的读书状况与工作成效没有太大关系。在对教师进行评价考核时,往往还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标准。现在很多学生分数的提高,往往是靠刷题刷出来的。但现实中,一般不会去分析学生分数背后的“含金量”。尽管一些学生的成绩“含金量”比较低,但一般也不会影响对教师的评价。

其二,阅读促进教师的成长,并不是速效的。现实中,不是每一位教师都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勇气,如果长时间内没有看到效果,很多教师可能就坚持不下去了。因此,很多教师虽然认同阅读很重要,但并没有把阅读放到最优先级的位置。

其三,大多数教师并没有真正把阅读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工作忙碌的时候,自然就没时间阅读了。即便有了大段的时间,有的教师可能会安排其他更感兴趣的事情。如果教师不把阅读融入生活,没有明确的阅读计划,没有较强的阅读行动力,阅读往往成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忙起来靠边站”的事。

《教育家》:针对教师阅读力,您提出了阅读动力、阅读能力、阅读毅力、阅读产出。中小学一线教师在这几个层面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

刘波:中小学一线教师存在阅读动力不足、缺乏阅读毅力、阅读产出不够这三方面的问题。我认为增强阅读动力是第一位的,可以探索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唤醒教师的阅读意识,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这是务实之举。缺乏阅读毅力,主要体现在当下中小学教师阅读量不大,可以通过发起读书活动、成立读书组织,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读书机会。教师提升阅读产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从写读书心得体会入手,在读写结合中提高教育写作水平,但这需要有意识地引领,否则很多教师不会主动去写。至于阅读能力,对中小学教师而言基本不成问题,而且可以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提高。

猜你喜欢

刘波教育家毅力
Physically Challenged Teen Is Virtual Superman
毅力号来了
How to Get Slim?
颜回之乐
《琴童》顾问阵容
跨越岁月的爱情
千万别动手
“故事大王”讲故事
女人的复仇
阅读教育家